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起航——造船与航海

我们的祖先曾经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了海洋,开辟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先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对于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促成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性壮举。

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将我国的造船与航海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这一有利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7次远渡重洋,促进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

造船与航海是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天文学、数学、磁学、地理学、气象学及制造工艺技术等广阔的领域。我们的祖先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开辟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先河。

在造船技术上,发明了船舵、水密隔舱和船体龙骨结构,在航海技术上,利用天文和地文进行航海。这些成就,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从远古就开始了。

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筏和独木舟。据考证,筏是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就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汉代出现的舵,是世界航海史的一项发明。广州西村皇帝岗西汉古墓中出土的木质船模中,便已经发现了舵的存在。

舵是安装在船尾后操纵航向的装置。舵虽然是小小的装置,但它能使庞大的船体运转自如。

其奥妙在于,航行中的船只,如果要向左转,就要将舵向左偏转一个角度,水流就在舵面上产生了一股压力,即舵压。舵压本身很小,但它距离船的转动中心较远,所以使船转动的力矩比较大,船首就会相应地转向左方。

“舵”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造船史的一大贡献,它改写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历史,为航海者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条件。

水密隔舱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舱数有13个的,也有8个的。这一船舶结构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从船的整体来看,仍然保持有相当的浮力,不致沉没。

如果进水太多,船支撑不住,只要抛弃货物,减轻载重量,也不至于很快沉入海底。

如果船舶破损不严重,进水不多,只要把进水舱区里的货物搬走,就可以修复破损的地方,不会影响船舶继续航行。如果进水较严重,也可以驶到就近的口或陆地进行修补。因此,水密隔舱既提高了船舶抗沉性,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保障。

其次,船上分舱,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比较方便。不同的货主可以同时在个别的舱区中装货和取化,提高了装卸的效率,又便于进行管理。

另外,由于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联结,起着加固船体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使造船工艺简化。由于水密舱结构具有这些优越生,受到普遍的欢迎。

我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

我国古代航海技术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天文航海技术和地文航海技术方面颇多创造。

天文航海技术主要是指在海上观测天体来决定船舶位置的各种方法。我国古代出航海上,很早就知道观看天体来辨明方向。比如《淮南子》中就说过,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东方或西方,那观看北极星便明白了。

至元明时期,我国天文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观测星的高度来定地理纬度。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天文学的先驱。这种方法当时叫“牵星术”。牵星术的工具叫“牵星板”。

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12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24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两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两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块,四角缺刻,缺刻四边的长度分别是上面所举最小一块边长的1/4、1/2、3/4和1/8。

比如用牵星板观测北极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这样就可以测出所在地的北极星距水平的高度。求得北极星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关于求天象出没时间,明代航海家也有些规定。流传下来的明末抄本航路专书中有太阳月亮的出没时间表,还有《定太阳出没歌》和《定太阴出没歌》等,告诉人们太阳、月亮出没的时间。

我国古代航海者已经非常准确地掌握了季风规律,并利用季风的更换规律进行航海。对于东南亚的太平洋航线来说,如有的古籍中说:“船舶去以11月、12月,就北风;来以5月、6月,就南风。”

对于通往朝鲜、日本的东北亚航线,对季风的利用则正好相反。当然,海面上所刮的风并不单纯是季风,还有瞬息万变的各种气候。

因此,古代航海者总结了大量预测天气的经验,并巧妙地利用我国独特的风帆,即可以或降或转支的平式梯形斜帆,根据风向和风力大小进行调节,使船可驶八面风,保证了不论在何种风向下,都要以利用风力进行航。其中,对于顶头风,南宋以后已发明了走“之”字形的调帆方法,能逆风行船了。

我国古代地文航海技术的成就,包括航行仪器如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的发明和创造,以及针路和海图的运用等。

航海罗盘是我国发明的。我国发明指南针后,很快使用到航海上。

航海罗盘上定24向,我国汉代就有24向的记载。北宋地理学家沈括的地理图上也用到过24向。把罗盘360度分作24等分,相隔15度为一向,也叫“正针”。但在使用时还有缝针,缝针是两正针夹缝间的一向,因此航海罗盘就有48向。大约南宋时已有48向的发明了。

48向的每向的间隔是7.3度,这要比西方的32向罗盘在定向时精确得多。关于32向的罗盘知识在明末虽从西方传进来,但是我国航海家一直用我国固有的航海罗盘。

计程仪又叫“测程仪”。三国时期吴国海船航行到南海一带去,有人写过《南州异物志》一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在船头上把一木片投入海中,然后从船首向船尾快跑,看木片是否同时到达,以此来测算航速航程。

这是计程仪的雏形。直至明代还是用这个方法,不过操作方法更为具体。

我国迟至唐代末年已有测深的设备。一种是“下钩”测深,一种是“以绳结铁”测深。深度达至20多米,这还是浅水测深。再稍晚一些,有记载说用纲下水测深,“纲长50余丈,才及水底。”纲是大绳,50多丈,这已是深水测深了。

南宋末年吴自牧的《梦粱录》上说:“如果航海到外国做买卖,从泉州便可出洋。经过七洲洋,‘船上测水深约有七十余丈’。”当时测水这样深,可见我国宋代已经有比较熟练的深水测深技术了。

宋代已经有针路的设计。航海中主要是用指南针引路,所以叫做“针路”。有的古籍中叫“针经”,或“针谱”、“针策”。凡是针路一般都必写明某地开船、航向、航程和船到某地等。

至于海图,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上已有海道图,这是我国航海海图最早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海道图是明代初期《海道经》里附刻的《海道指南图》。

此外,明代《郑和航海图》已蜚声中外,研究15世纪中外交通史和航海技术史的学者,都把这幅海图作为重要的依据。

明末时期有些古籍注明海上危险物,比如“有草屿”、“有芦荻”等,还有浅滩、暗礁、沙州以及岩石的记载。这些和近代海图上的要求大致符合。

上述这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充分运用。这就从物质技术方面为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旁注]

独木舟 又称独木船,是用一根木头制成的船,是船舶的“先祖”,是最早的船舶。在《易经·系辞》中有“刳木为舟”的记载,就是说独木舟是刳木而成的。1958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3艘独木舟,据考证是春秋战国时的独木舟,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船舶抗沉性 是指船舶在一个舱或几个舱进水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不至于沉没和倾覆的能力。为了保证抗沉性,设置双层底和一定数量的水密舱壁,以储备浮力来补偿进水所失去的浮力,既保证了船舶的不沉,也为堵漏施救创造了有利条件。

季风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并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对流现象。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著有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被西方学者称为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吴自牧 钱塘人,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宋代灭亡后追记钱塘盛况,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作《梦粱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与北宋文学家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同体。

徐兢(1091年~1153年),北宋和州历阳人,即今安徽省和县。1124年,徐兢以国信使提辖官,随使高丽,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归朝进于上,因赐进士出身。徐兢工于诸体书法,尤擅篆书。擅长山水人物画。

[阅读链接]

法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东晋时期,法显从印度搭船回国,几经换乘才回到祖国。

回来后他说,当时在海上见“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直至北宋以前,航海中还是“夜间看星星,白天看太阳”。

从北宋开始,在航海技术中加了一条“在阴天看指南针”。自从指南针被用于航海,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就再也不会像法显那样“不知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