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逻辑框架

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逻辑与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按照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意蕴、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借鉴、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现实考察、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这样一条基本线索,分五章构筑了全文的逻辑框架。

第一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理论。本章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首先对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内涵进行基本界定,分析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要素,即价值性要素(价值取向)、目标性要素(目标体系)、策略性要素(实施方案)、主体性要素(政党),在分析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规律:确立价值取向是建立目标体系和选择实施路径的前提,目标体系的建立以价值取向为依据并为实施路径的选择进行目标定位,选择实施路径是价值取向和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手段,以上三者统一于政党自身建设的实践;然后在分析执政党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特征:价值取向的确立体现普遍性、时代性,目标体系的建立体现包容性、合理性,实施路径的选择体现建设性、灵活性,政党作用的发挥体现积极性、主动性;最后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特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逻辑:首先确立契合人民群众基本要求的价值取向,然后建立合规律性的、包容性强的目标体系,最后选择具有连续性、开放性的实施路径,在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着意识形态建构。

第二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意蕴。本章从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角度说明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从重要性角度分析,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为党获得理性权威提供理论基础,为党执政提供合法性资源,为党凝聚人心提供有效工具;从紧迫性角度分析,党的意识形态建构是世界大转折的要求,国内大变动的要求,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第三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借鉴。本章选择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作为典型,分析其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经验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建立体现人民群众利益且符合规律性的目标体系,坚持稳定的可持续的实施路径,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党的先进性建设良性互动;基本教训有: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了错误定位,制订了脱离国情的目标体系,选择了违背规律的实施路径,党的建设非正常化导致意识形态错误。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经验有:确立为劳动者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相统一,大胆探索并不断调整实施路径,党的建设为党的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保证;基本教训有:价值取向异化,目标体系偏颇,实施路径僵化或者激进,党的建设消滞。

第四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现实考察。本章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逻辑为依据,对照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现实,指出党的意识形态建构面临四大问题:价值取向难以满足民众不断发展的需求;目标体系的包容性受到挑战;实施路径面临路径依赖障碍;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有待提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面临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本章仍然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逻辑为依据,针对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建构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立契合民众要求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等;形成包容性强的目标体系,包括体现全人类利益的共产主义目标、体现国家利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现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祖国统一目标、体现民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民生目标;通过保持实施路径与价值目标的适度张力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调整实施路径,选择张力适度的实施路径;通过不断提高党的改革创新能力、形势分析能力、理论概括能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确保党具备适应时代潮流的意识形态建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