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漕运

秦汉两代发展漕运事业。比如秦始皇令监禄凿灵渠,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刘濞开挖“茱萸沟”运道,汉武帝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汉明帝时王景使黄河、汴河分流,东汉广陵太守陈登改道与疏通邗沟等。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古代的运河大多以运送粮草和军队为主,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民族的融合。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接着又向岭南进军。但是战争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顺利。岭南的险峻地形,使行军极度困难。

粮草的运输主要靠人背牲口驮。运粮队伍要翻山越岭,走上好些日子,除去自己的消耗,到达营地时已经所剩无几了。

更麻烦的是,行进在崇山峻岭的运粮队伍,往往要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粮草问题,更直接地说是运输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作战根本无法取得胜利。就这样,常常空着肚子打仗的秦军进行了3年战争,还是没有什么明显进展。

为了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秦始皇决定派史禄领导“凿渠运粮”,在五岭之上开了一条运河。初名“秦凿渠”,又称“零渠”、“澪渠”,即今灵渠。

史禄将灵渠的路线,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附近湘江和漓江的分水岭上。这里两江相近,最近处不到1500米,山又不太高,相对高度30米。只需沟通两江,中原地区用船运来的粮草,就可以从水路一直越过五岭,进入岭南地区。

在这些山区河道行船,最重要的是如何使船“爬”上山的办法。船要“爬”山,对水面“坡度”就要有一定的要求。

水面的“坡度”在航行术语上叫做“比降”。开凿灵渠的劳动人民,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许多山区河道行船的好办法。

在开挖灵渠时,让河道迂回曲折,多拐几个弯,让船多走几个“之”字形。这样,有限的河道被延长了,水面的“坡度”就相应变得小了,船“爬”山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山上进行这种施工,从地理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从工程上来讲也是不经济的。于是,民间又发明了“斗门”,也叫做“陡门”。

在灵渠水位比降大而又不适于延长河道的地方,分别用巨石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斗门。最多时设36座斗门,最少时也有10座斗门。每个斗门都有专用的工具,如斗杠、斗脚、斗编等。

船进入一个斗门后,随即把身后的斗门用专用的工具堵严,使其不能漏水,然后徐徐开启前进方向上的另一个斗门。随着斗门打开,水从前方的斗门涌进来,不一会,两个斗门间的水位就平了。

于是船就可以前进到前一个斗门内,随后又堵住船后斗门,再打开前面斗门。如此周而复始,船就一级一级向山上“爬”去。同样道理,船也可以从山上一级一级“爬”下来,不过方向相反罢了。

除了使船“爬”上山的好办法外,劳动人民还创造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好办法,就是实施了引湘江水入灵渠的“分水工程”。

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量比较丰富,他们在海洋河上建立分水工程,以使灵渠保持充足的水量,便于船只从海洋河通过分水工程进入运河。

分水工程位于兴安县城东南约2000米远的分水村。这里不是距离运河最近的地方,但是此处海洋河河床较高,大体与灵渠海拔高度相当,便于把水引入运河。所以也就舍近就远,把分水工程选择在此。分水工程包括人字形的拦河坝和铧嘴两部分。

平时,坝下一段海洋河旧道不再通水,但来洪水时,大水可以翻越大坝流入旧道。铧嘴位于“人”字拦河坝顶端的河心,其作用与都江堰的角嘴一样,把海洋河水分成两部分,七分进北渠,三分入南渠。

进入北渠的水,从人字坝向北,经过约3500米的渠道,回到湘江故道;进入南渠的水,经过人工开凿的4500米的渠道,引入灵渠,作为运河的主要水源。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数十万秦军和民工,开石劈山,进行了艰苦的劳动。他们经过5年多的努力,排除了许多困难和干扰。至公元前214年,这条长33千米的灵渠终于挖成了。

灵渠修成后,秦军加强了对岭南的攻势,长驱直入,深入越人腹地。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彻底平定了南越,并在那里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

第二年,又迁徙50万刑徒戍守岭南,与当地越人杂处,共同开发南方地区。

在攻取岭南的同时,秦始皇派兵修筑通往云贵的道路,道宽5尺,称“五尺道”。秦军通过五尺道进入西南地区,设郡立县,委任官吏管理这一地区。

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建造并使用船闸的运河,也是最早的跨越山岭的运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这种利用船闸的行船技术,一直沿用至现代。

秦汉之际,萧何从关中漕运粮食到广武前线。当时的路线是从关中将粮食装上漕舟,然后顺渭水东下,经黄河险段三门峡后再东流至广武。

其中三门峡一段漕运十分危险,不仅河道窄,而且水流急,还有不少暗礁,稍有不慎,即船毁人亡。萧何将关中之粮运至前线特别的艰辛。

萧何在长达5年之久的兴汉灭楚的战争中,巩固后方战略基地,多靠漕运足食足兵支援前线,其杰出的军事后勤保障,对于最终战胜项羽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刘邦称萧何功劳最大,位列第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转漕逐渐制度化。

当时,汉高祖刘邦的侄儿吴王刘濞设都城于广陵城。刘濞曾对运河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开挖了一条著名的“茱萸沟”运道。

茱萸沟运河西起自扬州东北茱萸湾的邗沟,东通海陵仓及如皋磻溪,使江淮水道与东边的产盐区联结,在运盐和物资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汉武帝初年,全国每年的漕运量增到100多万石,以后又增至400万石,高峰时达至每年600万石。当时漕运用卒达60000人。由各地护漕都尉管理,沿途县令长也有兼领漕事的。漕粮则输入大司农所属的太仓。

漕转关中,费用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特别是漕船要经过三门峡砥柱之险,粮食损耗很大。当年萧何就曾历经三门峡段漕运的危险。

西汉朝廷曾先后采取过多种改进办法。其中收效最大的是漕渠的开通。

汉武帝用3年时间,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沿渠民田也能收到灌溉之利。这是西汉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

汉宣帝时,令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之粟以供京师。这种做法,对缩短漕运路线,减少漕运压力,避开砥柱之险,起了良好的作用。

东汉建都洛阳,从山东、河北、江淮等地转漕粮食至京师,路程较近,又不需经过砥柱之险,改善了漕运困难的局面。因此汉光武帝初年省罢了护漕都尉。但此时漕运事业仍有一定的发展。后来,汉光武帝在洛阳南修阳渠引洛水以为漕。

汉明帝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筑堤修渠,使黄河徙道后混流的黄河、汴河分流,便利了南来的漕粮自淮河入汴,北来的漕粮循河、洛而西,使京师粮食供应不忧匮乏。这是东汉漕运事业的最大成就。

秦汉时期的漕运工程,满足了当时运送粮草和军队的需要,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旁注]

岭南 是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是我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史禄 又称监禄,姓不详,名禄,秦代人。史,官职名,即监御史。秦始皇灭六国后,为运送征服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便命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河渠以沟通湘、漓两水。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越人 越人分为内越和外越。内越融入华夏民族,外越为海外越人。另外,还有一些分布在柬埔寨、泰国、老挝和其他国家。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古籍中的越人指的是浙江一带的人,也特指绍兴一带的人。

汉宣帝(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在位期间,改革吏治,大破匈奴和西羌,巩固了西汉的版图。刘询为人聪明刚毅,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

汉光武帝(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谥号“光武皇帝”,庙号世祖。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期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我国历史上儒学最盛的时期。

汉明帝(公元28年~公元75年)。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汉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阅读链接]

东汉广陵太守陈登鉴于夫差时期所修邗沟过于曲折迂回、舍近求远,对它作了改道与疏通。他从樊良湖穿渠至津湖,再从津湖凿渠至白马湖,至山阳末口入淮。

陈登对邗沟动了大手术,拉直了原樊良湖至末口的弯曲水道,大大便利了漕运航行。史书上将这一工程称作“陈登穿沟”。人们习惯于把这条渠道称作“邗沟西道”,将原河称作“邗沟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