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著名诗宗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为清初名著一时的“神韵派”领袖,济南府新城县人。

王士祯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他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诗,尤工七绝。

他一生勤于著述,所著数十种均得以传世。其诗文总集为《带经堂集》,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由他口授、其子启汧编次成册,总共92卷。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明朝灭亡时,他年仅10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账和感情包袱,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又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和新王朝联系在一起,这是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的前提。

1658年,22岁的王士祯考中进士,后升迁至刑部尚书,文名渐著。第二年被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己而起,主持风雅。

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真成为一代正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

在扬州任职五年,王士祯写下了很多诗词和游记。1662年,他与张养重、邱象随、陈允衡、陈维崧等修禊红桥,王士祯作《浣溪沙》,编有《红桥唱和集》。

1664年春,他又与诸名士修禊红桥,赋《冶春绝句》,其中“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一首,唱和者甚众,一时形成“江楼齐唱冶春词”的繁荣盛况。诗人的红桥修禊,使得冶春社和红桥成为文化胜地。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

贻上司理扬州,日与诸名士游宴,于是过广陵者多问红桥矣。

冶春和红桥,因王士祯的诗文蜚声文坛,扬州,也因王士祯的红桥修禊而成为清初士大夫的向往之地。

正是这些诗词作品的广泛流传,使王士祯在诗坛和官场名声鹊起,成为清朝文坛的一代宗师。

1665年,王士祯升任户部郎中,到京城为官。当时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为王士祯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神韵”说,开一代诗风。王士祯多才多艺,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文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

王士祯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1678年,王士祯受到皇帝的召见,并很快成为清朝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

王士祯遂选录自己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从此,王士祯平步青云,常常得到御赐字画,还多次参加重要宴饮。

当时,王士祯诗名扬天下,官位也不断迁升,成为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一时间,诗坛新人、文坛后辈到京城求名师指点作品,往往首先拜见王士祯,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奖,就会声名鹊起。据说,写作《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就受到了他的指点。

1698年,王士祯晋升为刑部尚书,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身为刑部尚书的王士祯恩宠一时,为其家族带来了巨大荣耀,其祖父母、父母、亡妻都受到加封。

这期间,王士祯因公多次出使外地,途经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远涉广东、四川。祖国各地的奇山异水无不触发出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诗兴大发,所以,每到一地他都会留下不少诗篇。尤其是巴蜀之行,巴山蜀水的奇异曾一度使他诗风大变,写出了迥异于前期诗风的雄放之作。

不过,人生无常,人事莫测。在仕途和诗坛上春风得意数十载的王士祯,最后的结局却是被借故罢官而结束了仕途生涯。

1704,71岁的王士祯出任刑部尚书后不久,因受王五案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朋友们知道他无辜,纷纷劝其上疏申辩。王士祯却超然地放弃了申诉的权利,轻车回乡。

一生清廉、身无长物的王士祯罢官后,虽然生活清苦,但他恬然自安,唯有闭门著书,整理自己的著作。也许只要有诗书陪伴,仕途的顺利与否对他已不重要了。

王士祯被罢官后,曾长期在山中别墅居住,登峰观瀑,临池戏鱼。有时登临会仙高峰,谣望清河碧带,芽庄湖帆,乘兴吟哦“东山清风来,西涧凉雨度”。

兴致高时,仰天长啸,空谷传响,极为惬意。他的《长白山录》对长白山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川风物做了详细记叙,《夫于草堂集》、《香祖笔记》等,也是在这里写成的。

1710年,康熙皇帝眷念旧臣,特诏王士祯官复原职,但当时的王士祯已是风烛残年,无力去亲自谢恩了。第二年,78岁的一代文坛盟主王士祯去世。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

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

王士祯的诗歌创作,早年从明七子入手,“中岁逾三唐而事两宋”,晚年又转而宗唐,但是在这三次转变中,提倡“神韵说”是贯穿始终的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旁注]

修禊红桥 红桥也称虹桥,人称瘦西湖第一景,数百年来历代文人所赋予的人文内涵。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

户部郎中 是我国古代官名。是户部尚书的部下。户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的高级官员。

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神韵说 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所倡导。神韵一词,早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说已出现。明清时期,“神韵”一词在各种意义上被普遍使用。

明七子 有“前七子”与“后七子”之分,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后七子指明嘉靖年间的李攀龙、王士祯、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位有名的文人。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即1610年中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阅读链接]

据说,晚年退居故里的王士祯,曾一度遭到甥婿赵执信的反对。赵执信在《谈龙录》中指责王士祯“诗中无人”,谓其不知诗,批评神韵说的纯艺术化倾向。

这场翁婿之间的争论曾引发了当时诗坛大论战,尽管王士祯没有积极应战,却反映了神韵说在清初诗坛上稳固的地位。后来“性灵派”的袁枚也批评王士祯一味修饰,喜怒哀乐非出真心,但也只是说“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仍然承认王士祯为“一代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