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四平戏绽露新妍

时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戏曲理论界大都持四平戏已不复存在的观点。

可是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剧的艺人遍访民间寻求在戏曲上地突破,当他们走到政和县杨源乡时突然发现这里的村民正围坐在戏台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他们从未见过的一种古香古色古调的戏曲。

这个发现让他们非常的惊讶,于是这些艺人赶紧走上前去,如痴如醉地汲取戏曲中的养分,丰富自己的内涵。终于表演结束了,这些艺人被这个古老的戏曲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找到了班主,询问这究竟是什么戏种。

经过班主介绍,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戏种就是我国最古老并且被戏曲界已经判定失传的四平戏。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全国的戏曲界都被震惊了,一时间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戏曲名家纷纷聚集于福建,商讨拯救四平戏并且将它发扬光大的办法。

四平戏是明末清初传入政和县的。从“泳霓轩”四平戏班活动至现在的杨源四平戏业余剧团,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杨源现保存有清代的手抄剧本《陈世美》和《英雄会》等,剧目继承明末四平戏那些以曲牌连缀体为主的传统剧目,如《苏秦》、《刘文锡沉香破洞》等40多个,还有移植其他剧种的一些板腔体剧目,同时,从当地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出现一些江南小调演唱的剧目。

值得一提的是,四平戏完整地保留了《荆钗记》、《刘知远》、《拜月记》、《杀狗记》及《琵琶记》等五大宋元南戏的代表剧目。

四平戏唱腔属高调系统,古朴粗放,句末帮腔,一唱众和。后台只有锣、鼓、钹、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指挥,音律抑扬顿挫。这与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

弋阳、四平腔,字多腔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数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为众口的论述完全一致。动作有腾、挪、滚、打,随鼓缓急进退。其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九门十二行当。

四平戏服饰现还保存有清代初期的戏袍,从其质料来看,比较粗糙,但含有羽毛织物。

四平戏无论是从戏曲发展史还是艺术史上看,都具有极其宝贵的研究价值。现政和县杨源乡民间戏曲舞台上仍活跃着一支四平戏演出队伍,可谓是中国戏坛的一朵奇葩。

四平戏行当早期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清代初期发展到“九角”,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全班人数最多时有26人,前台9人,后台5人,其他为挑箱与下手。

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常演的有《赶白兔》、《刘锡》、《反五关》、《崔君瑞》、《中三元》、《白鹦哥》、《孟宗哭竹》、《虹桥渡》、《王十朋》、《李彦贵》、《施三德》等80多本,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唱腔曲牌体。

清代中叶是四平戏最兴盛时期,屏南县龙潭村仅有100多户人家,就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戏班。

“老祥云”班成立于清代嘉庆年间,声誉很高,常年出乡演出,远至江西、浙江等省。政和县杨源村的四平戏班,这时期也走出本县,到周宁、寿宁等县演出。

同时,在嘉庆初年,有一个四平木偶戏班从江西传到政和县的禾洋村,到清代光绪七年,该班四平戏由木偶戏发展为人戏四平班。

从清代道光到光绪年间,政和县的四平戏受到乱弹、皮黄声腔的影响,增加了《挡马》、《游龙戏凤》、《大补缸》、《小补缸》等京剧剧目和“唱下江乱弹”、“唱皮黄倒板”等曲调。而屏南龙潭村的四平戏因受其他声腔影响较小,故保留比较原始的面貌。

辛亥革命后,闽剧与京剧盛行,四平戏由衰落而濒临消亡,至20世纪80年代,仅存屏南县龙潭村一个民间职业四平戏班,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

另一路流行于闽南漳州、平和、漳浦、诏安、云霄、南靖等地的四平戏,据老艺人曾宪乙回忆,明末清初时,江西不少移民迁徙入闽,四平戏随之传入闽南,曾宪乙的祖先就是江西南丰县移民到闽南平和县的。

1748年,漳浦人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卷上“戏耍音乐”条中记载:

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大班,唱昆腔;做九角,唱四平;做潮调,唱潮腔……

这说明在明末清初时,四平戏已在闽南流行,至清代乾隆年间,角色已从“七子班”发展到“九角”,其音乐曲牌、传统剧目、伴奏乐器等均与闽东、闽北的四平戏大体相同,并把《蔡伯喈不认前妻》、《苏秦六国封相》、《刘文龙菱花镜》、《吕蒙正衣锦还乡》称为“四大棚头”戏。

清代中叶后,闽南四平戏发展很快,行当角色从“九角”发展到“十二角”,同时,从昆山腔、皮黄等声腔剧种吸收不少音乐唱腔与表演艺术,特别是后期唱南北路的外江戏盛行,闽南四平戏受到很大影响,开始大量吸收皮黄曲调。

从清代末期流传下来的传统剧本里发现,其唱腔绝大部分还在四平戏的曲牌名下标注为头板、二板、倒板、叠板、快板、摇板和“唱西皮”等。传统剧目除代表性的“四大棚头”外,增加了“四大弓马”,即《铁弓缘》、《千里驹》、《马陵道》、《忠义烈》和“五大元记”即《满床笏》、《五桂记》、《月华园》、《樊梨花》、《罗帕记》。

20世纪初是闽南四平戏最繁盛的时期,漳属每县都有四平戏专业班社。在漳州、龙溪有“凤仪班”、“万盛班”、“玉凤班”、“永春班”等;在南靖、平和有“永丰班”、“荣华班”、“新福班”、“彩霞班”、“金麟凤班”、“麟凤班”等;在云霄、诏安有“万利班”、“庆乐堂班”、“全发班”等。演出《状元游街》、《金花报捷》、《贵妃醉酒》、《五代荣封》、《五台山》等剧目。

后来随着乱弹兴起,四平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很兴盛,如这一时期的“合兴班”,长年在外演出,足迹遍及闽、浙、赣三省,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著名四平戏班社。

同一时期闽东、闽北的北路戏、平讲戏都尊称四平戏为“老戏”,并流传着这样一些民谣:

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

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

会溪出瓷瓶,龙潭好四平。

玉洋出茶瓶,忠洋出贵人,

龙潭出四平。

皇帝有朝廷,龙潭有四平。

龙潭出戏班,唱戏很大声,

出班去做戏,夜夜睡大厅。

平和县的风仪、万利等班还到闽西龙岩演出。20世纪20年代,因芗剧崛起、潮剧盛行,闽南四平戏走向衰落。1941年,南靖山城涂尾陈仔拥办的四平戏班,由于汉剧艺人加入而改唱汉剧。

20世纪60年代初,平和县文化馆曾对四平戏作过一次调查,发掘出《三元记》、《陈春生》、《珍珠衫》、《金桥箕》、《乌鸦记》等79个古抄本和334支曲牌,尚存漳州市戏剧研究所。

屏南四平戏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前自干唱,后白领帮腔的高腔传统,唱腔结构形式属曲牌体,常连缀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朴实流畅,间以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发声以本嗓为主,假嗓交替,一唱众和。同时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

[旁注]

苏秦(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4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与张仪齐名。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提倡合纵,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为鬼谷子徒弟。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

沉香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宝莲灯》中的人物,他是华岳三圣母与刘彦昌的孩子,为了救出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的生母,沉香斧劈华山,救出娘亲三圣母,母子团聚。这个传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琵琶记》 元代末期的南戏,高明撰。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写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42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李渔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与《闲情偶寄》等书。

皮黄声腔 皮黄腔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于此系。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在音乐上各具特色。在某些剧种中,“西皮”、“二黄”又被分别称为“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

曾宪乙(1890年~1971年),四平戏名艺人,从师名旦肖德保,专攻正旦。他先后主演《彩楼记》、《拜月亭》、《西厢记》等剧目,以其清俊的扮相、甜润的唱腔和传神的表演闻名于闽西南,观众昵称其“乙旦”。

西皮 是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调,也包括二六、摇板等板式。

马陵道 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后来这段历史被引进了戏曲之中。

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芗剧 原名歌仔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

三元记 传奇剧本,明代沈龄撰,36出。《三元记》为明前期传奇,属于昆曲兴起时期作品,沈氏剧作“吴优多肯演”,此剧在明万历年间常演出于昆曲舞台。传世之《三元记》有两种,一为沈氏此剧《冯京三元记》,一为《商辂三元记》。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屏南四平戏又有新的发展,1958年,龙潭村首次发展女演员,改变了由男子统治舞台的局面,为四平戏流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963年,四平戏老艺人口述并记录四平戏传统剧目30多本。1982年8月,“福建省庶民戏历史讨论会”在屏南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安徽、广东、浙江和本省有关剧种的戏曲专家、专业人员,以及本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的老艺人、演员共97人参加会议并汇报演出。

1984年,龙潭村庶民戏业余剧团前往福州,为福建省文化局举办的“福建省四平腔学术讨论会”演出。20世纪80年代后,平和县农村恢复“四平锣鼓”活动,作为逢年过节、社火庙会、婚丧喜庆时的器乐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