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有1500多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有《杜工部集》传世。

他的作品对我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盛唐时期,此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他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他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由于战乱,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

两年后,杜甫离开了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最后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这种概括主要通过两种艺术手段进行操作。一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比如《兵车行》这首诗是通过一个行人的话广泛地介绍了兵役的繁重、战争的艰苦,以及人民反对开边的情绪。杜诗的现实主义,并不在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他虽然也写了不少人,但这些人并不是作为具有个性的典型而出现的。他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加以高度的概括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杜甫的诗艺术境界是雄浑壮阔的,但是表现手法却是细致入微的。由于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达到的。

杜甫和李白,他们的艺术境界都是很壮阔的,可是达到这样一种壮阔境界的途径却不同。李白是运用风驰电掣、大刀阔斧的手法来达到的,而杜甫却是以体贴入微,精雕细刻,即小见大,以近求远的方法来实现的。杜甫的诗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轻风细雨,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读者的心灵,让人容易亲近,以体物察情的细微见长。

杜甫不只是细致入微,他还能够通过入微的刻画达到雄浑壮阔的境界,这才是杜甫超出一般现实主义诗人的地方。杜甫还有许多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的剖析穿插起来,运用这些细节去表现重大的主题。比如他的《春望》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他又说:“新诗改罢自长吟,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是阴铿,“何”是何逊,这是南朝的两个诗人。杜甫写诗总是不断地在修改,改了以后还要不断地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再继续地修改。从而形成了苍劲,凝练的主要特色。

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杜甫在七律方面的贡献特别卓著。杜甫以前的七律大都是歌功颂德或者是应酬之作。杜甫不仅用七律来描绘自然的风景,或者用来赠答酬唱,而且用七律这种形式表现政治内容,感叹时事,批评政治,抒发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在艺术上,杜甫以前的七律是一味的秀丽、典雅,杜甫则创造出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把七律的创作推向了高潮。

最能代表杜甫诗歌成就的是“三吏”和“三别”。这两组作品创作于唐军平叛安史之乱时期。759年3月,唐军李嗣业与安史叛军在邺城即今河南安阳大战,战况空前。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五言古诗“三吏”和“三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是杜甫的经典作品和不朽史诗,代表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的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

“三吏”、“三别”有着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叙说的是发生在“安史之乱”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事情,故事情节真实而又典型。

“三吏”从官吏入手反映百姓的遭遇:《新安吏》描述了还没成年的“中年”被迫拉去入伍的惨状;《潼关吏》写官军在相州败后退守洛阳,为防洛阳陷落、长安不保,因而在战略要地潼关加紧修关筑城;《石壕吏》则进一步描写唐王朝腐败无能。

“三别”是从人民的一方着墨,描写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身份、年龄和性别的人物被迫从军、辞家别亲的痛苦经历:

《新婚别》以新娘送夫的口吻叙说一个青年头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早上便被征去当兵的故事;《垂老别》描写一个已到垂暮之年的老人被征服役的惨遇;《无家别》泣诉一个从前线战败归乡的士兵又被召至本乡服役的情景。

“三吏”、“三别”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安史之乱”的真实背景下,只有在这种真实的境中,才有这种有悖于人伦天理的事情发生。

“三吏”、“三别”主题思想积极而深刻,并且各有侧重:如《石壕吏》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及平叛失败后兵役制度更加败坏,连老妇都不放过。《无家别》表现了归乡士兵“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的悲哀与“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的呼号。

“三吏”、“三别”的主题深刻,它概括反映了当时人民忍受痛苦,走上战场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中唐时的社会生活面貌,热爱祖国而又同情人民的主题得到了深刻、充分的体现。

诗人以高超的文艺笔法,塑造了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身份的各类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是“安史之乱”中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的人物的缩影,他们的悲惨遭遇,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普遍遭遇,这就是杜甫诗歌中的文学人物的典型意义。

在语言上,杜甫一生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效果,他遣词造句千锤百炼,一字不苟,“三吏”、“三别”更是他诗歌语言的典范。

“三吏”、“三别”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生动而逼真的人物语言上。如《石壕吏》写老妇致词“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这饱含血泪的倾诉出自一个老妇人之口,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的身份,对“夜捉人”的暴吏和统治者当局揭露更深。

综上所述,“三吏”、“三别”像画卷一样,将唐代“安史之乱”中的纷乱、兵荒、抗战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既有形象的鲜明性,又有历史的真实性。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国家命运的危机、人民生活的饥寒,一个时代的历史动向和整个社会的全貌都得到了艺术的表现。

诗人为祖国的焦虑、忧愁,为人民的不幸的愤怨不平之情洋溢在诗行里,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呈现出感人的艺术魅力,其诗歌的深邃的含义耐人寻味,达到了古典诗歌中最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杜甫一生写诗1000多首,很多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旁注]

草堂 这里指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现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杜甫的博物馆。是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由后人重建得以保存并成为纪念杜甫场所。

阴铿 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古体 也就是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潼关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代,叛军首领安禄山曾经占据潼关西进,迫使唐玄宗仓皇西逃。

中唐 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中唐以后,文人写词逐渐增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也是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何逊 字仲言,东海郯,即山东省苍山县人。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于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

李嗣业 京兆高陵,即陕西省三原县人,唐代中期名将。善用陌刀,所向披靡,史称“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安史之乱中,以收复长安之功,被封为北庭行营节度使、虢国公。谥“忠勇”。

[阅读链接]

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时常想起与李白相处的日子,这时他们阔别已经10多年了。

想起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好时光,杜甫总感慨不已,颇为怀念。于是写了一首五律《春日忆李白》,开头四句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在诗中,杜甫赞许李白清新俊逸的诗风实在是无人可以匹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