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大道——官道与栈道

自从人类诞生后,就开始了道路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开辟了最早的道路。

从先秦时期的夏商周三代开始,经过历朝历代几千年的建设,我国古代的道路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以官道和栈道最为辉煌。

我国古代官道和栈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大融合,对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道路的发展,增进了我国同周边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先秦官道与栈道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奴隶制国家时期,在原始社会的基础,继续有所建树,交通逐渐趋于发达。在历经春秋、战国之世,官道与栈道也相应臻于稠密,交通道路的布局,显得日新月异。

先秦时期所形成的交通线已经基本具有与现在交通线一样的基本功能。功能完备的官道与栈道,可以说是后来交通发展的基础,后世在它的基础上是逐渐发展的。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统辖地域主要在黄河中游一带,周围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城邦。夏代城市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不仅表明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表明了城市交通从此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至商代时,朝廷也非常重视道路交通,定时派人修筑护养道路。就这样,经过夏商两代长期的开拓,至西周时期,可以说我国古代的道路已经初具规模。

在周武王姬发灭商后,除都城镐京外,还根据周公的建议,修建了东都洛邑,以便于控制东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

为了有效发挥镐京和洛邑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周武王在他们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号称“周道”。并以洛邑为中心,向东、向北、向南、向东南又修建成等级不同的、呈辐射状的道路。

周道是国家交通的中轴线和西周王室的生命线,在我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史上,其重大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西周至唐代的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是在这条轴线上,而且在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这条交通线也仍然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周道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西周对道路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

西周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前者称为“国中”,后者称为“鄙野”,分别由名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分为经、纬、环、野4种,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都城中各有经纬9条线路,构成成棋盘形。道路围城为环,出城为野。

经、纬、环、野各规定有不同的宽度,其单位为轨,每轨宽8周尺,每周尺约合现在的20厘米。

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5个等级,并根据其功能规定不同的宽度,类似于现代的技术标准。“路”容乘车3轨,“道”容两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走马的田间小路。

在路政管理上,西周朝廷设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规定“司空视涂”,即按期视察,及时维护。以上情况,足见西周的道路,已臻相当完善的程度。

东周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都兴盛起来。随着春秋大国争霸,以及后来的“战国七雄”对峙,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军事外交活动和人员物资聚散,都极大地推进了道路的建设。

当时,除了周道继续发挥其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外,在其两侧还进一步完善了纵横交错的陆路干线和支线。这个时期修建的主要道路工程有许多,秦国修筑的著名的褒斜栈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秦惠王时,为了克服秦岭的阻隔,打通陕西至四川的道路,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栈道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000米的褒水河谷,故称“褒斜道”。

这条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的。除了褒斜道外,以后几百年间还陆续开凿了金牛道、子午道和傥骆道等栈道。

这些工程极其艰巨,人们首先是在岩石上架柴猛烧,然后泼冷水使之炸裂,这就是“火焚水激”的原始方法。然后在崖壁上凿成0.3米见方,0.5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入木桩。

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这样建成的栈道,远远望去,就像空中楼阁一般,煞是壮观。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记载:“关中南则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道绾毂其口。”

“绾毂”就是控扼、扼制的意思。褒斜道地处交通要冲之地,战略上为蜀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秦国修建的褒斜道外,其他诸侯国为了谋求发展,满足军事和经济的需要,也积极修建官道和栈道。

其中重要的道路工程,有楚国经营的从郢都通往新郑的重要通道、晋国打通的穿越太行山的东西孔道、齐鲁两国建设的四通八达的黄淮交通网络、燕国开辟的直达黄河下游和通往塞外的交通线等。

先秦道路建设和栈道的开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这些交通线路上,穿大袖宽袍的中原人,善射箭骑马的戎狄人,居云梦江汉的荆楚人,披长发嬉水的吴越人,喜椎髻歌舞的巴蜀人,来来往往,相互沟通,为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和最终走向统一打下了基础。

[旁注]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姬昌次子。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遗志,灭掉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谥号“武”。

周公(约公元前1100年~?),又称周公旦、叔旦、周旦,周文公。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战国七雄 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7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秦惠王(公元前354年~公元前311年),又称秦惠王或秦惠文君。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约公元前86年)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我国史书的典范。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阅读链接]

我国交通的形成和发展,远古之时已肇其端倪。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就已经了解到交通的重要性,对于居住地址,也往往迁就于便于交通的地理条件。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远古时期,人们多喜居住于河流附近,就是这样的道理。

还更有甚者,乃是居住于两条河流交会的地方。比如河南省南召县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就在黄鸭河和白河交会之处。就是到现在,两河交汇的地方仍然是交通便利的所在。这其间的规律远在新石器时期已为人们所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