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调与土戏的结晶梅林戏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因形成于泰宁县朱口乡梅林村而得名,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

那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梅林村流行一种道士腔的演唱活动。有民谣道:

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咚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塅中央。搭起土台子,唱到大天光。

这种土腔,不备弦索,只有锣鼓伴奏。

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徽调传入梅林村,相传其时村里有周姓寡妇,家业富裕,喜好看戏。她在50寿庆时,聘请徽班祝寿,影响很大,引起村民极大兴趣。

周氏便决定自办戏班,招收本村子弟入班,每逢节日,在梅林地区演出。徽调从此扎下根,并吸收当地摩郎腔等民间艺术,故又被称为“土戏”。

早期梅林戏属半农半艺性质,又称“四季班”。全班有14人,角色分“三生、四旦、三花脸”,合称“十个子弟”。戏班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常在附近乡镇巡回。后来将乐县的安仁、明溪县的长坪等村也相继成立“四季班”。

20世纪初,是梅林戏兴盛时期。梅林村的业余“四季班”,首先改用当地“土官话”演唱,唱腔也进一步结合当地民歌小调,显得更有地方特色。

此时,由艾其言与吴胜筹资建立第一个专业戏班,取名“福庆班”,角色行当从原先的“十个子弟”发展到“五门十七行头”。

后来,艾火贤办职业戏班,自任班主,名“火贤班”,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飞龙带》、《蓝腰带》、《乾坤带》、《鸳鸯带》、《门栓记》、《雌雄鞭》、《青石岭》等。

同时,戏班还到建宁、宁化、将乐、明溪、邵武、光泽等县甚至到江西省的黎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在与江西赣剧及京剧等剧种的互相交流中,吸收它们的传统剧目及表演艺术。传统剧目共有300多个。

梅林戏大腔粗犷古朴,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时大小嗓结合。唱词多为长短句格式,属中州音韵。锣鼓是大腔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舞台陈设很简单,仅有一桌二椅,化装用色也只有红、黑、白三种。服饰则根据不同角色,设计出别具一格的“顺套”,成为大腔戏的象征性服饰。

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它以皮黄、拨子、吹腔为主,此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词、浙江调、四平调、青板、小调等。

伴奏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类,文乐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扬琴、唢呐、竹笛等,武乐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锣、小锣、大小钹等。

梅林戏行当齐整,角色配套,具有严格鲜明的戏曲程式,以及表演古朴、粗犷、严谨的艺术风格,有类似古时“娱神”和提线木偶的科介动作,很有特色。

梅林戏还有不少传统特技,如:“耍獠牙”、“叶火变裙”、“变脸”、“耍叉”,“挺僵尸”,“下高台”等。行当有“五门十七行头”。

1960年,泰宁县成立梅林戏剧团,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据统计,1995年上演的《贬官记》、《难咽的苦果》、《顾青云》等14个剧目共202场。

2007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内,当泰宁县梅林戏剧团表演的传统折子戏《背子赶会》刚落下帷幕,就引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惊艳京师。

梅林戏源于徽戏,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徽戏的艺术特征,要研究徽派艺术,探寻我国戏曲史等的发展历史,梅林戏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旁注]

弦索 古典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有时候指弹奏弦乐,在我国历史上金、元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弦索”。一般多指北曲。

赣剧 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他曲调的多声腔剧种。赣剧的弹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其他还包括秦腔、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欢迎。

大鼓 打击乐器的一种。大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变化。用鼓槌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

十七行头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即正生、付生、小生、老生、娃娃生、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盘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

京师 原以为帝王的都城,在我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阅读链接]

梅林戏是从宋代开始兴起,据说泰宁状元邹应龙在任礼部尚书时,他非常喜欢戏曲。

为了丰富家乡泰宁的民间文化,他千里迢迢专门挑选了家乡的一班乡民来到了京都,寻求当时非常有名的艺人传授乡民们学习宫廷舞蹈和宫廷娱乐文化。

几年之后,这些乡民学习有成,带着一身的本事返回泰宁。这些乡民回到家乡之后,把所学知识与当地的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汇,创编泰宁土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