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行书多见于各大报的报头题词,各杂志的封面题词;有些诗词也用行书。分析其行书,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字形大部呈欹侧势。也就是说,看上去字大都向右或向左倾斜。但仔细揣摩,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这种字势,就是人们常说的似敬反正。这种字势给人以“险”的感觉,较一般人的结字求“稳” 明显不同。常见的“人民日报”、“新华书店”等,就有这个特点。比如“人” 字,左撇又高又长,右捺很短,二者反差甚大,造成一种“险”势,看上去使人似乎觉得此字要向右倾倒;但右捺在顿笔后将要轻提出锋驻笔时,却不象一般人的书写那样,向右下方向(这样字的重力就不平衡了),而是微向右上方向。这捺笔的笔势的处理,就加强了这捺的支撑力,与又高又长的左撇保持了力的平衡,使得整体“人”字收到虽“险”却“稳”的效果。

二、字形较长。毛泽东的行书,字形都较长,呈长方形,如“北京”的“北”字,人们一般写得较扁,但毛泽东却将“北”字的两竖写得很长,整个字形成为长方形。此类例子不再多举。

三、横画向右上方的斜度较大。人们写横画,一般较平,或者微微向右上方偏斜。而毛泽东写横画,向右上方的倾斜度特别明显,斜度较大。比如人们常见的“新华书店”、“北京”的“京”、“中国青年报”等字,其横画都是如此。可以这么说,毛泽东写的每个字,其横画几乎都有这个特点。这也是他结字成欹侧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笔画多露锋。毛泽东的行书,不少字用笔用露锋。这在入纸起笔时多见。“中国青年报”中的“青”字。第一横的起笔,以及竖画的起笔,都显示出了这一特点。这种露锋用笔,显得笔意活泼,字有精神。

五、用牵丝加强笔画间的呼应。如“中国青年报”中的“青”字,第二横没写作横,而写成了点。这在笔势上与上横有所避复,显得用笔灵活,而且往左下方又有牵丝,使之与第三横的连带很自然,很紧密。第三横的驻笔处紧接着往左下方又有牵丝,使之与“月”连带自然紧密。所以整个“青” 字收到了笔画呼应、结体紧凑、用笔活泼的效果。“北京晚报”中“北”字的左边,上一短横与下一斜提问的牵丝,“报”字“幸”的最后一竖与“报” 之间的牵丝,同“青”字的牵丝一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以简省的笔画代替复杂的笔画。《沁园春·雪》中的“天”、“失”、“采”等字,以点代捺;“山”字,以点代其中间的一竖;“娇”、“骄” 二字右下端的“口”,“弯”字的“纟”、都作了简化。这样处理,书写简便美观。

毛泽东用行书写的完整作品很多。不论是字数较少的题词,还是字数较

多的诗词,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一、气脉贯通,流畅自然。气脉贯通,使得个个独立的字成为一个整体;流畅自然,加强了作品的气势, 显示了整幅作品的美。二、字大小浓淡,各得其宜;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人民日报”是横行题词,独体字。字体大的“人”、“报”两字各占一边, 互相配合照应;“民”、“日”两个字字体较小,居中,与“人”、一报” 组合在一起,显得错落有致,特别是加上四字气脉贯通,就更增加了整体的美。《沁园春·雪》,整首词字数较多,字字独立,用行书写成。整首词写好多竖行,每竖行的字大小相差明显,但却在一条轴线上,上下呼应,气脉贯通,错落有致。整幅作品居中间一行中的“娆”字,墨浓字大,赫然醒目; 和“娆”字情况相近的“封”、“飘”、“须”、“射”、“朝”等字,各占一角,与之遥相呼应,显示了布局的巧妙、结构的紧凑。整幅作品虽用行书写成,但气势雄强,好象一气呵成。革命即将胜利,新中国更加可爱的坚定信念,激越的感情,豪迈的气魄,溢满字里行间。

总之,毛泽东的行书,柔韧清秀,滞洒险峻。独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