冲突缓解法

德国大诗人歌德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了青年人在爱情上的烦恼。其实,在人生的征途上,总会遇到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形形色色的烦恼。“哥哥、姐姐都上了大学,我考不上怎么办?”“她的信是那么痴情,可是我不想这么早就谈恋爱,我该不该回信?我该怎么回信呢?”烦恼如丝如絮, “剪不断,理还乱”。如果你被烦恼所纠缠,就会心烦意乱,吃不香,睡不着。如果你不能正确地处理身边的烦恼,它就会像蛀虫一样,无休止地啃蚀你的心灵,甚至使你陷入痛苦的深渊之中,无力自拔。

烦恼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然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这种情绪体验的,必然是事出有因。其“因”往往是个人的心理冲突。什么是心理冲突呢?当我们面临两种不相容的目标时,往往会感到左右为难,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这种体验就是心理上的冲突。如果你对自己心理上的冲突处理不当,烦恼就会自己找上门来。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自寻烦恼呢?

当你下午四点准备看电影,而班上组织的足球比赛又需要你上场的时候;当你考虑自己前途,又想升学,又想就业,徘徊不定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的矛盾心理。这就是接近——接近型心理冲突。这种情况处理不当,会造成你的烦恼。

当你面临同时需要回避的两个目标的时候,你往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甚至企图摆脱这种困境。这时的心理矛盾,就是回避——回避型心理冲突。例如,当你听了别人的教唆,违心地干了一件坏事,自己内心非常痛苦,决心悄悄改正的时候,那个教唆你的人出来威胁说:“如果不继续干,我就将这件事宣扬出去!”这个时候,你只有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才能摆脱痛苦。否则,将会更深地陷入无限的烦恼之中。

在青少年学生中最常见的是接近——回避型心理冲突。它是指,当你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的时候,此时的心理活动就处于矛盾状态。例如,有的同学愿意接近老师,但又怕同学说“巴结狗”、“跟

屁虫”;有的同学想要举手回答问题,又怕答错了,老师批评,同学讥笑。凡此“心理冲突”都是在你内心世界里发生的。同样的情境,同样的事

情,你可能有烦恼的情绪体验,而别人就未必有同样的体验;另一方面,同样的烦恼,有的人不以为然,下乔入幽;有的人则纠缠不休,日坐愁城。可见,烦恼有强烈的主观性。要预防和解除烦恼也必须从这个“主观性”上想办法。

那么,怎样预防和解除你心头的烦恼,甘之如饴地生活和学习呢?

不要自寻烦恼。人们往往说,烦恼是自找。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你感到烦恼的时候,引起烦恼的事情往往并没有发生,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知道的烦恼很多,但却大部分都始终没有发生!”可见,一个人不去多想烦恼的事,他就不会烦恼。

要做一个“乐天派”。一个长期被烦恼纠缠不休的人,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然而,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是不可能没有烦恼和忧愁的,问题在于他们是现实主义者, 是情绪开朗的“乐天派”。当遗憾、悔恨、难过、内疚等消极情绪袭来的时候,他们能用“过去的已经过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其实,当你真的干起来的时候,当你的时间和精力只能保证你紧张忙碌地做事情的时候,你就会“顾不得”烦恼。正像鲁迅所说的: “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遇事不要拖延。烦恼都是由具体的事情引起来的。为了预防和解除烦恼, 你要把你认为烦恼的事一一记下来,需要你决择“拿主意”的事,慎重地分析利弊,然后下决断:“如果这件事发生,我便这样去做;如果那件事发生, 我就那样去做。”将需要付诸实施的,立即完成,决不拖延。例如,有的人常常为“作业太多”而烦恼。其实,你愁思一夜,不如“开点夜车”,还可以赢得睡上一个好觉的时间。

自我创设解脱烦恼的情境。有人说,用遗忘的方法去解除你的烦恼,有的时候,这种方法并不能奏效。因为记忆心理学里有这样一条规律:有意遗忘是困难的。比如,我们想忘掉某件事,但偏偏总是出现在脑海里。因此, 要想解除烦恼可以有意识地找点别的事,如看电影、看戏,散步、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跟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起玩等等。烦恼往往是自我的,解除它也主要靠自己。这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不要回避使你烦恼的事情。首先,要平心静气地考虑,使你烦恼的事会不会产生,如果不会发生,就不要杞人忧天;其次,对预料中的事情,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不能预料的事情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它。因为有些事情只能是“车到山前再找路”才能办到,而过早的忧虑只能是自寻烦恼。

解除烦恼,还需加强修养。前面已经说过,同样的情境,同样的事情面前,有人泰然自若,有人烦恼不休。这说明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一位改革家在谈到自己战胜烦恼情绪的体会时说:“不是吗?马克思在受到攻击时,就是把流言蜚语当作蛛网一样轻轻抹掉!我们为什么不学学老祖宗的胸怀?争议,何足惧之!何足恼之!世界是在争议中被认识的,真理是在争议中完善和发展的,人是在争议中得到锻炼的。”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就会

正确对待人生,烦恼的情绪也就挡不住你前进的脚步了。

朋友,“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愿你排除烦恼的干扰,乘上时代的列车,奔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