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一万个理由——谈中学生出走孙云晓

出走是古今中外皆有的现象。有些人以出走的方式反抗压迫争取自由, 留下许多美谈佳话。也许与此有关,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有些中学生也选择了出走。然而,少男少女们遗憾地发现,他们的出走并未留下什么美谈佳话, 反倒品尝了更多的烦恼。

中学生出走为什么走不出一个光明的前途呢?原因之一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少男少女求职多于求学,如今城市中学生求学绝对多于求职,而社会早已形成了适应此变化的规范。因此,出走的中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往往容易落入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求职即等于当违法童工,更难以被接受,因而处境必将更加坎坷。

我曾接触过几个出走的少男少女,都是怀着希望而来,又怀着失望而去。他们怨恨社会无情,却意识不到自身的弱点,生存能力低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譬如,一位高中女生从西北跑来找我,说她离家出走的目的之一是跟我学写作。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如下对话:

孙云晓:你带了多少钱? 女中学生: 200 元。

孙云晓:你每天住宿 12 元,吃饭至少 8 元,加上要留出买返程车票的钱, 你在北京顶多能维持一星期,怎么办?

女中学生:我去歌厅唱歌挣钱呀。

我请她唱了一支歌,然后告诉她:你唱得不错,但这种水平在歌厅里挣不到一分钱。

女中学生:那⋯⋯我让家里再寄钱,反正我非跟您学写作不可!

孙云晓:且不说一星期学不会文学创作,也不谈能否维持生活,你跟我学写作,经过我本人同意了吗?你对老师尊重吗?我身为一名工作人员,有什么理由放下繁忙的工作,天天教你写作?

女中学生愣住了。一付茫然不解的表情:这⋯⋯ 孙云晓:对你来说,当务之急不是文学而是生存!

⋯⋯

说实在的,我如此打击一位出走少女的浪漫梦想,连自己都感到残忍。但是,凭一种直觉的激励,我又认定这样的态度对她有益,会使她了解社会的真相,从而学会如何做人。

作为一个与中学生有缘的作家,我了解少男少女出走的原因,多与家庭或学校内部的冲突有关。中国自 1980 年以来,出现了第一代独生子女,而他们与父辈的代际冲突且有深刻的历史依据。譬如,两代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家庭地位,均有巨大差别,必然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并导致无休止的争执。其实,代际冲突井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或那么糟糕,而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社会进步常常是在痛苦中实现的。了解了这一些,也许会有助于少男少女们的心理健康,对父辈及至对世界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自然也不会想什么出走这种下下策。

据悉,北京 122 中学高二(2)班近日正举行演讲活动。冯宇同学在演讲时谈到了出走,她说:“既然肩负了历史的重任,就不应以出走来逃避,即

使有一万种理由!”

我欣赏冯宇的观点,她用“逃避”二字点出了出走者的心态,又表明了应当坦然面对世界与责任的态度,值得广大少男少女三思。历史告诉我们, 只有勇敢者才有生路,而懦弱者往往落入陷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