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遗风——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

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迈子余年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被称之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始于唐,盛于明清,至今仍有5000多个传统剧目。

傀儡戏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到了明末清初的一个夜晚,在福建兴化地区的莆田县县衙大院内,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莆田县的各级官吏以及知名乡绅都坐在院落之中,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高大的戏台,谈论着今晚的演出。

莆田县可是福建省的曲艺之乡,在这里不仅仅有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宋江戏”,而且还有从闽中地区气势汹汹而来的过江龙“儒林戏”。

人们禁不住开始猜测今天晚上,知县老爷究竟是准备让他们欣赏哪一个戏种呢?

随着一声锣鼓之音响起,原本安安静静的戏台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在一扇格挡布后面,出现了几个人的身影,之间这几个人手臂抬起,在格挡布前出现了几个用丝线连接在一起的木偶。

随着格挡布后面人手臂的动作,这些木偶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表演,演出的曲目是《平城之围》。

知县与当地的乡绅们惊奇地看着台上的表演,一个个都被深深地吸引了。精彩绝伦的演出,惟妙惟肖的木偶,给他们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在一台戏演完之后,知县老爷身边围拢过来了很多人,他们纷纷向知县老爷打听这究竟是什么戏?

知县老爷轻抚颔下长须,四平八稳的说道:“这叫傀儡戏,刚才台上表演的那出名叫《平成之围》。讲的是汉汉祖刘邦与匈奴决战,但是却在平城为匈奴冒顿所包围,城外无援兵,城内的粮草也快消耗完了,就在这个时候刘邦手下的谋臣陈平为解危困,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平城四处探访,有一次在城外探访过程中他得到了冒顿甚为好色,其妻阏氏对此十分嫉妒的情报。”

知县老爷说到这里,端起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茶水,吊着其他人的胃口,在众人迫切的注视中再一次缓缓说道:“于是陈平利用匈奴冒顿与妻子之间的矛盾,用雕刻的木偶化妆成美女,日夜在平城城头上翩翩起舞。”

“终于这个消息传到了冒顿的耳中,使得冒顿看得目不转睛,而他的妻子阏氏则是大发醋意,她担心平城被匈奴攻破之后,冒顿必然会纳每日在城头跳舞的“美女”为妾。于是她逼迫冒顿退兵,刘邦遂解平城之围。由于木偶退敌有功,汉高祖便将它珍藏宫中。”

众人听到了知县老爷的讲述,一个个纷纷夸奖谋士陈平足智多谋,同时赞叹陈平所制造的木偶惟妙惟肖、巧夺天工,足以以假乱真。

众人接着感叹着说道:“陈平的功绩盖世,试想如果没有陈平急中生智制造了木偶,汉高祖就会兵败平城,后果将不堪设想,没准日后就不会有汉武帝的“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豪迈之言。”

知县老爷听到众人的话频频点头,这时戏台上再一次开始了表演,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台上的表演吸引过去,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台上的演出。

《伐子都》、《征东》、《征西》、《三国》、《封神榜》等剧目纷纷上演,让院落之中的所有人都大呼过瘾。

时间渐渐到了深夜,演出终于结束了,包括县官老爷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些乡绅甚至立刻赶到了后台,找到戏班子的班主当场下了定金,请戏班子到他家去演出。

在闽南兴化方言区,有一个古老的曲艺,当地人叫它“傀儡戏”。傀儡戏即是木偶戏,是我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我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傀儡戏剧源于汉代而盛于唐代。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在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城镇乡村,寺、庙、宫、观由信仰而引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不断发展繁盛。因此木偶艺术流传的历史,无疑是比莆仙戏早,后来一直称木偶戏为“戏兄”。

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况:

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

又道:

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

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

郭郎线断事都休,却了衣冠返沐猴。

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个愁?

明清期间,莆田秀屿、黄石、华亭和仙游榜头木偶戏班颇有盛名。

[旁注]

平城之围 即是白登之围。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也就是后来的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平城之围后刘邦确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为日后汉武帝刘彻大破匈奴打下了基础。

木偶 在我国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道具。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即刘彻。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开创了汉武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伐子都》 一名《牛脾山》,又名《罚子都》及《搴旗夺车》。武生戏,以扑跌见长。滇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同州梆子有此剧目,汉剧、湘剧有《牛脾山》,川剧、桂剧有《取华城》。

《封神榜》俗称《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全书内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阅读链接]

传统傀儡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

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

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