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钱怎样花——记沈阳 137 中的消费教育本报记者 杜立

在辽宁沈阳 137 中学,听德育处杨春香主任讲了两个故事:一个爸爸下岗在家的学生,突然赌气不和妈妈说话,一连好几天。原来,他看上件衣服, 可妈妈不给买,他竟气得用手往墙上打,直到把手打破;一个家里颇为富裕的学生,手里常有几千块钱支配。父母工作早出晚归,他一日三餐常在饭店里吃,稍一烦闷就请同学吃饭,每月几百块钱居然不够花。

如今他们都转变了。爸爸下岗的那个同学不再比吃比穿了;家里有钱的同学也不下馆子了,而是学会了自己做饭。杨老师说,这样的事不少,这得益于学校的一门新课——消费教育。

137 中的消费教育年初开始,形式活泼多样,点与面、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结合得很好,学生也容易接受

以当时的初二两个班为重点,在班上搞消费情况问卷,让同学们自订消费计划;

授课大多安排在周一早上,内容为艰苦朴素传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道德。在课外,则举办“如何支配零花钱”主题班会、消费道德讨论会,让同学们主动参与;

今年 6 月,学校开设了“储蓄所”,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同学们把钱存入银行;

每个月要请两次家长。一次是来校听课,由学校徐长龄书记讲当今学生消费现状,其中的不良倾向、原因及危害。一次是向学校反馈学生的消费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教育效果。

有全面的“教”,还要有重点的“帮”。

初二有个姓王的同学最爱花钱,同学过生日他要送厚礼,带同学吃喝更是常事。有时需要交钱,如果老师上午没来得及收,他中午就能把钱花了。后来妈妈干脆不给钱了,他就找同学借。于是家长会上就有了特殊内容:他妈妈替他还钱。对他,杨老师没少做工作,帮他算经济帐,讲积少成多派大用场的道理;给他讲信誉的重要性,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信誉将难以立足。直到他转变过来。

如今,盲目消费、相互攀比的现象少多了,最能验证教育效果的是那次郊游。以往,郊游总是学生“敲诈”家长的好机会,每人少则几十多则上百, 更有人带多少花多少。而这次郊游,学校通过反馈发现,同学们懂得了节约和怎样花钱了,再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了,连家长都吃了一惊。

如今社会上许多因素都在误导着中小学生消费,如不少消费品和消费方式及消费广告,影视片中豪华的衣食住行等等。因此,这学期起, 137 中的教育又有了新内容:如何看待社会因素的诱惑?怎样适度消费?杨老师认为, 90 年代了,消费教育的内容不应仅仅是节约教育,还是让孩子懂得消费知识,如积少成多的意义、如何量力而行等等。

据报载,瑞典中小学普遍没有消费知识课程,课本有 300 页,“怎样合理安排开支”、“积累与投资的关系”、“怎样看待广告宣传”等等,很全面和实用。在这方面,我们基本上是空白,作为沈阳市大东区教委和区消费者协会进行消费教育的试点学校, 137 中的尝试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