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利精美的张小泉剪刀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张小泉剪刀选用优质中碳钢镶嵌锻制刃口,经过72道工序制成。其“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样式新颖、手感轻松”的特点,一直为人所称道。
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据说张小泉一落娘胎便跌进泉水里,自幼就和水结上了缘,便起名“张小泉”。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
张小泉长到三四岁,刚刚能走路,就蹲在炉边帮他娘拉风箱;长到八九岁,个子比砧子才高出一点点,就给他父亲做下手,学着打小锤。等张小泉长成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接过父亲的大锤了。
张小泉自小机灵聪明,肯用心学习,他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尽心把祖传的手艺教给他。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下和自己的实践中,练就了一手打铁、制剪的好手艺。
没几年工夫,张小泉不但学会了祖传的手艺,自己还在熔、铸、锻、打、磨各方面琢磨,想了许多巧方法,打铁的本领更比他爸高出一头。他铸的犁尖,耕起田来又深又快;他打的锄头,锄起地来又轻又巧;从他那儿买的菜刀,剁骨头也不会卷口。
明代末年,张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
后来,张小泉娶妻成家,并有了3个儿子,拉扯大了,大儿子就接过了他的大锤,二儿子和阿哥做对手打小锤,小儿子也帮忙拉风箱。
张小泉这人别样都好,就是生性暴躁,又爱管闲事,打抱不平,所以得罪了财主富绅,在乡下立不住脚了,爷儿四个只好挑起铁匠担子,流浪到杭州,在大井巷内搭个席棚,开起很多张大隆铁匠铺来。
大井巷在城隍山脚,是一处热闹的地方,张小泉在这里开铁匠铺,生意倒很不错。再加上他的手艺好,产品精,张小泉父子几人又肯下力气做活,日子倒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起来了。
大井巷里有口大井,井水很深,也很清凉,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有一天清早,大家都来挑水,吊起水一看,黑漆漆的,像烂泥浆,臭味直冲鼻子,连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大家觉得奇怪,后来到处打听,据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说:“我小时曾听老辈人讲过,这大井直通钱塘江,钱塘江上游有两条乌蛇,隔许多许多年就钻到这口清凉的大井里来交尾下蛋。乌蛇嘴里吐出毒涎,就把井水弄得象烂泥汤一样。”
大家听了,忙问:“这乌蛇什么时候才走呀?”老公公回答说:“那就由它了。”人们着急地追问:“有没有办法制伏它呢?”老公公叹了一口气说:“要制伏它,那只有下井去跟它拼!”
这口深不见底的水井,就是里面没有毒蛇,也没有人敢下去呀!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急得火烧火燎。
张小泉听说这事,带了儿子也挤进人群里来看个究竟。他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拉住一个街坊说:“拜托你到酒店买两坛老酒来!”又对一位邻居说:“麻烦你到药铺买两斤雄黄来!”
街坊邻居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就照着他把老酒和雄黄买来了。
张小泉又回过头去,朝大儿子吆喝道:“快回家去拿我的大锤!”等他儿子拿了回来,张小泉就把两斤雄黄倒进两坛老酒里,顺手捧起一坛,“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干了。
接着,张小泉解开纽扣,脱下衣裳,露出紫红色的胸膛,鼓突突的肌肉。又捧起另一坛酒,往自己头顶上一倒,哗啦一声,雄黄酒从他头顶直淋到脚跟。大家看了,还来不及问他做什么,要不要帮忙,他一把夺过儿子手中的大锤,往前小跑几步,“扑通”一声,就跳进大井里去了。
张小泉喝了、淋了解毒的雄黄酒,跳进井里后,只觉得身子呼呼地往下沉。他沉到井底,睁开眼睛一看,井底里宽阔得很。他朝东找找,没发现什么;朝西寻寻,也没有发现什么。
后来张小泉走到北面尽头,才看见暗角落里有两条漆黑发亮的乌蛇,有手臂那么粗,颈交颈地盘绕在那里。张小泉眼明手快,不等两条乌蛇分开,就挥起大锤,“咣!咣!咣”一连三锤,锤锤都砸在两条乌蛇相交着的“七寸”上,把两条乌蛇的颈脖子砸得扁扁的,粘到一块了。两条乌蛇就这样甩甩尾巴死啦。
张小泉砸死了乌蛇,便一手提着大锤,一手拎着蛇尾,屏住气,慢慢地泅出水面来。
等张小泉的头钻出水面,围在井边守候了一整天的乡邻,赶紧放下绳索,一把一把地将他拉上来。
张小泉爬出井口,就把两条乌蛇往地上一摔,“咣”一声,把人们吓了一大跳。大家起先很害怕,后来看它一动不动,真的死了,才敢走近看,伸手摸摸,冰凉冰凉的,拿棒子敲敲,梆硬梆硬的。
传说这是两条乌蛇成了精,炼成钢筋铁骨的缘故,张小泉要不是个老铁匠,恐怕还收服不了呢。
除掉了乌蛇,大井里的水又变得清粼粼了。
张小泉把两条死蛇拖回家里,看看又想想,想想又看看,看了三天,思了三夜,在纸上画出一个图样来。爷儿四个就照着图样,在蛇颈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钉子,把蛇尾巴弯过来做成把手,又将蛇颈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飞快飞快的。就这样,打造出第一把很大的新式的带蛇形把手的剪刀来。
他们高兴极了,便将这把剪刀挂在铁匠铺门前,当作招牌,打造出许多剪刀出卖。
以前,这里的人们还极少剪刀,裁衣多用刀子划,断线拿刀子割,很不方便。张小泉造出新式剪刀以后,裁衣剪线那就轻快方便得多了。因此大家到张小泉的铁匠铺来买剪刀,差点挤破了这小铺子,忙得张小泉爷儿四个,光打剪刀都来不及卖。
张小泉见剪刀买的红火,就在清康熙初年的1663年,在杭州正式始创张小泉剪刀铺。为防别家冒用张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名字“张小泉”。张小泉剪刀的名气后来越传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便成了闻名全国的杭州特产。
张小泉去世以后,他的三个儿子各立门户,3家铁匠铺都用“张小泉剪刀”的招牌。张小泉还收过不少徒弟,他们就说:“儿子好用阿爸的招牌,徒弟也好用师傅的牌子!”于是,也都挂起这个招牌来。儿子传儿子,徒弟传徒弟,杭州的“张小泉剪刀”店也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清了。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时,乔装打扮,信步上山游览。正当游兴正浓,天公却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只好下山寻屋避雨,匆忙中走进一间挂着写有“祖传张小泉剪刀”字样招牌的作坊。
乾隆好奇,顺手拿来一把剪刀一看,只见寒光闪烁,锋利无比,便买了一把带回宫去。他很喜欢这把剪刀,便将其作为宫内用剪。从此,张小泉剪刀名声大作,打出“张小泉”牌号做剪刀的,最多时曾达到86家,出现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
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商标上还加上“泉近”字样,即“张小泉近记”的简称。
1915年,张小泉近记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从此剪刀远销南洋、欧美一带。门市平均每月销售大小各种剪刀计1万余把。1926年又获美国费城世博会银奖。
1956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1958年6月,改名张小泉近记剪刀厂。
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名扬海内外。
在一次剪刀评比会上,人们曾把40层白布叠在一起,有各种剪刀试剪,唯独张小泉剪刀,张开利嘴,“咔嚓”一声,一次剪断,连剪数次,次次成功。检查刃口,锋利如故,为其他剪刀望尘莫及。
[旁注]
黟县 地处安徽省南端,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风箱 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的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且并不塌缩,再拉动其体能够将其内的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以进入熔炼炉中,用于炼铁或做做饭。
雄黄酒 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爱新觉罗·弘历,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他文治武功兼修,在位期间,致力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文化、经济、手工业发展进入极盛时期,为“康乾盛世”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知县 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
[阅读链接]
张小泉剪刀,向以嵌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锁轴牢固,镀层光亮,开合和顺,刻花精巧,式样美观,经久耐用闻名中外。
1966年,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一首赞美诗:“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香港一家广播电视公司曾摄取了用张小泉一号民用剪,一次剪断70层白布不缺口,接着又剪单层薄绸不带丝的精彩镜头,足见其质量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