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调节法
青少年朋友都喜欢体育和音乐,只是在考试的重压下,这种欲望才受到老师、家长以及自己的限制。其实,失去体育和音乐“细胞”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即使能得个好分数,也只是个短期效应。
别忘了身体也是情绪的“杠杆”。体育记者常常报道,情绪是运动员水平发挥的杠杆。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曾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当然这种数据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但它至少可以说明情绪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调节不良情绪的。可是许多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并不理解这一点,常常忽视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们
一般把参加体育活动都说成“玩”,家长一般都重视孩子们“吃好”、“睡好”,但是,不主张学生“玩好”,殊不知这种“玩”也是生命的需要。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位古典美人,她多病多愁,终日也没个好情绪,尽管贾宝玉对这位“病美人”情深意笃,也无奈林妹妹体质虚弱,最终“香魂一缕随风散”。人们在同情之余不禁感叹:黛玉要有个好身子骨,那该多好呀!
世界名人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40 岁时患心脏病,但他在医生指
导下坚持体育运动,一直活到 80 岁。他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情绪。
保持健康的身体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什么样的运动才有益健康,有利于调整情绪呢?恐怕青少年朋友知道得不多。
据报载,最近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了 5000 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发现:其中有些人 40~50 岁左右就患有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还短,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表明,锻炼身体能否收到良好效果与运动量是否适当有关。剧烈运动往往破坏人体的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 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导致人生命的缩短。所以体育运动要适量,才有益于健康,有益于情绪的调节。
怎样运用体育运动调节情绪呢?这就是平时我们常讲的“7+1>8”。什么是“7+l>8”呢?就是说,我们学习工作 8 个小时,不如从 8 小时中拿出
1 小时来安排体育运动。常见到有些同学不愿意做课间操,课间十分钟也闷在教室里,这是产生不良情绪的诱因。所以青少年朋友要记住:
早晚慢跑 10 分钟,两操两课不放松; 课间活动要适量,兴奋过度负效应; 体育运动调情绪,身体健康有保证。
“音乐是最情真意切的艺术”。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也可以治病祛邪,这早已为人们所发现。但许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音乐疗法被看作是一门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音乐疗法的倡导者是 18 世纪末的阿特休勒。他发现音乐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后来又有人发现,高血压病人听了一首协奏曲,血压竟下降了13~20 毫米汞柱。英国剑桥大学口腔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成功的拔牙 200 多例。以后,又发现音乐可以调节动物的情绪,促进奶牛多产奶,母
鸡多下蛋。有人研究了世界上 35 位著名的交响乐队的指挥,发现他们平均寿
命为 73.4 岁,而且最小年龄为 58 岁。研究者还发现,精神愉快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于是得出结论:“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终生喜爱音乐可能是长寿的妙方!”
音乐可以治病,其主要原因就是音乐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可以改变脑电波,可以调节情绪。那些典雅、庄重、平和的音乐可以让人全身放松,使身体本身的节奏(如心跳。呼吸、行走等)与音乐同步同调。心理学研究还证明,某些特殊性质的音乐,会给人们以特殊性质的“声波信息”,可消除紧张,使人的脑子冥想状态单一化、秩序化。
一些和谐、肃穆或赞美的歌曲,往往会使人整个心灵“无忧无虑”地沉浸在宁静、超脱、升华的感受状态之中,正像一位音乐大师所说:“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蕴。它的节奏的起伏,曲调的宏纤,往往促
使人的心理产生精微的变化。”
人们研究发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能使人心情平静,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却使人悲哀,甚至产生绝望的情绪。青少年朋友喜欢的现代流行的摇滚乐、迪斯科舞曲可以使人情绪激昂。因此,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应该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选择。当你感到烦躁不安、紧张过度时,可以听柔和的音乐;当你感到忧愁、提不起精神时,听一听雄壮的乐曲或节奏感强烈的现代音乐,可以促使你兴奋。
以上介绍的是体育运动和音乐对情绪的调节功能,至于文体活动,它包括的范围就更广泛了,例如:钓鱼、养花、绘画、书法、集邮、跳舞等等。有人称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为“休闲疗法”。这些活动,可以使生活更有意义, 可以排除烦闷,增添生活情趣,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因此,是人们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