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体诗大家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生于唐代时弘农华阴,今属陕西省。因任盈川县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他以五言律体诗成就最为突出,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很有气魄。代表作品《杨盈川集》。

杨炯于11岁时被誉为神童,16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司法参军、盈川令等。作为诗人,杨炯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许多评论者也多这样认为。

张说曾经这样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在诗歌创作上,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而这一文风在当时的最佳的载体就是边塞诗。

杨炯的边塞诗充满了战斗精神,但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杨炯所作边塞诗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中,《从军行》代表了杨炯的边塞诗风格。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全诗仅仅40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很多研究者认为,此诗是唐诗的一个亮点。

作为唐诗开创时期的诗人,杨炯的诗在格律上更趋严整,在奠定五言律体的体制、改造齐梁诗方面,杨炯无疑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事实上,这一结论不难找到有力的证据。现存《杨盈川集》中诗体比例的数字五言律占到一半以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同时,既然称之为律诗,那必然要求其高度的格律化。

杨炯所作如《从军行》的格律是多么谨严,对仗是多么工稳,诗采是多么精美,音调多么的铿锵!由此可见,杨炯的五言律体成就最为突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杨炯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旁注]

边塞诗 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2000余首。

从军行 乐府旧题。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汉武帝建置“乐府”机构,聚集音乐家和诗人,收集民歌,制定新的歌曲,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又称“歌诗”。

律诗 是我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即河北省涿县。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曾在边防上有所建树。他的代表作有《岳州山城》,《与赵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楼》等。

[阅读链接]

关于杨炯为官,《旧唐书》中称他“为政残酷”,《新唐书》称他“以严酷称”。这里面大概有三个背景:

一是武则天时代,严刑峻法,酷吏较多,有些酷吏后来因为治事狠酷,竟得到提拔重用。

二是他的一位堂叔叫杨德干,历任四州刺史,治有威名,这对于杨炯影响很大。

三是杨炯在仕途上经过几起几落,想必长期受到压抑,心态失衡,到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内,就会不自觉地释放出来。

据说他当盈川县令后堪比酷吏。可见,时位移人,不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