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的历史兴衰

在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中,有一种完全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那就是轿子。自南宋起,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迎亲嫁娶,多乘轿子。轿子的种类大致分为官轿和民轿两种。

不管是官轿,还是民轿,乘轿者安稳舒适。不过在清末民初,轿子已日见没落,轿车逐步代替了轿子。

据说,轿子的原始雏形最早出现在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据《尚书》记载,夏朝始祖大禹治水之时,奔走四方,曾经就乘坐过轿子。但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轿子在先秦时代还是很少见。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轿子的形制不同,名称也各异,有“八扛舆”、“版舆”、“篮舆”等。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说,这些不同形制的轿子,皆“人以肩举之而行。”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班姬辞辇图》中,有八扛舆的形象。其轿身较大,可同时乘坐两人,轿夫为8人。

八扛舆是一种高等肩舆,当时只有皇亲王公才能乘坐。而民间通用的板舆,形制比较简陋,只是把一块方木板固定在两根杠上,由两人一前一后抬行,乘坐者则屈膝或盘腿坐在板上。

东晋时,乘轿子的人才逐渐多起来。至隋唐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各类出行工具都派上了用场,轿子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

盛唐时期,轿子的种类比魏晋时期要丰富许多。比如皇帝所乘的“步辇”,王公大臣所乘的“步舆”,妇女所乘的“檐子”,民间通用的“板舆”则是各种各样。

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皇帝乘坐步辇的形象。画中所绘是吐蕃赞普派其丞相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求婚文成公主一事。

妇女乘轿也始于唐代,她们乘坐的檐子,是以竹篾编扎而成,形制已接近后世的轿子。《册府元龟》记载:“唐文宗时,妇人本来乘车,近来乘用檐子,事已成俗。”但当时乘轿的妇女仅限于朝廷命官的妻子和母亲。

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得到较大普及的是在宋代。从北宋初年开始,“舆轿”已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据《夷坚志》记载,一名乡下老妇人去见亲戚,也乘坐两名村夫抬的舆轿,可见当时乘轿已很普遍。

北宋时有大臣上奏宋太宗赵炅,认为眼下普通百姓都乘轿,不成体统。于是宋太宗规定“非品官不得乘暖轿”。暖轿是指轿顶使用布盖,四周饰有布帷的封闭型轿子,又称“暗轿”。

相传,在北宋年间,历经4朝的元老文彦博,因为年老体衰,与另一位身患疾病的名臣司马光,被皇帝特许乘坐轿子,属于是优待老臣的恩典。

南宋时期,轿子的使用数量终于超过了车,各级官员偏重于坐轿,很少乘车,因为轿比车要平稳,可以免去路途不平造成的颠簸。朝廷还加强了对于轿子等级的划分,同时取消了对车的等级规定。这表明,南宋上流社会已经把轿当成首要的出行工具。

宋代时期的轿子虽然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型美观。

至明清时期,轿子发展为4人抬或8人抬。作为炫耀消费品,轿子成为排场和面子最佳载体,即使几十步也要乘轿。大明官吏几乎无一不是豪华轿子的狂热痴迷者。

嘉靖时期,左都御史张永明上奏,弹劾南京太仆寺卿王某。因升光禄寺卿赴任,王某和家口坐8抬大轿3乘,4人大轿4乘,总共用了340个扛夫和轿夫,一日花费差银40余两;从南京至陕西1500千米路,浪费差银不下千两。

明清两代,轿子几乎成为中国交通的代名词,“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关于轿子的等级制度和权力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达至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古代,轿子分为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是皇家、官员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坐轿者身份不同,所乘的轿子也不同。

由于皇帝们的地位特殊,因此他们坐的轿子分为许多种。如:礼舆,是供皇帝上朝时乘坐的;步舆,是供皇帝在紫禁城内巡行时乘坐的;轻步舆,是供皇帝去城外巡狩、视察民情乘坐的;便舆,是供皇帝在巡视时备用的一种轿,随时以轿代步用的。平时,皇帝在宫内出入,一般都乘便舆,冬天坐暖舆,夏天坐凉舆。

除皇帝的轿子外,不同品级的官员则坐不同的轿子。官轿出府,常有随从在前鸣锣开道,四周还有侍卫人员,前呼后拥,展示官威。百姓见之,必须肃静、回避。

官轿所用的轿夫也分等级,官越大,抬轿的人越多。一般七品官多为4人抬,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乘8人抬,皇帝出宫时是16人抬,自然是最高的规格。

抬轿也是一门技术。抬轿子讲究抬得稳,走得快,所以好轿夫都是经过专门训练和长期锻炼的。尤其是4人抬、8人抬官轿的轿夫,是要有高超的技术和充足的体力的。

除去官轿,还有一种轿就是民轿。通常来说,民轿的使用者大多是富户人家。在民轿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花轿”或“喜轿”的,专用于百姓婚事。拥有这种轿子的人多是一个团队,也就是民间组织。

随着封建社会的被推翻,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在特殊场合,如某些传统婚礼场合,尚能看到一些罕见的花轿外,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已经为时代所淘汰。

轿子的历史兴衰,与社会思想和权力有很大关系。有人认为轿子是“以人代畜”,违反道德,因此“皆不甚乘轿”。在等级森严的时代,与权势长期结缘的轿子一旦走入民间,它的生命力便旺盛昂扬起来,具有了丰富的色彩。

[旁注]

司马光(1019年~1086年)。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4朝。他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东晋画家。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阎立本(601年~673年)。隋朝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两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的重武轻文陋习,加强中央集权。灭北汉,基本完成统一。

[阅读链接]

古代在官衙里当轿夫,多是子承父业。因为抬轿也是一门技术。

在衙门里当轿夫有许多禁忌,首先是行轿时不能大声说话,上肩、走轿、停轿全听领队的轿头指挥。轿头多用暗示,如起肩走轿喊一声“起轿”。其次,上坡下坡时要拍轿杠,落轿后前面的轿夫要闪开,以便官员出轿。

此外,轿夫还要忌口,不能吃大蒜、生葱和韭菜等有异味的东西,以防当官的闻到。还不能大声吐痰什么的,怕的是当官的听到“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