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生辉的内联升鞋店

北京有句老话儿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那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时的1853年,创始人赵廷是天津武清县人。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制鞋技术,又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千两白银入股,资助赵廷开办鞋店。

当时,赵廷根据北京制鞋业的状况,认为北京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决定办个朝靴店,专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

赵廷将鞋店命名为“内联升”:“内”指大内即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连连高升。

内联升以制作朝靴起家,鞋底厚达32层。特色产品“千层底”鞋底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至100针,针码分布均匀,产品全部手工制作。黑缎鞋面质地厚实,色泽黑亮,久穿不起毛,如果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显得既稳重又气派。

内联升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都逐一登记在册,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同时,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

内联升创办后曾几次搬迁。店址最初选在了东江米巷,即后来的东交民巷。1853年的东江米巷,已经不是寻常店铺可以驻足之地。自明代以来,朝廷就在此设置礼部、鸿胪寺和会同馆,负责接待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内联升能在此立足,多是借了朝中达官的荫庇。

在1860年之后,内联升可以时不时地迎来一些金发碧眼的客人,穿着皮鞋的外国人,蓝蓝的眼睛看到这些高级靴子的样子时,颇为惊奇。

内联升在东江米巷一待就是47年,直至1900年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在这次大火中也被毁于一旦。

赵廷为了恢复内联升而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最终选址奶子府。在奶子府重新开业不到两年,赵廷去世,其子赵云书子承父业,将内联升搬到了廊房头条,在劝业场外租了个门面。

从这次开始,内联升打破了前店后厂的传统,将鞋作坊设在了距离廊房头条不远的北火扇胡同。后来公私合营开始,内联升又迁址到大栅栏街。其址就是达仁堂药店旧址。

内联升创办之初,瞄准的就是那些能穿得起鞋的人。在当时,鞋不仅仅是一件衣饰那么简单,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衣服是生活必需品,有遮羞保暖之用,鞋却不是,比起衣服,鞋可以叫做“奢侈品”了。

后来,内联升店主的目光开始由坐轿的转向抬轿的。轿夫们爱穿的洒鞋成为内联升的第二拨儿主打产品。但即使身处困境,内联升还是不情愿太降格以求,就算生产了轿夫鞋,冲服呢做成的洒鞋也是一种高档商品。

内联升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赢得顾客,制作的洒鞋也很实惠,特点是既跟脚又不易绽裂,且柔软吸汗、走路无声,不但适宜轿夫穿用,人们习武也喜爱穿它,可谓古老的中国式运动鞋。

后来,鞋店的主要服务对象普及到普通百姓,但仍坚持对畸形或有特殊需要的顾客予以定做,并可保留其鞋的尺寸及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

就这样,北京的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够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

大栅栏是北京老字号的云集之地,钻进这里的胡同时,需要仰着脖子,因为路两旁的老字号大多楼宇高耸,不仰视很难看到店名,这样仰视着走出约200米,就能看到内联升的招牌。

内联升大栅栏营业楼,有着1200余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每天迎接数千名游客到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呼朋引伴的购物、观光场景,简直是热闹非凡。

客户群仍以中老年居多,但也有些年轻人开始喜欢上透气性好又吸汗的布鞋,兴起了一股穿千层底布鞋的热潮,连出入正式场合,都穿着粗布衣裤、千层底布鞋。国货复兴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混搭千层底布鞋作为一种时尚潮流。

进入内联升店门,左手边有一个工艺鞋展柜,都是些缩小了尺寸的鞋子,其中还有三寸金莲鞋,这倒是按照原尺寸做的,只是作为艺术品,它还有些存在的价值。

展柜旁边的两位师傅一边和顾客聊天一边做着鞋,这是个专门的演示区,顾客已经很少有买来布鞋常年穿在脚上的,向顾客展示鞋底的纳法和制鞋的工艺,更容易提起他们的兴趣。

内联升在保护传统方面费尽了心思。后来还把一层的柜台全部由开架改成了闭架。因为闭架才能让顾客体会到古式的购物方式:隔着柜台,看好自己喜欢的鞋,然后对服务员说:“劳驾您给我拿……”相比于缺少了语言交流环节的开架销售方式,藏在老字号背后的百年传统对顾客来说才具有真正的吸引力。

一楼进门右边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上楼过程中,可以看看墙上介绍内联升历史的风俗画。

二楼设有其他品牌代售柜台,靠近楼梯的地方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试鞋椅,这是其他的鞋店里从未见过的。椅背很高,椅面像是一个“田”字形,共分成四个座位,试鞋时顾客们背对背坐着,底座是八面方形镜子。

每个椅背上还拴着一个鞋拔子,这可是个“古董级”的东西了,一直都在店里。一楼改为闭架后左边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安置才把它移到了楼梯口。

二楼和一楼不同,仍然在使用开架销售。整个二楼只有南面一个小小的区域是内联升特价商品专柜,别的柜台都是其他品牌的代售柜台。

自营布鞋才是内联升的主打,每天能卖出布鞋几百双,有些人一次就买几十双。

内联升在店内三层还专门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周一至周日早9时至晚5时免费开放参观。面积200余平方米,展品非常丰富。顾客可以打开墙上的电灯开关,自行参观。

在这里,内联升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在顾客面前:由原来单一的朝靴店,到后来逐渐增加品种,制作洒鞋、千层底布鞋等,后来又增加了女鞋和皮鞋。原本只走“贵族”路线的老店,经营策略不断调整,最终演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得以亲近的品牌。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由于其制作工艺严格,工艺独特,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高深,难度大,耗时长,学徒需要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

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继承了传统民间的工艺,精选纯棉、纯麻、纯毛礼服呢等纯天然材料棉、麻等,鞋底选用上等麻绳,鞋面织锦缎等制作。具有舒适、透气、吸汗、养脚等优点。

内联升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是名副其实的“工精料实”。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高四多”,即:工艺要求高;制作工序多,纳底的花样多,绱鞋的绱法多,样式多。

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的传承方式是师传徒的老模式。由技艺高超的老师傅带领徒弟,师傅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制鞋经验、窍门教给徒弟,徒弟通过体会、理解,在实践中继承师傅的技艺,从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制鞋手艺通过口传心授传承,难度很大。千层底布鞋的制作工艺,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工序复杂繁多,大的工序有30多道,总工序要上百道。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讲究尺寸、手法、力度,要求干净、利落、准确,严格明确的工序标准甚至深入到了工人的每个动作。

这方面技术的掌握,师傅领进门,修行则全靠个人反复练习、揣摩。

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它的产生是我国制鞋史上一件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它凝聚民族手工技艺的精华,具有独特特色和优势,反映了中华儿女优秀勤劳的品质,是我国鞋文化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

[旁注]

千层底 即为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其面料为礼服呢等上等材料,配以漂白布里制成鞋帮,经绱线做成鞋。成品穿着舒适,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我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

会同馆 我国古代都城,皆设有朝廷接待宾客的机构,汉以后的鸿胪寺,即专司其职的衙署,至元代改为隶属礼部的会同馆。会同馆虽然不是行政衙门,也不是一种很重要的建筑类型,但却是皇都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发展对外关系的功能。

洒鞋 即靸鞋。鞋帮纳得很密,前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由于结实、跟脚,轻捷、舒适,很适合轿夫、拉车夫或习武之人穿用。

三寸金莲 我国妇女裹足在宋代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

鞋拔子 又叫鞋拔、鞋溜子。下端弧形,上端有柄,柄长短不一,柄的顶端一般有孔,经孔穿绳便于悬挂,有的“鞋拔子”顶处雕刻成鹿首、佛首或是孔雀形状,寓意着吉祥如意。把鞋拔放入鞋后跟,只要踩一下,就可以轻易、快速地把鞋子穿好,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鞋子,卫生、方便。

[阅读链接]

内联升总店共有四层,一、二层为营业厅,三层为非遗展厅和销售分公司,四层为办公区。一至三层门头都悬着一块匾,三层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店名,二层是郭沫若题写的店名,一层是冯珏题写内联升的老匾。

大文豪郭沫若写诗赞道:“凭谁踏破天险,助尔攀登高峰。志向务求克己,事成不以为功。新知虽勤摩挲,旧伴每付消融。化作纸浆造纸,升华变幻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