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中生报》卷同心出版社

金牌得主的三句话本报记者 杜立

1992 年 7 月 21 日下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礼堂,来自北京四中高三年级的学生郑页,从驰名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手中接过一块沉甸甸的奖牌—

—第 24 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虽然获前 16 名的人都有金牌,但郑页这块金牌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是第一名。什么是第一?全球数亿同龄人中的唯一!这个荣誉加在 18 岁的郑页头上,确实够高的。我很想知道,他当时想些什么?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当时真的没想什么,就是觉得挺高兴”,郑页说。当时没想,事后还是想了。因为他毕竟代表中国的中学生,所以得了第一他感到自豪,同时也萌生出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动。“我国的化学研究领域还有不少空白”,他说。“当个合格的中学生,首先需要什么?”我问。“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这可不是空话”,他答。

“骄傲是学习的大敌”郑页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小学毕业保送重点中学,初中毕业又以极好的成绩半考半送再进重点高中,如今又免试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可谓“一帆风顺”。可郑页却不愿听这个词,因为他也有一段回忆起来很痛苦的经历:

去年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北京市初试选出 20 人,复试再从中选出三人。郑页此时已连续两年获全市化学比赛一、二等奖,所以根本没把初试放在心上。他轻轻松松答完卷,自信得连找老师对答案都觉得多余。后来他去听好消息,一连念了 20 个人名,就是没有自己。这下他傻了。

谈起这事,郑页依然不寒而栗:要不是后来又给了次机会,这不就成了终生遗憾了?可见,骄傲是学习的大敌,不论你有多少资本。

这次,郑页在 33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2 名选手中独点鳌头,成绩可谓显赫, 他却说:“参赛前,我对拿金牌有把握,可对得第一却没敢多想,我国的四名选手各有所长,外国选手实力也不弱。结果,我虽得了第一,也只比获第二的法国选手多一点几分。”

看样子,他不敢骄傲了。 “无论干什么,基础最重要”

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郑页觉得,对学习来说,打好基础很重要。这方面,他也有不愉快的回忆。

上初一时,为参加华罗庚数学金杯赛,市里要选 10 人集中培训,学校对曾获上海数学邀请赛北京赛区第一名的郑页抱很大希望,结果郑页爆个冷门:没入选。老师说填空题是基础题,是拿分的,一个也不能错。可 14 个填

空他错 5 个,搞得学校很失望。这件事让郑页想个明白:不论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临走时,郑页对我说: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谈的,只是把这几句心里话送给初中的同学们,因为这是我对自己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