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邮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但各国间交往密切,公文邮驿制度传承发展,并各有特色,在秦汉与隋唐之间的邮驿制度中起着过渡的作用。

这一时期,公文邮驿的组织管理、传递机构、传递方式、传递速度,以及关于邮驿的法律制度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因而在我国古代邮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原地区非常混乱,正常的通信邮驿秩序被打破,通信十分困难。直至曹操统一了北方,这种局面才逐渐有了改变。

曹操和他的继承人加强了对邮驿的管理。魏文帝曹丕建魏后,把长安、洛阳、许昌、邺、谯5个北方大城市建成5个军事重镇,称为“五都”。围绕这五都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通信网。

曹魏在邮驿的机构设置上基本沿袭东汉,但把主邮驿科的法曹归属于相国府。这个时期起草诏令、颁布密令由中书令执掌,一般的诏书仍由尚书台颁布。

中央政权设有中书令,起草和颁布诏书,诏书的形式也是版诏。地方各郡可能沿袭了东汉的制度,有郡奏草史,负责传递奏章。基层组织是亭。

西晋政权初步形成了三省共掌权力,所以尚书省负责日常文书的收发,属下有右丞负责督促记录文书,写表奏事。尚书中有驾部都、客曹等,没有法曹。

中书省起草诏令,颁发密旨。开始由通事舍人一人章呈奏案章,后改为中书侍郎一人掌诏命。

在地方,晋代的地方政权仍是州、郡、县,每个州在中郡以上各置从事一人,巡视郡国,督促文书,检查非法。从事是州郡间负责文书传递的重要官员。州刺史对各郡的指示往往通过从事去传达。

各郡皆有功曹掌管邮驿,有的则由督邮负责。每个县都有承驿吏主管通信,由舍长主管传舍,沿路的亭则由“亭子”负责。

南北朝在公文传递的组织设置上基本上还是沿袭魏晋,公文邮驿系统的设置大致相同,依然设有尚书,法曹、客馆令、公车令等官职,侍中主管诏书的封发。

这个时期的舍人开始执掌政务实权,至南齐初年,甚至能够起草诏书,起草诏书的任务从中书省转至舍人。北朝时州郡上报文书给朝廷,起初先上主管民事的司徒,后改为径送相府。

魏晋南北朝是传驿趋合的过渡时期,公文传递机构主要有驿站和水驿。

魏晋时期的亭传、邮亭任务已经基本合一。后来,由于战争的频繁,步递已经逐渐淘汰,如有特殊需要,会派“步卒”专程前往递送。

在传、驿逐渐统一的过程中,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交通工具的不同,则任务有时会有交叉。这个时期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的馆驿合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曹魏的公文传递以驿为主,军事文书很多,绝大多数交驿传递。紧急军情,如羽檄也由驿传送。

魏晋的公文驿递方式主要以专递为主,并交由驿驰行。晋代,一般文书或檄文交驿传递,但不派专人。淝水之战后,前方向东晋首都发去驿书,捷报也是交驿传递。

晋时文书数量很多,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说,仅会稽一地,“从事者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错违背,不复可知”。可见晋代交驿的公文还是不少的。

晋代对送信的人称为“信”,与现代的用法完全不同。传递过程也与汉制类似。

驿,除递送文书外,还广泛用于征召、口头通知等事宜。公文传递工具主要为车马,加上船。驿有急缓之分。普通公文发驿叫“乘驿”。由于驿马主要工具,所以称“匹马之驿”。

这个时期,南方经济开发,我国古代的邮驿道路范围扩展至南方并得到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出现了水驿。

东吴的统治中心在江南水乡,所以当时的公文传递的驿路是水陆兼行。晋代对驿路有所修整。东晋在广州一带的驿路两旁种植官柳。

陆路之外还有水路,较为发达。南朝的驿路或是水、陆两途,或是水陆相兼。不少公文的运输都经由水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传递的方式一般以专人送信为主,接力传递的记载较少。魏曹时驿置与传舍只是提供食宿,替换马匹,通信人员往往跑完全程。中途换马不换人,专使级别也比较高。

在晋代,其重要文书也是由专人乘驿,换马不换人。当时驿道不通,信使或是绕到前进,或是化装成商人。如果城池被困,则将书写在帛上,附于箭中射出。

更为保密的是,将公文裹在箭杆上,然后在外面涂上一层漆来伪装。

南朝诏书首先是由侍中封发,为了官文书的迅速安全,一般要加“如”字。指公文以最快的速度运行,作为象征标准,或许昼夜兼程,接力运行。

地方上报的公文要严格按照县、郡、州的次序依次转递。为了便于推算文书从发出到接收的日期,每个州距离国都的距离,都要根据实测做出明确的记录。从现有的史料看,记载最为详尽的最早当属南朝。

这个时期,对于公文来说,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革:纸的广泛应用,普遍取代了竹木简牍,便于书写和运输。纸的发明虽然出现在汉代,但是普遍推广使用则是这一时期才开始的。

对于公文的传递来说,马镫的发明推动了驿马传递。现只有确切年代的一副在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墓中发现。这些对于公文传递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魏曹政权建立后,交通干线得到了恢复,邮程也大大加快。水路的公文传递速度也很高,如顾荣与陆玩等人坐船“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扬州”。

此外,还出现了水路相兼的驿路,速度更快。如顾荣被征为侍中,行至彭城,见王道路塞绝,便乘船而还,“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邮驿的法律制度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邮驿专门法令,这就是魏国的《邮驿令》。

《邮驿令》是魏文帝时由大臣陈群等人制订的。内容包括军事布阵中的声光通信、传舍规定以及禁止与五侯交通的政治禁令等。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邮驿法。

可惜的是,这部邮驿法原文已经失传,只是有些内容可以在后人的辑文中看到。

北宋李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中,引用了《邮驿令》中有关曹操行军用声光通信的内容:“闻雷鼓音举白幡绛旗,大小船皆进,不进者斩。”

鼓音是声,白幡绛旗是色和光,这是古代声光通信的继续。《太平御览》里还提到了紧急文“插羽”,即插上羽毛,颇类似后来的鸡毛信。

[旁注]

曹操(155年~220年),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曹操为统一我国北方作出重大贡献。他还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文武双全,8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著有《典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王羲之(303年~361年),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也佳,世人合称为“二王”。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等。其书法的章法、结构、笔法为后世效法,影响深远。

简牍 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李昉(925年~996年),今河北饶阳县人。宋代著名学者。著有文集50卷,又奉敕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并行于世。

[阅读链接]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在他留下的《兵要》中,记载了诸葛亮治军临战所用声光通信的五色旗法。先行军手持五色旗,以变换旗色标志,告知后面大军前面的道路情况:“见沟坑揭黄,衢路揭白,水涧揭黑,林薮揭青,野火揭赤。”

意为若有沟坑则举黄旗,通畅的大道举白旗,遇有水涧举黑旗,有树林挡道举青旗,遭遇野火便举红旗。

五色旗法在行军途中特别适用,说明诸葛亮在军事指挥中十分重视这方面通信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