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共土并蒂花的歌仔戏

芗剧即是歌仔戏,因流行于闽南芗江流域而得名。它与台湾的歌仔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被称为“同根共土并蒂花”。

歌仔戏同源于歌仔。歌仔是漳州方言,意为曲艺、小调。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领闽南兵众东渡收复台湾时,把歌仔以及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

起初尚未广泛流传,到清代嘉庆年间,漳浦人吴沙到台湾的宜兰县扎根,闽南歌仔衍化为“宜兰歌仔”。随后向台北等地农村、渔村广泛传播,出现了坐唱形式的“歌仔馆”。

继而,为配合迎神赛会的需要,在坐唱歌仔的基础上,吸收漳州地区的“竹马”、“车鼓”和“采茶”等歌舞,形成有人物角色化妆演唱的上街表演,因成队一阵阵沿街表演,故时称“歌仔阵”,它标志着曲艺开始转化为戏曲。

清代末期,歌仔阵根据歌仔的“四空仔”、“大调”、“背思”等曲调加工发展成“七字仔调”、“哭调”、“杂念”、“卖药滚调”等作为主要曲调。

唱白用漳州、厦门方言混合台湾当地腔调,并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等剧种的剧目,在城乡村镇的晒谷坪上,或神庙前的空埕上用草索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

后来,每逢节日、神诞,也出现临时搭棚演唱。有的“落地扫”班常趁四平戏班演完后,借其戏台和服装在下半夜登台演出,被称为“半夜反”,又因它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该剧种为“歌仔戏”。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盛行一时。

1928年,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

从此,闽南各地纷纷成立专业与业余的歌仔戏班社。厦门相继成立“平和社”、“亦乐轩”、“谊乐”、“福义社”、“开乐”等业余歌仔戏班,并涌现出王锦泉、勤有功等一批著名艺人,流传有“浒茂生、白礁旦、崎巷丑、石美须”的民谣。

随后,台湾歌仔戏“霓进社”、“爱莲社”、“丹凤社”、“牡丹班”、“如意班”等班亦相继来闽南演出,影响很大。

后来,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

歌仔戏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戏曲表演,对原锦歌“四空仔”的节奏、旋律作了一些紧缩或扩展、改弦或易宫等革新,发展成“台北七字调”、“台南七字调”、“洞管七字调”、“七字正”、“七字反”、“七字爿”、“七字联”等不同曲式、调式、板式的唱腔。

同时,还对锦歌的“大调”、“三空半”加以发挥,形成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哭调”。如“台湾大哭调”、“台湾小哭调”等。尽管各地名称不同,但其曲式结构、调式色彩仍未脱离锦歌“哭调”的规范。

歌仔戏的行当,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后来吸收京剧的分行,角色增加。歌仔戏音乐的特点是唱多旁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

歌仔戏的传统曲调有100多出。以锦歌、台湾调和民歌为主,后来则以内地杂碎调和若干改良调为主,适当吸收京剧、潮剧、汉调等部分曲牌,夹杂些电影歌曲和流行歌曲,呈现复杂状态。

歌仔戏的主要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六角弦、三弦、苏笛、鸭母笛、京胡、芦管等。

歌仔戏唱腔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倍思及其他民歌、时曲。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唱词通俗,多用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

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

新中国成立后,歌仔戏在闽南地区迅速发展,因流行于芗江流域,故被称为“芗剧”。

1951年,由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成立漳州实验芗剧团。这是第一个以“芗剧”命名的剧团,芗剧与台湾歌仔戏从此异称。

[旁注]

闽南 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行政区划、语系等各方面,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均合称为闽南。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受其他方言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大体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

吴沙 漳浦县人。1773年由原籍到台湾,先居淡水,他曾再迁三貂社。又以三貂为基地,集结和率领漳、泉、粤三铬移民人垦宜兰,成为台湾开发史上声名赫赫的“开兰始祖”。

慈济宫 寺庙名称,内祀宋代民间名医、保生大帝吴夲开基神像,是闽台一带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移居台湾的漳州人仿白礁慈济宫式样,在台湾建慈济宫,白礁宫遂成为祖宫,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诞辰日前后,台湾漳籍人都要遥拜大陆祖宫。

锦歌 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闽南主要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

大广弦 是古老的拉弦乐器,属于胡琴类,最初流传于我国南方的福建等地,用于演奏民歌、小曲、曲艺,如闽南的锦歌等,后来成为台湾歌仔戏的主奏乐器之一。

[阅读链接]

歌仔戏装扮颇为费时,演员于演出前先依剧中角色化妆抹粉,通常极为浓艳,其用意在于突显五官,夸大色彩以使远距离之观众得以看清楚演员的扮相、表情。

以造型而言,旦角及青衣贴头片,受到京戏的影响;但歌仔戏与现实生活较为接近,逐渐改成不贴头片,不梳大头,而将头发梳成发髻,小生则绑水纱,尔后演变成戴头套,犹如古装之造型。

早期歌仔戏在野台演出,基本上戏服色系比较原始,充满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