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八韵特色的南词戏

清代嘉庆年间,在福建南平地区活跃着一支名叫“静逸轩”的戏班。这个时候,大清朝刚刚经历了康乾盛世,国家强大,人民安康富足。

为了庆祝这幸福的生活,在南平地区东至县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之中,有两个活动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那就是“静逸轩的南词戏”与“东至花灯”。

“静逸轩”戏班艺术精湛,艺人因受到苏州昆曲影响,在表演时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这就形成了“静逸轩”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的表演风格。

每当庆祝活动的时候,“静逸轩戏班”与“东至花灯”都会形成一种默契,东至花灯的队伍围绕静逸轩戏班游走,而静逸轩戏班会让自己戏班的学徒进入花灯队伍一边游灯一边演唱山歌小调。

“东至花灯”有龙灯、狮子灯、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十番九子灯、太平灯等许多灯种。它的表演形式多样,在广场和串乡入巷演出时异彩纷呈,它是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民歌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的大荟萃。

东至花灯游走式的表演方式是在喜庆节日最好招揽游客的方式,每当花灯队伍走过的地方,在花灯队伍周围都会聚拢越来越多的人群,他们一边评论着眼前五猖太平灯和磨盘灯等花灯的特点,一边跟着花灯队伍一起前进。

一般在这个时候,被“静逸轩”南词戏班安排进入花灯队伍的学徒,就会非常卖力的用南词戏演唱一些小曲。

这些戏班学徒在用他们的唱腔,为花灯队伍捧场吸引观众的同时,也为自己戏班表演提前招揽着更多观众。

花灯队伍最后停下的地方就是“静逸轩”的戏台,在这里早已经准备多时的“静逸轩”艺人们,见到花灯队伍到来,立刻就会以欢快的节奏,将观众注意力从花灯队伍吸引到戏台上来。

随着戏台走位聚集的观众越来越多,这时候“静逸轩”的当家名角,就会第一个上台表演,用华丽婉转的唱腔和巧妙和谐到极点的舞蹈表演最拿手的曲目,将庆祝活动中游客们,还没有来得及冷却的热情再一次点燃。

舞台上表演的是南戏传统名剧《白蛇传》。白蛇传在此时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大江南北童叟皆知。当观众看到表演的是《白蛇传》的时候,一个个都伸直了脖子,认真仔细地观看着。

观众围拢在戏台周围,听着台上艺人的唱腔,看着艺人的表演,每到精彩之处,人们都会毫不吝啬的报以掌声和喝彩声。

“静逸轩”南词戏班的当家艺人,在演唱的时候非常有特点,与学徒演唱的方式截然不同。当家艺人在演唱的时候,可以使用最正宗的南词戏演唱方式。即是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曲调。

这种演唱方式是“静逸轩”戏班的规矩,只有出徒可以独当一面的艺人,才能用这种最正宗的表演方式,在人前进行演唱。

时间到了20世纪初期,已经有将近200年历史“静逸轩”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地出现在南平地区的各种庆祝活动之中。

这时的“静逸轩”历经了九代传承,艺术传统相当深厚,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俨然已经成为南词戏的一面旗帜。

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相传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这种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福建南平地区,表演方式以坐唱形式出现。

随着滩簧小调进入了南平地区,这种艺术开始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之中,经过了当地艺人地改造,滩簧小调渐渐与闽北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另外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新剧种,那就是南词戏。

滩簧小调,在演唱和念白的时候,都会使用来自苏州地区的“土官话”,在表演过程中,滩簧小调是以唱功为主,间以说白。

在滩簧小调与闽北民间艺术结合后,形成的南词戏曲中,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儿》、《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

南词戏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剧目,如《断桥》、《秋江》、《出塞》、《白蛇传》、《西厢》、《拜月》等。

南词戏是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边奏边唱,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其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

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以适应城乡中下层广大听众的口味,俗称“八韵南词”。

南词戏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

南词戏古称“八韵”传统剧目有:《出猎回猎》、《昭君出塞》、《白蛇传》、《僧尼会》、《牡丹对药》、《西厢》、《借衣劝友》等本戏和折戏。

清代时期,南词戏发展迅速,在嘉庆年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道光年间,成立有“以成社”;同治年间,有“三德堂”;光绪年间,有“同乐轩”,后来又有“鹤鸣社”、“庚韵琴社”等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南词戏得到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演员从坐弹清唱开始走上舞台,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

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对药》等剧目。同时,变原先的“土官话”为普通话,并向婺剧、京剧、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丰富了南词戏艺术。

1960年,南平市创办了南词艺术学校,挖掘、整理、编印《南词音乐》作为教材。

1964年,成立南平南词戏实验剧团,南词戏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剧目,其中《紫气东来》、《大街小巷》、《这不仅仅是误会》、《竹林劫》、《古渡风情》等。

[旁注]

康乾盛世 是清代前期统治下的盛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代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东至花灯 起源于唐代后期,它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等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以家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

五猖太平灯 又叫“太平灯”。东至县洋湖金塔村胡村村民组和官港镇秧畈等集体传承,以“天官赐福”和“招财进宝”的排灯引导,雌雄双狮开路,以载有青、黑、白、赤、黄五彩面具的五猖神压阵,保一方平安,驱邪、消灾。

韵 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滩簧 是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随着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调、音乐逐步演变,形成了滩簧腔系的各地方剧种。

《将军令》 源于唐代皇家乐曲,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节日气氛。

[阅读链接]

文南词,也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素有黄梅戏姐妹腔之称。是安徽省内稀有剧种,仅在东至、宿松两县保留至今。

文南词原为湖北黄梅渔鼓小调,后传入东至县南乡等地,逐步演变成文词戏。

20世纪50年代,青山乡梅塘村首创成立了省内第一家文南词剧团。后又在昭潭永丰等地相继发展,能演剧目30多种,唱腔分主腔、小调两类,主腔中有文词、南词、文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