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包容性强的目标体系

一般说来,强包容性的目标体系对各社会阶层均有较大的吸引力和较强的认同度,必须具有普遍性和高度的涵盖性;它不是将越来越多的群体排斥在自己之外,相反,它将越来越多的群体凝聚在自己周围。具有强包容性的目标体系,至少反映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二是正确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三是正确地反映民众的利益需求。可以这样认为,强包容性的目标体系是正确的现实认识、未来预测和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的统一集中体现在反映民众的利益需求上。因此,党的目标体系应是包容性强的目标体系,不仅包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利益诉求,而且应当整合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根据多元利益格局形成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而且包容性越大越好。

当前,我们党建立的目标体系既要争取广大党员干部这一先进群体的认可,又要争得普通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他们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党不能把党员干部的利益要求等同于普通党员的利益要求,不能把党员的利益要求等同于普通民众的利益要求,要承认民众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地使所有民众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因此,党的目标体系在设置上要区分层次,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目标。党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应包括:

(一)体现全人类利益的共产主义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最根本特征是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价值取向,从“类”的角度阐明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的理想状态,把“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要实现普遍的人的民主自由,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管理是公民的自我管理,人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所以,“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4]。因此,我们党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目标,体现了全人类的利益要求。

我们党在共产主义最高目标中突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也体现了整个人类的发展目标,还反映了当代中国民众的利益要求。由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涵盖了人的物质、精神、政治、社会利益要求的各个方面,需要不断创造社会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条件才能实现。如,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实现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使人有条件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享受较高水平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客观条件。正如江泽民所认为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5]这样,当代人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就使得共产主义目标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而是与当代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包容性,容易令人接受。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目标体系,包括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第一,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摆脱自然对人的统治,摆脱人对人的统治,要突出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这就要首先使人成为真正的所有者。所以,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进而使作为主体的人得到自觉和自主的发展;第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整体发展,既为每一个人发挥自己全部力量和才能提供平台,又为每一个人充实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社会交往的发展,满足其多样性需求;第三,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就是要在最大程度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每一个人的潜能,使人逐步摆脱各种外在和内在力量的束缚,有充分的条件发挥个性、发展潜能、优化其整体素质、从事其想从事的专业,实现人的充分发展;第四,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正是由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所以要在实践中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实际存在的人,是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的统一,所以,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内驱力。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是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各种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局面。

(二)体现国家利益和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这一最高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在每一历史阶段建立一定的基础,这些要建立的基础就是我们党的近期目标。当前,我们党领导的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包括:建设富强中国,建设民主中国,建设文明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谐中国。将我们党的近期目标分解为五大子目标,符合国家建设的主体内容,全面地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这五大子目标是一个“五位一体”的、整体性与联动性极强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五者有机统一于党的终极目标取向之中,即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其中,建设富强中国,将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民主中国,将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建设文明中国,将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美丽中国,将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建设和谐中国,将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五大子目标的有机统一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取向,能够成为当前党的近期目标并为实现最高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建设富强中国。富强的中国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总体富裕。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二是国民个体富裕。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基尼系数处于合理区间;三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高。从衡量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6]来看,恩格尔系数应小于0.4;四是综合国力强大。“我们今天追求的富强,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7]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这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组成的综合体系,其中,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建设的富强的中国应该是综合国力强大的中国。

第二,建设民主中国。建设民主中国,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实施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的中国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备的民主。包括:健全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解决权力过分集中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合理分工的问题;畅通的人民民主参与渠道,每个民众都能够充分表达其民主诉求。二是健全的法制。包括:建立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行依法治国。三是服务型的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权责一致,建成管理高效、机构优化、清正廉洁、服务为民的政府。我们党建设的民主中国,最终是要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三,建设文明中国。建设文明的中国,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的中国,应该包括:一是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繁荣的学术和文艺。二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符合党的要求、人民利益、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形成全国人民一致要求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成熟的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形成文明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三是完善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摒弃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体现人文关怀,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具体地讲,就是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通过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实现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包括:一是科学的人口发展,即人口数量合理,人口素质较高,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二是合理的资源利用,主要是形成科学有效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三是有效的环境保护,主要是形成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保体制;四是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第五,建设和谐中国。建设和谐中国,就是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谐的中国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民主法治。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二是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三是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充满活力。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安定有序。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体现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祖国统一目标

体现民族利益的目标,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要求,是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认同的基础。从近代历史看,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成为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事业。经过60多年的努力,中华民族正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一百多年来华夏子孙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建立体现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祖国统一目标,必将增强党的目标体系的包容性。主要包括:

第一,民族复兴目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向西方列强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任人宰割的历史命运,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地为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重新获得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但并不意味着民族振兴的完全实现。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即,保证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自主,政府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内外事务,不能处于被殖民者和侵略者控制和奴役之中。二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即,社会主义中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尊重,成为处理国际事务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员,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之一。三是国家形象的改善。即,通过改革开放事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政府成为民主的、清廉的、为民的、负责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政府。四是民族文化受到世界各民族的尊重和认同。即,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和价值理念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可和接受,尤其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社会发展的文化理念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赞同。

第二,祖国统一目标。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抵抗侵略,反对压迫,反对分裂,长期以来为了国家的统一、独立,为了民族的富强,进行了不懈的艰苦奋斗。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台湾被国民党当局割据,造成海峡两岸分裂,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最终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一个复兴了的强大的民族,它的领土是不应该被分割的,它的骨肉同胞是不应该被分离的,它的民族是不应该被分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实现繁荣强盛的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捍卫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意识,已成为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与政治信念,成为维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凝聚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海内外中国同胞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就是要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积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完全统一。

(四)体现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主义民生目标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也可以这样理解,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取决于其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程度,特别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诉求,即基本的民生需求。基本民生需求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民众基本的生存需求,即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具体包括基础性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及义务教育等;二是民众基本的发展需求,即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有能力生活下去。具体包括基本的就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权益保护等;三是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即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社会福利。具体包括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全面的权利保护等。党的现实目标应该反映民众的基本生存、基本生活、基本发展和基本权益,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需求,这就是我们党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民生目标。社会主义民生目标是要实现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生有所安的幸福生活。具体包括:

第一,实现人民幸福。幸福指的是社会成员对其生活状况具有的持久性满意状态,是社会成员合理需求的正当满足。一般地说,幸福具有主观性、持久性、现实性和可衡量性特征。人民幸福特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民众对其整体生存状况的满意状态及其程度,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由无数具体个人的幸福所构成的,没有具体人的幸福,根本谈不上人民的幸福。具体而言,实现人民幸福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基本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精神需求,二是民众的情绪和心态总体上表现为积极、乐观、愉悦,极少表现为愤世嫉俗、悲观厌世、怨恨社会,三是民众对生活环境保持较高的、持续的满意度,民众的幸福指数或生活满意度较高,社会的自杀率、犯罪率、离婚率、精神病率、失眠率、失业率较低。

第二,实现学有所教。教育是民众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键步骤。实现民众学有所教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完善的教育体制。包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较均衡的义务教育,高普及率的高中教育,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二是实现教育公平。公平的教育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全面协调地发展国民教育,应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投入教育资源,努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相对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接受教育。

第三,实现劳有所得。就业以及通过劳动取得收入是民众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现民众劳有所得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高质量的就业。包括,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民众自主就业和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实现高校毕业生、军队复转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困难居民的充分就业,完善健全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二是高水平的居民收入。包括,相对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相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建完善的初次分配机制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第四,实现病有所医。医疗是民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民众病有所医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和医疗监管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民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的全民医保体系。包括,构建重大疾病求助和保障机制,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重特大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五,实现住有所居。住房是民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民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建立完备的居民住房制度。通过规范住房市场运行、加强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以实现居民住房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完善的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机制,以满足所有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

第六,实现老有所养。养老是民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民众老有所养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二是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保证基本养老金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增加;三是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尤其是保障残疾人和无子女老人的养老服务。

第七,实现生有所安。生存环境是民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民众生有所安的目标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二是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司法保障制度,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三是建立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通过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和颠覆活动,实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3]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4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5]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之比。恩格尔系数较低,说明该消费者收入较高或该国较为富裕。联合国据此规定恩格尔系数在0.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0.50-0.59为勉强度日;0.40-0.50为小康水平;0.30-0.40为富裕。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