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71 年 9 月 13 日凌晨,随着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荒漠里的一声猛烈爆炸,历史宣告了林彪反革命集团——这个“文化大革命”中孕育出的怪胎的彻底覆亡。在处置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事件的前前后后,周恩来以其毕生所铸就的信念、智慧和忠诚,全力辅助毛泽东,保护毛泽东。

同年 11 月 5 日上午,邓小平夫妇在他们“下放劳动”的新建具拖拉机修配厂内,“享受”了一次相当“革命群众”的政治待遇——和该厂全体工人一起听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9 月 18 日)的文件传达。这

时,已是林彪自取灭亡之后五十余天了。对此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饱经风雨的邓小平只对家人说了八个字:“林彪不亡,天理不容!”

“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抓住时机,毅然举起批判极左思潮的旗帜,实际上是对经历了五年多劫难的党和国家的“创伤” 做某些“愈合”工作,是一次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初步纠正,就在领导这场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中,周恩来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迫害的广大老干部给予极大的关注,千方百计为他们的“解放”和重新工作创造条件。

1972 年 1 月 6 日,长期受林彪一伙迫害的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不幸病逝。1 月 10 日,陈毅追悼大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由于毛泽东亲临追悼大会,使得这次追悼会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其本身的含义。在同陈毅亲属的谈话中,毛泽东连声称陈毅“是一个好人”, “是一个好同志”。他还指着在座的周恩来、叶剑英等说道:要是林彪的阴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

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也提到邓小平,并且是把邓和时任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的。说邓是人民内部矛盾。显然,毛泽东是将邓小平划出了自己的“对立面”。

对在场的周恩来来说,毛泽东对邓小平问题的“定性”,正是他期待已久的一个信号。他深知,“党内第二号走资派”一旦被“摘帽”,乃至被“解放”,势必会带动一大批“文革”中犯“错误”的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此时,他多么希望这些老同志早一些得到“解放”啊!

于是,周恩来便当场示意陈毅的子女,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传出去,为邓小平的早日“复出”广造舆论。

与此同时,周恩来自己也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将毛泽东的意思“捅”出去。

同年 1 月下旬,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地一个会议的代表时,当着江青、姚文元等人的面,明确提到邓小平的问题。指出:在揭批林彪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林彪这伙人就是要把邓小平搞成敌我矛盾,这是不符合主席的意思的。

这里,周恩来又进了一步:他直接将邓小平划到了林彪一伙的对立面, 实际上等于说,邓也是属于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些老人”之列。

同年 4 月 24 日,《人民日报》发表经周恩来亲自修改、审定的题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社论,其中写道:

“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除了极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和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分子外,对一切犯错误的同志,不论老干部、新干部,党内的同志、党外的同志,都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教育为主的方针”。“正如得过伤寒病可以产生免疫力一样,犯过错误的人,只要认真改正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了免疫力,就有可能工作得更好”。

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在当时都是有根强的针对性的。

据邓小平女儿毛毛撰文回忆,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家的政治环境开始有了一些转机,生活待遇也较以前逐步好转”。随后,中央又批准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让其子邓朴方回京治病的请求。

这一年 8 月中旬,毛泽东作出了前面提到的关于邓小平问题的至关重要

的批语。照常理说,邓小平的“解放”已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时,一向令人难以捉摸的中国的政治风向突然又发生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