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之音——梨园戏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800得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
文化特色浓重的上路戏
那是在宋代时期,一对从浙江温州出发的商队走在通往福建泉州的大路上。商队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一次商队所运送的东西,都是正经八百的丝绸。
一旦到了泉州,经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被卖到外国,他们能够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报酬。
在行进之中,商队里面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心情似乎出奇的好,口中不断用温州方言唱着小曲:
王昭君,闷坐雕鞍,思忆汉皇。朝朝暮暮,暮暮朝朝,黯然神伤。前途茫茫,极目空翘望。见平沙雁落,声断衡阳,月昏黄,返照雁门关上。
原本有些悲凉的曲子,却在小伙子的口中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让听到他歌声的人都迫切地想知道在这个小伙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姓王的同伴向他问道:“李家老三,这几天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李老三回答道:“王老哥,我娘说这次回去,我娶老婆的钱就足够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娶村口小花当老婆,从今以后我也不是光棍了。等结婚以后,我准备要5个娃,多种几亩地……”
李老三充满幸福地说着,旁边的人受到了他情绪地感染,也渐渐忘掉了离家的烦闷,心情变得舒畅起来,一边陪着李家老三,一起扯着嗓子唱充满了温州方言味道的杂剧,一边向泉州的方向赶路。
北宋末南宋初期,在,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杂剧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随故事变化,不像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
杂剧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
杂剧的名称在晚唐时期已经出现,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东京汴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
宋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而产生的。当时,杂剧在宫廷中的演出,虽穿插于诸般伎艺之中,但已具有独立演出的性质。
在民间瓦肆,杂剧为经常演的节目,中元节演《目连经救母杂剧》可连演七八天,观者倍增。可见当时杂剧作为戏曲形式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南宋时,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杂剧又盛行于临安等地,它在诸般伎艺中已居于首要地位。当时,在北方与宋对峙的金,则有院本流行。金院本与宋杂剧在体裁、演出形式、角色分工等方面大致相同,其不同在所用曲调方面。
杂剧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以其发展演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
就其音乐以北曲来说,则是一种早期的以曲牌体为特色的重要声腔系统。它吸收、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对当时的南戏和明代以来南北各种地方声腔剧种给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杂剧的音乐,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
据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统计现存院本名目689种中,所用曲调以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民间歌调为多,而在宋官本杂剧中所用曲调则以大曲、法曲和词调为多。在形式方面,金院本较宋杂剧有所丰富和发展,出现了某些新的形式。
南宋时期,由于泉州海上交通发达,与浙江温州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温州的杂剧也流传到了泉州,因戏班来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称“上路戏”。他们带来了一批大型的南戏剧目,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当地的“下南戏”同时存在。
上路老戏的剧目比较古老,保留了部分当年传自浙江的南戏剧目。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旁注]
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陶瓷为主要出口物品。
王昭君 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唱赚 宋代民间流行的歌唱伎艺。是最早用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个套数来歌唱的艺术形式。其早期形式为缠令、缠达,流传于北宋末年,为歌舞相兼之曲。逐渐发展,吸取多种民间音乐,形成唱赚,盛行于南宋。
大曲 我国历史上存在于各重要乐种中的大型乐曲。尤指汉魏相和歌、六朝清商乐、唐宋燕乐的大曲。它们几乎都是兼有器乐演奏的大型歌舞曲。因此,通常所说的大曲亦即大型歌舞曲。
金院本 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其内容、形式、角色以及“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的艺术特点,也与宋杂剧一脉相承。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元杂剧 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阅读链接]
上路戏中的《李亚仙》、《冷温亭》、《玉真行》、《摘花》、《朱文太平钱》等,都是传统老剧目。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老剧目,它可以说是宋元南戏的遗响。已经历宋、元、明、清而直到现在了,所以无怪有人要称它为戏剧的“活文物”。
上路戏是治戏曲史,除了文献资料外,还必须重视活资料、活文物,要到活资料、活文物里去发现新的东西,准确点说,是旧东西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