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典
引用典故结尾,既可以丰富诗词的内容,又可以增加艺术的表现力。如
《渔家做·反第一次大“围剿”》的结尾:“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用的就是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在与颛顼的这场激烈战斗中,共工是胜利者,是战斗英雄。用这个典故类比红军所进行的反第一次大“围剿”取得胜利是非常贴切
的。不是吗?“雾满龙冈”、“风烟滚滚”,战斗还不激烈?“前头捉了张辉瓒”、“不周山下红旗乱”,战果还不辉煌?这些“来天半”的“天兵”
(工农红军)个个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所不同的,共工是个人英雄,而工农红军则是革命的集体英雄。
又如《水调歌头·游泳》一词的结尾:“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所说的“神女”,是“巫山神女”。她的故事,据《襄阳耆旧传》所记:“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神女。”当时天下洪荒, 野兽出没,民不聊生。舜派大禹治水,禹用疏导的办法,是巫山神女,帮助大禹凿山通水,全归大海,从此才天下太平。这是一个多么优美而动人的故事,神女的功绩又是多么值得称颂!所以至今“巫山神女”还是长江三峡的重要一景。毛泽东借神通广大的神女的“惊”叹,来衬托“换了人间”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变化,多么自然而有力!就在神女的身边,一桥飞架,天堑通途;西江石壁,高峡平湖,一幅多么壮丽、鼓舞人心的图画!这样,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就不是这位神女所能比拟的了。
象这样用典结尾的例子还有不少,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尾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登庐山》的结尾: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看,“沧海桑田”、“世外桃源” 的典故,毛泽东运用得多么得心应手!而且一经妙手点化,不但增加了诗的高雅的意境,而且赋予它多么崭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