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方特色的梨园戏

那是明代的时候,在泉州地区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戏曲比赛,来自福建、琉球等地的知名艺人都收到了邀请,纷纷出现在泉州。

这一次大赛的主办方泉州商会的梁会长家中此时是高朋满座。每个人脸上兴奋快乐的表情都溢于言表。

梁会长看着来自南方各地的戏班艺人说道:“这一次举办戏曲比赛,目的就是为了选出来咱们南方最好听的戏曲,在不久之后去北京与北方的艺人比一比、看一看,究竟是北方的戏好听,还在咱们南方的曲好听。大家在这一次比赛中可都要把压箱底的真功夫都给我使出来,到时候前三名我们泉州商会不但会送奖金,而且还出资全程赞助戏班前往北京与北方艺人打擂台。”

听到了梁会长的话后,南方的艺人纷纷说道:“梁会长你就放心吧!这事情关系到咱们南方戏曲的名声,任何人不会把它当成儿戏的!我们大家一定会好好表演,把我们最好的状态,最高的水平拿出来。我们会选出来最棒最强的艺人代表我们南方曲艺界前往北京同比方艺人比赛,并且打败他们。”

梁会长赞同地点着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宣布比赛开始了!”

随着梁会长宣布比赛开始,来自福建等地的艺人纷纷登台演出。来自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和闽粤的潮汕腔带给人们极高的享受。

泉州艺人听着这些优美的唱腔,心中有一种乖乖的感觉。作为泉州的艺人,他们自然是希望这一次南戏北上的代表之中能有他们泉州的艺人。可是他们却发现他们所擅长的“上路戏”比不过浙江的海盐腔和余姚腔;“下南戏”不如潮汕腔;“小梨园”赛不过弋阳腔和昆山腔。

这种境况让泉州本土的艺人心中焦急万分,要想在众多的腔调之中脱颖而出代表南方戏曲前往北方比赛,那么他们迫切的需要将已经掌握的戏曲改良,进而形成与其他腔调的竞争力。

于是擅长“上路戏”的艺人、“下南戏”的艺人与“小梨园”的艺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才能将三种戏组合在一起,组合成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新的戏种,来竞争前往北京与北方艺人比赛的机会。

三个曲种的艺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商议着。他们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的曲目在各自的戏曲中互相重合,这就为他们的重组与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个曲种的艺人开始尝试在相同的曲目中融合各自特点的表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终于完善了《蔡伯喈》这个曲目。在登台表演之后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尝到了好处的艺人们开始投入更大的精力,将彼此戏种的优点互相结合,取长补短,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三个戏种的整合日渐完善,形成了一种新的足以代表泉州地方特色的戏曲。

这种戏曲是以泉音、泉腔、泉调演唱戏文的独立的声腔剧种。后来经过三家艺人的商议,将这种新的剧种命名为“梨园戏”。

随着梨园戏这种新生的剧种的产生,这一次戏曲大赛的第一名当仁不让地落在梨园戏的头上。梨园戏取得了前往北京与北方艺人比赛的机会,并且在比赛中以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一举夺魁。

明代万历年间,梨园戏班曾东渡到琉球演出。这次演出是目前已知的福建戏剧团体最早的一次出国演出。20世纪20年代是福建地方戏剧出国演出的第一个高峰期。1925年“双凤珠班”赴印度尼西亚的泗水演出《陈三五娘》和《雪梅教子》。同年,“新女班”又赴新加坡演出《陈三五娘》、《雪梅教子》、《昭君和番》等,在海外扩大了影响。

梨园戏开场一般先打“头落鼓”,全班人员“落棚脚”,做演出准备;打“二堂鼓”,上演《八仙贺寿》;接下是“跳加官”、“相公爷踏棚”。

梨园戏剧目大多数是用男主人公来命名的,每一个戏的开场,都要有生角坐场当引子,叫做“头出生”,即使演折子戏也有这样的排场。

梨园戏由于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还使用犯调集曲,有二犯、三犯、四犯、九联串、巫山十二峰、十八学士、十三腔等,如《昭君出塞》中的“山险峻”,又叫“十三腔”,有4个管门、13个曲牌联成。

梨园戏的乐律和乐器方面还沿用唐代旧制,伴奏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唢呐等;打击乐器以鼓、小锣、拍板为主。

与其他剧种的锣鼓经不同,鼓用音色浑厚的“南鼓”,伴奏时将左脚压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移动,配合鼓槌打出轻重不同的鼓点,用这种“压脚鼓”的特殊技法制造气氛,烘托情绪。

梨园戏在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与地方色彩,在有的剧目中还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梨园戏的表演整体上比较优雅和细腻,中规中矩,颇有法度。

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对表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等,大、小梨园的表演只有粗犷与细腻之差异。

除十八科母外,各行当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科步身段,如官生与末行的“十八罗汉科”,净与官生的“马鞭科”,老生的须功,生、旦的扇法及眼法,也各有成套的程式。其中,遗存了一些傀儡动作,载歌载舞,古朴、幽雅、细腻,别具风格。

因为梨园戏所有传统戏目都是文戏,没有武打场面。所以如有战斗或动武情节,都用台词交代,作暗场处理,必须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

梨园戏化装比较简明,旦角抹胭脂、水粉,小旦有时在额中写一个“小”字,大旦写“大”字,或者点一个红点,老旦系黑头巾,丑角只涂白粉,女丑角的化装比较夸张,整个脸涂白粉,两颊搽大红胭脂,假髻上还插树枝,花脸基本只有黑白两色,线条少,简单明快,有些角色如天官、魁星、小鬼等必须戴面具。

服装简朴,旦角除外,一般穿衫和裙,没有水袖。小旦穿衬裤加围巾。其他生、外、老旦、净、丑的水袖都非常短,所以没有水袖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梨园戏又新编了许多新剧目。剧团先后出访意大利、英国、荷兰、瑞士、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国家,还到了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旁注]

余姚腔 是我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我国四大戏曲古腔,是产生最早,影响深远,成为各种戏曲新兴声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风靡全国。

宫调 我国古代传统乐学的音乐把调称为“宫调”,只要是乐曲,均是由若干音所组成,五音或七音,归纳其音列就叫“调式”。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

唢呐 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天官 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多在我国古代传说和戏曲中出现。

水袖 水袖功是我国京剧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今天的我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阅读链接]

明代时期,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荔枝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在1566年,便把当时“潮泉二部”的《荔枝记》增加“颜臣勾栏诗词北曲”,并改名为《荔镜记》。

《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

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方言、声腔演出。《荔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他剧种所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