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自我认知理论及近代的批判继承

我国古代把自我认知叫“修身”,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大学》认为, 修身必须首先端正心思。心有愤慨,就不能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端正; 心有喜好,就不能端正;心有忧患,就不能端正。也就是说,自我认知要心平气和,诚心诚意,防止感情用事,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不能不求上进及满足于现状,要胸襟宽广,谨言慎行。修身的目标(境界)则是从社会交往的客观需要中总结而出,即仁、敬、孝、慈、信,交往时“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修身要求仁、敬、孝、慈、信,既有伦理意义,也有政治意义,因为它归根到底是德育,“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

《荀子》中专门有一篇叫《修身》,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修身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有八个方面:(1)看见好的品行,一定要认真考察自己有没有这种好品行;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要怀着忧惧的心情反躬自问。要把批评中肯的人视作老师,恰当肯定的人视作朋友,阿谀奉承的人视作害人的寇贼;(2)注意调理血气,保养身体,就可以像彭祖那样长寿;(3)一切行为、一举一动都应遵循礼法来办,包括饮食、起居、容貌、态度、参政等;

(4)人要有完美的志向,以道义为重,如此便能傲视富贵,蔑视王公;(5) 体恭敬,心忠信,以礼义为法度,仁面爱人;(6)学习应该有一定的目的. “道虽迩(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有重点,方向明确, 目标不能太多,“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至;”(7)要有三种品德, 即尊敬老人,不轻视不侮辱处境穷困的人,暗中做好事而不求报答,有此三者就不怕任何祸害;(8)身处贫困,心志要宽广开阔;身处富贵,体态要恭敬从容;休息时要精神不怠;劳累时要容貌庄重;盛怒下罚不过重;喜悦时赏不过高。

近代许多教育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都比较注重批判地吸收古代传统文化的“修身”理论,赋予新意,用来熏陶教育下一代。如教育家唐文治,在1912 年就亲自撰写了《学生格》,并在某高等学府首创开设了修身课,对培养人才、造就良好校风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格”意为做学生的人格、品格或准则,至今仍可供有志成才的青年借鉴,主要内容如下:

立诚。学生进德、修业、忠信,首先要心诚意诚。心不诚,人就无精神, 人无精神则种种腐败就会乘虚而入。要立诚于内心,见诸于行动。

立恒。学业事业有成,必须有恒心,欲速则不达。健康的身体是干事业的基础,立恒是前进的动力,对学业事业操之不舍,行之无倦,决不中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要像天体永恒运行一样,永远不停息地努力前进。

知耻。人要有羞耻之心,做学生不抄袭、不请人捉刀,不请师长多给分数,不投机钻营,不败坏学校荣誉。要从学问不如人、才智不如人、行诣不如人以及推广到文化不如人、武力不如人、风俗不如人、国势不如人等诸方

面感到羞耻,知耻近乎勇,知耻而愧奋,愧奋而自强。

尚志。人无志不可以为人,立志有误不能成人。“学者立者,必须为天下第一等人”,只有立大志,才有可能为中等之人;立志不高,则不知为何等之人。立大志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泽天下之民。

爱人敬人。爱敬之心要肇始于家庭,推之于四海。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师。尊师一是为了不忘本,“父生我者也,师教我者也,尊敬师长所以不忘本也。”二是为了讲爱情公道,只有尊师才能“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由此才能有公道,即维持公德之道,才能爱护公家之物等。三是为了兴学重教,“师者学术之根源,而全国之命脉也。其不可敬乎,其不可敬乎?”

贵公贵勤。能贵公就是热爱学校,只有热爱学校才能热爱国人。贵勤就是崇尚勤俭,我国生活及学校预算不能与西方攀比,因此要勤俭茹苦,不靡费,不讲居处,不精饮食,不荒嬉学业。珍惜光阴,“无昼无夜急起直追” 西方发达国家,缩短现代化的差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女学。女学生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除注重学习科学手工外, 应破除迂腐之见,还应学习一点家政知识,即烹饪缝纫之类。妇女终身离不开家政,“家政举则其家兴”,何况爱敬之心肇始于家。当代社会舆论认为, 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较差的现象。学校适当举办家政讲座或教学,有利于下一代检验生活,步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