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
《采桑子·重阳》是渗透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美学观的一枝奇葩,并且充满了辩证法。
古代歌咏人生的诗词,尤其借秋抒写人生的诗词,许多都有感伤的色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便是一例。即使政治、军事、文学上都有建树的曹操也有这样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但在毛泽东看来,则截然不同了。“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易老”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但由于“天难老”,自然界是无限的,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这人也就可以一代一代无限地繁衍下去。这事物的客观性,所含的辩证法便成了有限与无限的联结,所以连老子都鼓击而歌庆贺辩证法的胜利,毛泽东更不会有什么感慨了。
这首词的核心句是“战地黄花分外香”,也充满了辩证思想。一提战争,
人们便自然会想到牺牲和灾难,就会想参加革命战争的人,会付出血的代价, 甚至牺牲最宝贵的生命和常人所说的幸福。但这只是事物的一面。正因为战争,自然是革命战争,才能摧枯拉朽,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和更多人的幸福,也使个人更崇高,更有价值。这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也体现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没有无产阶级的战争观、生死观、幸福观,是不会由衷地赞美革命战争为“胜似春光”、“故地黄花分外香”的。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也是这种辩证思想的体现。毛主席一方面看到斗争形势处于极度艰苦的阶段。另一方面更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便是革命的辩证法。正因如此,毛泽东才创作出极富革命乐观主义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