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主要特点

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自此,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又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所以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其他执政党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其特殊性,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特殊性。当代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意识形态建构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逻辑,同时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执政党特点的有机统一。与一般执政党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

1.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在现代政党政治背景下,任何一个执政党,不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就是以资产阶级或其他什么阶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是一个有非常肯定的和严格的阶级基础的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块主要‘基石’”,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体现了与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不同,即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应该是政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所作所为符合时代进步的总体趋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就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认识自身的先进性,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始终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2.具备长期执政的资格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很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和平取得政权。纵观所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包括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取得执政地位的。取得执政地位、掌握政权并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终目标,只是它们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中间环节,其掌握政权的目的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推翻旧制度的、体制外的、边缘化的革命党成为创建新制度的、体制内的、居领导地位的执政党,付出了血与火的高昂代价。掌握国家政权之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所当然地成为全面、持续地领导和组织新政权各方面建设的核心力量,并具备了长时期执政的资格。首先,新制度是这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付出了血与火的高昂代价建立起来的,它们拥有其他政治力量无法比拟的权威;其次,新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按其纲领和目标建立起来的,没有其全面而强有力的领导,新社会是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再次,许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过程,因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最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是由革命党转化而来,其组织健全而严密,党员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这样,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无一例外都是本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拥有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无法比拟的权威和能力,成为长期执政的政党。

3.居于领导党的地位

从党所处的地位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领导党,是全国惟一的执政党。“领导党”是一个国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党,其与一般执政党的差别体现在:一是内涵上的差别。领导党是一个国家的领导核心,涉及党和国家、社会两个关系,它不仅要领导国家政权,还要领导国家政权之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事务;而一般执政党只涉及党和国家一个关系,仅领导国家政权。二是本质上的差别。领导党在本质上是权威型政党,其主要依靠道义、正义的力量获得民众内心的服从;而一般执政党是权力型政党,它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来得到民众的服从。三是实现途径上的差别。领导党主要通过制定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组织工作,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而一般执政党则主要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来实现。四行为后果上的差别。领导是一种政治活动,决定了领导党承担的是政治责任;而执政是一种法治活动,决定了执政党不仅要承担政治责任,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五是地位上的差别。从政治地位来看,由于领导党对国家机构进行政治领导,所以其地位高于受它领导的国家机构;而一般执政党的地位却只能与国家机构相当,而不能高于后者。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领导党,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领导,包括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领导。要保证全面领导就不能搞政党竞争制,只能是一个政党自始至终执政,所以,实施全面领导的政党往往是集领导权和执政权于一身的持续执政的唯一执政党。

4.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

从党面临的环境这个角度来看,国际环境方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处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竞争的国际环境。由于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长期对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对处于弱势这样一种状况,使得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在复杂的环境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根据执政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领导所在国家的人民不断壮大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内环境方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处于相对和平、合法的环境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之后,掌握了国家权力,不仅没有了以往随时存在的生存压力,而且其路线、方针和政策还可以通过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而得到强制执行,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同时,相对和平的国内环境,使得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过去那种联系群众的必要性显得不像过去那么突出了,这使相当一些人逐渐淡忘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于一个政党生存的重要性。有些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由过去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3]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时,除了遵循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规律之外,还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1.确立的价值取向反映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其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的利益。由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领导的国家的民众基本上都属于工人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的范畴,所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共同利益”是指“真正的共同体”的利益,这种共同体是个人的自由联合,人们作为自由的个人处于共同的关系中。因此,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实际是“单个(特殊)利益”的全体,它由全体的单个(个人)利益构成。在这种共同体中,共同体成员的“单个(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获得了充分的一致。这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取向,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了谁”的鲜明立场,也反映了其所在国家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列宁认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4]如越南共产党宣称,“越南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和越南民族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5],强调“任何公民都有权参与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由权的各种投资经营活动;在投资、经营、把握机会和资源,以及信息和沟通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6]

2.建立的目标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长期执政的政党,一方面,其建立的长远目标和现实目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其最高理想和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她们的终极追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7]当然,共产主义只有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生产力条件下才能实现,这需要有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为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又为自己建立了现实纲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立的各领域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因为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每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不同,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同,其建立的领域目标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据各自国家的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体系也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递进的。如越南共产党宣称,党的目标是在越南建设“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越南共产党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目标。越南共产党在北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便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团结全民、发扬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辛勤劳动和英勇奋斗的传统,同时增强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兄弟国家的团结,推动北方快、猛、稳地走向社会主义,建设北方的温饱、幸福生活并把北方建设成为实现和平统一国家斗争的牢固基础,为加强社会主义阵营,保卫东南亚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8]。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革新的深入,越南共产党提出了21世纪头几十年的目标体系,即“发挥整个民族的力量,继续进行革新,大力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建设和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实现国强民富、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9]

3.选择的实施路径具有全局性和连贯性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全面领导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政党,并在长期执政期间努力实现其目标体系。由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其现实目标是为最高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选择实施路径时应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方向进行全局考量,在当前的条件下,就是选择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以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施路径,是依据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的。由于社会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也体现了逐次递进的特点,但其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选择的实施路径具有前后一致、衔接紧密的连贯性。如越南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革新的实施路径,体现了鲜明的全局性和连贯性特征。1986年越共六大认为,越南仍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要在更新思维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继越共六大提出革新路线后,1991年的七大又对革新路线进一步完善,1995年八大又提出“革新思维”,2000年的九大总结了革新事业的主要经验并再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革新,2006年十大提出了革新20年的重要经验并强调继续深化社会主义革新。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是全面和同步革新,既有继承,又有符合的步骤、方式和措施。在经济改革方面,废除官僚集中统包制,把经济活动转向社会主义核算经营,充分发挥包括私人资本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从解决最紧迫和已经成熟的问题开始,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反对极端民主倾向,对那些利用“民主”、“人权”制造混乱、反对并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或干涉越南内政的一切阴谋,予以坚决揭露和打击[10];在文化体制方面,“进行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关键的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三项革命”[11]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保持长期执政的资格,需要保持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持续信任,这就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12]而要满足这三个条件,需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为其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保证和力量源泉。首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组织建设为其意识形态建构提供组织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组织主体,其理论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党组织把党的意识形态在经受检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针,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在实践中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其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制度建设为其意识形态建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创新,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保障。这些由党章和党的各项原则、党内一系列规范文件构成的法规体系,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为准则,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创新的成果。如越南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写入党章并作为其指导思想,朝鲜劳动党在党章中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并在实践充实和发展主体思想。再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作风建设为其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作风上的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作风是其性质、宗旨的外在体现,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其实质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加强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探索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科学性。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逻辑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当代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13]。因此,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构必须符合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特殊规律,还要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征。正是在符合这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逻辑。

1.确立契合人民群众基本要求的价值取向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和地位从根本上昭示了党在执政中的价值选择,即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不论党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论党的观念如何变革,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维护并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和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既包括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利益,也包括其它社会阶层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所以,中国共产党要确立契合人民群众基本要求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充分反映工人阶级和其它社会阶层的时代要求。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人阶级的内涵、外延和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使得传统的产业工人人数大大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和技术类、管理类劳动者在工人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二是工人阶级外延发生了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大机器生产的规模渐渐缩小。这种变化表明,工人阶级的范围不仅仅包括传统产业中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而且还包括掌握高新技术和管理才能的脑力劳动者。三是工人阶级的特点发生了变化。我国工人阶级中青年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为工人阶级谋利益,需要及时发现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充分反映这些新的时代要求。

另一方面,自执政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逐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成为工人、个体户或者私营企业主等;在城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一部分工人成为控股股东甚至是大股东,具有大量资产的工人数量大大增加;随着“三资”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受聘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其职业和身份也经常变动。这就相应地要求党必须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保障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2.建立合规律性的、包容性强的目标体系

依据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逻辑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目标体系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过程中,有一个过渡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丰富社会财富,在道德、精神等方面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之后,才能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也有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最高目标必定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根据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制定不同的现实目标和各领域的具体目标。

作为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特定阶级,还代表政权范围所及的所有民众的利益。其建立的目标体系应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应具有强包容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党的目标体系具有强包容性,能够把各种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融入到目标体系内。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具有强包容性的目标体系,应该包含了共产党员的目标要求、各阶层民众的目标要求、海外华侨的目标要求以及全人类的目标要求。在这一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层层递进、“分层”实施、各有侧重而又点面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由于目标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的特点,它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兑现,而且兑现总是相对的和有限的。所以,具有强包容性的目标体系必须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来的,必须是以维护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为基础的,只有这样的目标体系才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现实建立目标体系,并非是对共产主义最高目标的彻底放弃,而是通过提出一种恰当的、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与高远的理想之间描绘一种阶段性的社会状态,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一步步走向共产主义。而且,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这样的阶段性目标是党建立目标体系的重点,因为只有让人民群众认为能够实现的目标才会对他们具有持久的号召力。这就需要党建立的现实目标和具体目标与客观实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度的张力,若目标定得太高,人民群众在其生命历程中看不到实现的希望,便难以对当下的人民群众起到感召作用。

3.选择具有连续性、开放性的实施路径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为了实现党的目标体系,党的中心任务变为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新的生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长期执政的党,要保持长期执政的资格,需要不间断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要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除了要求党选择的实施路径科学正确以外,还要求党选择的实施方案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是连续的、开放的,必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利益的实现,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过程中采取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的政策措施(包括各种法律、具体制度)。只要这些政策措施方向正确且行之有效,便不会朝定夕改,而只会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这样,与不同政党轮番上台执政的国家相比,保持了连续性的政策措施,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的执政党在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影响着正在执政的政党。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党获得的长期执政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选择实施路径要保持开放性,以开放的姿态,立足于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和谐与合作。首先,中国共产党选择实施路径是面向全体民众的,制定政策措施时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尽量兼顾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除非是应受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党制定的政策措施不应过于照顾某一特定的社会阶层。其次,中国共产党借鉴其它执政党取得成功的政策措施,避免采取其它执政党失败的政策措施,并依据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党的历史任务选择实施路径。实践中,随着社会发展阶段和党的任务的变化,党选择的实施路径需要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进行调整,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党制定的实施方案、政策措施需要保持适度的张力,通过因应形势的修正与完善,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党以推动意识形态建构

在执政的条件下,意识形态成为重要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建构成功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努力方向。建构成功的意识形态需要具备相应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进而推动意识形态的创立、完善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14]

中国共产党通过先进性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5]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党的改革创新能力、形势分析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和公信力,使我们党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和善于创新创造,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通过先进性建设,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党的创造力是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离不开自身的创造力。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党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而建立的关于党的价值取向、目标体系和实施路径的理论体系。对客观形势的把握,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实现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探索,都离不开党的创造力;党的凝聚力是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重要条件。我们党要建构成功的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其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党只有自身拥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影响和感召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认可其意识形态的修正和完善;党的战斗力是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的客观需要,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最终都会落实到党的战斗力上来。我们党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斗争中展现的强大战斗力,有助于提高党的公信力,进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通过先进性建设,增强其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而提高意识形态建构能力。“一般地说,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指的是执政党在领导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运用国家政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及其这种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16]它包括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与能力、党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能力、党抵御重大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与能力等等。我们党只有在领导和执政的实践中拥有高超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所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克服困难与阻碍,并在此过程中为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因此,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党的改革创新能力、形势分析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和公信力,有利于党建构成功的意识形态。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2] 宋福范:《论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3] 宋福范:《论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5] 李慎明主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6] 李慎明主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7]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293页。

[8] 《越南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41页。

[9] 李慎明主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10] 陈燕华:《越南革新事业的成就和问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年第4期。

[11] 李慎明主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1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4]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月15日。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6] 宋福范:《论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