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倾向性和民族倾向性

心理学上的所谓心理倾向性是指个人或者民族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动力系统,也就是指有积极选择认识对象、积极作用对象的趋势,它在个性结构和民族性结构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民族心理倾向性与个性心理倾向性的关系是:民族倾向性决定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反作用于民族倾向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历史上每次民族危难时刻,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 在外来侵略面前,一方面民族倾向团结,抵御侵略瓜分;另一方面,一批批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又增强了民族的爱国忧患意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个人和民族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需要,指生理的和社会的欲望或要求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生理需要指饮食、休息、睡眠、延续后代等方面的欲望;社会需要指劳动、教育、交往、就业、文化、艺术、体育、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的欲望。人的需要按人

类两大文明建设的内容,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等;精神需要包括教育、认识、美育、德育、交往、著述、创造等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他把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尊敬、认知、审美、自我实现七级,认为从下往上只有满足了低层的需要后,才有可能提出较高一级的需要。马斯洛所列的这七种需要,虽侧重个人,但一般均能转化为民族的需要,如生理, 我国当代就需要人口有计划按比例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也有对应的民族实现的需要,中华民族应对人类有较大贡献。

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先哲就研究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建立了关于“欲”的理论,基本覆盖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所谓“欲”,就是欲望、需要或要求。《礼记·大学》说人有五欲,欲诚其意、欲正其心、欲修其身、欲齐其家、欲治其国。《史记·礼书》说:“礼由人起,人生有欲, 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故制礼义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穷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明确提出用礼来协调平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供给(生产)之间的矛盾,认为人有五欲,即口欲,需求“稻粱五味”;鼻欲.需求“椒兰”芬茞;耳欲,需求“钟鼓管弦”;目欲,需求“刻镂文章”;体欲,需求“疏房几席”。《吕氏春秋》提出人有六欲,即生、死、耳、目、口、鼻六项。后来,佛教也提出一种六欲论,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古人讲的欲望,时常是横跨马斯洛需要论若干层次的,如耳欲即有听五音审美的需要,也有个人五音创作演奏实现的需要。

人的各种需要常转化为社会交往的目的,研究社会交往,应该了解需要或欲望理论,因为它们不仅是人的心理研究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分析社会交往的行为与动机。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是人的一种发动和维持某活动的个性倾向。人类动机按社会价值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按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动机,如饥饿、干渴、性、疼痛、睡眠等;社会动机,如就业、交往、成就、尊重、赞助等动机,动机按作用时间的长短,还可分为长远动机和暂(短)时动机等。

动机起于人的念头,念头有是非好坏之分。如慢藏诲盗,有人小偷小摸惯了,见到别人未留心收藏的东西,就想随手牵羊;有时念头起于瞬间,行为决策匆忙,结果是或得或失。如上街本不想买这件商品,摊贩声称是大降价,图便宜购之而发现上当。古代主张用修身的方法来调理人的念头或思想倾向,《论语·公冶长·季氏》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又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即某种念头产生时,付诸行动之前要有一定的思考,概言之有九点:看的时候,要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要考虑听清楚了没有;待人的脸色,要考虑温和了没有;待人的态度,要考虑做到恭敬了没有; 说话,要考虑做到忠诚了没有;做事,要考虑做到严肃认真了没有;有疑问, 要考虑虚心向别人请教了没有;欲发怒时,要考虑想到后果了没有;看见可得之物,要考虑得之符合礼义道德了没有。这些,在现代社会交往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兴趣,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

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丰富多采,人的兴趣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兴趣,也可以是间接兴趣;可以是长期兴趣,也可以短期兴趣。良好的兴趣品质是事业成功的保障。一是兴趣应有指向性,解决学习、

工作、科研中的问题,要集中力量打奸灭虞,目标不应太多,避免转移和分散注意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是兴趣要有适当的广度,要处理好兴趣与专业的关系,拓宽专业面,有劳有逸,既可活跃人的思路陶冶情操,也可增广知识面修养身心,成为复合型人才;三是兴趣应有持久性,行百里者半九十,要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防止兴趣频繁改变。如一时想当文学家, 另一时又想当歌唱家。社会上对频繁改换职业的人,对其事业心总持怀疑态度;四是实现兴趣要有一定的效能,积极的效能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消极的效能如应付差事、粗枝大叶、缺乏信心、畏首畏尾等,会使工作和学习失去兴趣。

《中庸》中有一段话对我们培养优良兴趣品质仍有借鉴意义,译成白话是:“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通就不中止。要么不询问,询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不思考,思考了不得要领就不中止。要么不辨别,辨别了还不清楚就不中止。要么不实行,实行了不到忠诚程度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真的能够按这种方法,虽然愚昧的人一定会变得精明,虽然柔弱的人一定会变得坚强。(“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孔子也强调兴趣对求知的重要作用,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赶不上醉心它的人。

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理想是对未来目标或事物的向往、希望与追求, 分为个人理想、民族理想与阶级理想。信念是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可分为个人信念、民族信念和阶级信念。世界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总观点和看法,哲学研究的世界观主要指阶级的观点和社会的观点。

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是个人意识的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它受民族或阶级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制约。那么我国现阶段阶级或民族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是什么呢?邓小平已有精辟的总结,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