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中的情绪困扰与情感调节影响情感的主要因素

《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影响情感有两个原因, 一是个体原因(心),或称内因,二是环境原因(物),或称外因。无论是健康性情感,还是困扰性情感,都是人内因和外因矛盾统一的产物。

影响情感的内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影响人的情感,每个人都有正常的生物钟,当生物钟被打乱时,如饮食不正常、休息不正常,那么人就会感到精神疲劳、四肢乏力,思维难以集中,出现焦急、烦躁、不安等;当生物钟受到损伤时,如疾病缠身,对于人的情绪,小病或有小波动,大病则常为大波动,感到心烦、焦虑、失望、乃至绝望。故我国古代注重养生,主张调节饮食、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二是心理因素。《吕氏春秋·重己》说:“凡生之长也,顺之也; 使之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要使人健康成长,就得养生,人成长不顺利的原因是欲望不适度,当欲望不能满足时,情绪上不稳定,好冲动, 或易暴,或冷漠;性格上固执刻板任性;意志上自负或自信;社交上孤僻、退缩、敏感、多疑。即情感趋向一极,焦虑、自卑、抑郁、冷漠、嫉妒、压抑等。

影响情感的外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家庭环境,青少年时,父母是主要老师,家庭结构(如多子女还是独生子女)、家庭气氛(如是否民主)、父母情绪与关系、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很大。父母和睦,子女性格就乐观、随和、好交际等;父母离异, 子女性格往往孤僻、冷漠、仇恨、暴躁等。进入成年,单身发展为家庭,夫妇之间互动与相互适应,也会制约情感的发展。二是学校因素。学校是小社会,是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造就合格人才的熔炉。我国义务教育有九年,假如大学本科毕业,受教育时间长达 16 年,人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在学校度过。学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学校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学校的人际关系与竞争,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生活期间的情感及情感发展;另一方面影响着学生未来是否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毫无疑问,四有新人与我国国情下人的情感成熟是统一的,并且是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三是社会因素。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变革、社会风气、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对人的思想及情感有潜移默化作用。四是客体人物因素。客体人物因素指与主体保持交往的人,他们的感情、兴趣、信念、能力、行为等,对主体情感必然产生影响,有时客体还能帮助主体调节情感,如鼓励、安慰、劝解、激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