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包天津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它创始于1858年。

清咸丰年间,武清县杨村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40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

高贵友从小性格倔强,出了名的牛脾气。14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由于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他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但是,刘记蒸食铺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高贵友只好到河边去帮船夫拉纤。

高贵友虽然眼望着白花花的河水,但心里想的却是包子皮、包子馅的事,惋惜自己的手艺无处施展,休息时便以泥做皮、用水做馅,捏起包子来。

人们看到高贵友用泥水做包子,就跟他开玩笑:“真是卖水的往河里看,尽是钱了!有本事你真的用水当馅蒸个包子给我们看看!”

这句话竟然使高贵友受到启发,研究起水馅包子来。他开始像调麻酱一样,往肉馅里搅水,这看着似乎很简单的事,但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经过多少次试验才找到了窍门。

水和肉馅在高贵友的手中,越绞越有劲,使肉水交融,加上可口的调味作料,采用半发面的包子面皮蒸出的包子,皮白馅软味鲜,风味独特,堪称绝活。于是,他就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

高贵友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他做出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高贵友的做法是:用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

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关于“狗不理”包子的由来,在天津还有一种说法:天津当时有座法国桥,下游两岸多为外国洋行仓库,由海轮运来的面粉、罐头等靠岸卸货,那时只靠人力肩扛搬运。于是,码头上就兴起招临时搬运工,搬运也叫“扛大个的”。

冬季天寒地冻,工人们要从跳板走上船,再下到船舱把物资扛到岸边仓库中,每扛一件物资发给一个筹码,再用筹码换钱,一天往返多次,有力量多运,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在码头上啃点凉窝头,想喝点热水都没有,艰苦万分。

这时,有一个年岁较大的工人叫李头,他体会到工人的寒苦,就想弄点热汤之类的吃食给穷哥儿们解决点问题。他每天到市内大饭店像登赢楼、天和玉等无偿收拾“折摞”,即剩菜,装满两大铁桶,在码头上垒个锅灶,放上铁锅,把折摞倒入锅内加水,再放些碱面和盐,用包装破木板烧火煮开了之后,大碗卖一个铜钱给工人,又好吃又热乎,老远就闻到了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的味道。

于是,工人们从家里自带干粮、窝窝头等泡在大碗中,一吃真比下饭馆还香,而且既不贵又解决问题了。工人们说老爷子办了一件好事,称赞不已。老爷子的买卖愈作愈兴隆,两桶折摞不够就弄四桶。

冬天码头上风大,露天吃又冷又脏,码头工人们就给老爷子在仓库大墙边用旧料搭起一个席棚,这样又避风又暖和。时间长了,老爷子有了积蓄,工人们商量给老爷子找个老伴做帮手。

经人介绍,找来了一个40多岁的妇女,一说就成了,工人们忙着扩大席棚做洞房成亲。成亲当天不免要热闹一番,老爷子请客,穷哥儿们送礼喝酒吃饭。

老爷子想:吃饭光喝折摞汤不行,做点主食吧,于是就蒸起包子。买来猪肉,手工切小肉丁作馅,用折摞锅里的汤和浮油掉馅,老太太和面就蒸起来了。

这包子一吃就有了特殊风味,比三鲜包子还好吃,工人们干活多。老爷子觉得光卖折摞汤不行,今后蒸包子当主食卖吧。开头光卖给工人吃,因为特好吃也对外卖。时间长了,一传十,十传百,包子名气大了买卖更红火了。

喜事相连,老李的妻子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孩,满月时要庆贺一番,在席棚里一折腾,孩子受了风寒,咳嗽不止。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的药,孩子咳急,一上痰堵住嗓子,窒息过去了,急得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的,老爷子说:“我年上五旬,好容易得了一个儿子,这下全完了。”

没办法了,工人们就用旧席头裹着去新开路掩埋。老太太拉着席头不放,哭着喊着要跟去。到了一片荒野挖个坑掩埋,老太太怕野狗吃,就坐在坑边上哭。

工人们都走了,老太大哭着哭着听见坑里孩子也哭,赶紧抱上来一看,一口痰卡出来了,孩子活了。老太太喜出望外,赶紧抱回家。

第二天,工人们都来了,看见孩子在床上,很惊奇地说:“这孩子怎么又活了?”老太太把情况说了一遍,工人们特高兴,七嘴八舌说起以前死孩子埋到那里,人一走,野狗就扒着吃了,这回孩子怎么了?有的工人就说这孩子命大,狗都不敢理,大家都笑了;有的就说老爷子姓李,孩子就叫“狗不理”吧。

孩子长大了,就跟着父母学做包子,人们便称之为“狗不理”包子,生意越做越大,“狗不理”包子的名声也就越叫越响了!

无论哪种传说,狗不理包子都是起源于天津,并且以其美味名扬华夏。

狗不理包子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香而不腻。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是我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所以,天津人俗谚说:“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

[旁注]

南运河 又称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南起山东省临清市,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东光、泊头市、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

小磨香油 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窝窝头 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至少在明代已经有这个名称,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

洞房 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遇到了漂亮的鹿仙女,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

直隶总督 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阅读链接]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我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天津狗不理包子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