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的车辆

宋代陆路用的两种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太平车”和“平头车”,满足了当时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的需要。此外还有形制构造各有特点的战车。

太平车是从远古沿袭下来的一种古旧车辆,是我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结晶,宋代已有有比较统一的样式,主要使用在我国平原地区。平头车有箱无盖,比太平车小,在当时被普遍用于长途运输。

在宋代之前,随着汉代以后士族阶层兴盛起来,乘马车的繁文缛节,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行事,实在不堪忍受,于是便把喜好逐渐转向牛车。这样即可享受乘车之方便与舒适,又不需再为各种礼仪所拘束。

至南北朝,牛车更加盛行,据《魏书·礼志四》记载,北魏皇帝出行乘坐的大楼辇,要由12头牛拉车。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南朝比之北朝,也毫不逊色。

由于士族大姓们皆贪求舒适,醉心享受,各种高级牛车便迅速发展起来,车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车速更快,车舆敞露,汉代那种为严格礼法所拘的“轺车”逐渐绝迹了。

牛车之盛,此时完全盖住了马车的风头。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当时效野之内,满朝士大夫“无乘马者”,有的士大夫,从来就没有见过马。风习发展至极致处,甚至谁要是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这种状况,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

至宋代,官僚们坐轿子的风气渐渐兴盛起来。这时高级车辆的制作和改进得不到重视,制车技术的重点也逐渐由乘人的车转到载货的车。另外,宋代时期良马奇缺,因此骡车和驴车占了重要地位。

北宋刚建国时,北方和西北就有强大的辽和西夏政权与之对峙。而辽、西夏所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这就造成北宋马匹来源困难的处境。

继而金取代辽,雄踞北方,最后北宋也亡在了金的铁蹄之下。及南宋建立,迁都江南,良马更是奇缺。因此两宋承袭隋唐旧习,驾车以牛为主,也有骡、驴。

自两宋开始,乘轿之风渐兴,达官贵人畏惧乘车之颠簸,而醉心于坐轿的舒适,出行时但求安稳,不求快速。

当西方已出现转向自如、舆间装配有弹簧的豪华型四轮马车之时,我国还在沿用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双辕双轮车。在此期间,历代车制除在车舆的形制和装饰上有所变化外,其基本形制无大改进。

宋代官僚们乘坐人抬的轿子的风习渐兴,乘车较少,宋代的制车业也以制造载货的运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之为“太平车”。

太平车多由耐腐、耐震而抗碰撞的椿木、槐木等硬质木料打制而成。车底、内帮很厚,两边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都由一段段弓厚“铁瓦”围镶着轮边。

铁瓦又由若干大铆铁钉深深砸进车轮内圈,十分坚牢。双帮的纵底木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横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之间转动。4个轱辘转起来,行驶中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太平车的制造过程,一般分为开工、合车、铸造铁件、镶嵌铁器、刷油打泥。

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一是独特选材与备料,包括木材挑选、水杀、备料、熏炕等工序,主要是为了选好用材以及对所选材进行强化处理;二是榫头失蜡法,这是我国古代造车的独特工艺,它解开了古代车辆坚固耐用的秘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太平车是我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因为保持着商周时期独辕车的雏形,所以被称为“中国车辆活化石”。

宋代留下的很多绘画中,就有不少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仅北宋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10余种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4匹马或两匹健骡拉的大车就是太平车,其形制与文献之记载完全相符。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显然采用这种人驾辕,骡拉车的系驾方法,车速是很慢的,正适于但求负载多,不求行车快的要求。

另外,它还具有载重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宜于在地势平坦的地区短途运输大批量的东西。当时拥有太平车者多是些富裕人家或商行货栈。

太平车是作为短程运输之用的。后来,随着畜力车普及,太平车不再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数目迅速减少。

宋代还有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叫“平头车”。

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这样介绍平头车:

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

此外,五代、北宋初期名画家卫贤的《闸口盘车图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朱锐的《溪山行旅图》和《盘车图》等画中,也有平头车的描绘。

平头车是一牛驾辕,辕牛前有配套的3头牛或4头牛。车身高大,轮与车厢齐平,车厢上加拱形卷篷,在长途跋涉时防止货物遭雨淋日晒。卷篷和车厢之间有一隔板,似为堆放车夫的行李物品处。车夫在一旁行走,用手牵牛鼻绳。

平头牛车均是几辆车结队而行,形成一支支有组织的长途运输队。这种牛车运输队在宋代极为普遍,每年全国各地向东京“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

宋代这种用于短途运输的太平车和用于长途运输的平头车,促进了我国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宋代以后的战车同车战时代的战车不同,主要不是乘载士兵作战的战斗车辆,而是装备各种冷兵器和火器的战斗车辆,种类比较多,形制构造各有特点。

在宋代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合编的《武经总要·器图》中,绘制有车身小巧的独轮攻击型战车,包括运干粮车、巷战车、虎车和象车、枪车等。运干粮车、巷战车和虎车的基本构造相同。

它们是在一辆独轮车上,或在车前安置挡板,两侧安置厢板,或在车上安一个虎形车厢,以掩护推车士兵。同时在车的底座上和虎形大口中,通出多支枪刺,以便在作战时冲刺敌军。

由于这种独轮车车身小巧,便于机动,所以士兵可以在狭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车冲进,同前来劫粮和进攻的敌军搏战。也可在旷野中排成车阵,由众多士兵拥推成百上千辆蜂拥而前,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

安有4轮的象车和枪车的车身比较宽,象形车厢和挡板比较大,安插的枪刺比较多,主要是在野战中排成车阵,用来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

南来抗金将领魏胜在抗金备战中,创制了几十辆抛射火球的炮车和几百辆各安装几十支大枪的如意战车,以及安有床子弩的弩车。

这些战车在车前安有兽面木牌,旁侧有毡幕遮挡,每车用两人推进,可载士兵50人。行军时,上载辎重器甲,驻营时如城垒,敌不能接近;列阵时,如意车列在阵前,弩车做阵门,可射出如凿的大矢,一矢能射几人,炮车在阵中,抛射火球、石弹,可远及200米;作战时,三种车上的兵器配合使用。

当敌我双方相对接近时,从阵中发射弓弩箭炮,发扬火球同射远冷兵器的远距离杀伤和摧毁作用;如果敌接近阵门,刀斧枪手可以同敌近战搏杀;待敌溃退时,士兵就拔营推车追击。

魏胜创制的炮车、如意车和弩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曾下令各军仿造使用。随着制造技术的日渐成熟,宋代又出现了火器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车,以及火战车、火箭战车、炮车、轻便火器战车和综合型战车等。

其中的火器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车有万全车、架火器战车、破敌风火鼎等。它们的构造特点是在两轮或四轮车上安名大型木柜或木架,架置各种火器和冷兵器,可发挥综合杀敌的作用。

[旁注]

士族阶层“士族”这个字眼在我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重量级词汇。士族制度是一种按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贯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有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腐朽的政治制度。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我国古代文学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曾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也为赋作名篇。

失蜡法 也称“熔模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北宋画家。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绘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等。

孟元老 宋代文学家。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20余年。所著《东京梦华录》,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卫贤 北宋初期名画家,南唐后主李煜朝为内廷供奉。南唐国力虽不强,但集中了顾闳中、董源、卫贤等开宗的绘画大师,因此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画由唐的人物画趋向北宋的山水画的转折时期,这些画家都作出了承上启下的重大贡献。

朱锐 活动于北宋末南宋初。原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入绍兴画院。擅山水,工雪景,师法王维,所画多骡纲、雪猎、盘车、行旅等题材,表现了车辆旅人跋涉于荒寒苍凉的溪山之间的艰辛之状。有《盘车图》传世。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阅读链接]

宋室南迁后,宋高宗认为江南的气候潮润,路面湿滑,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骑马出行,很容易滑倒被摔伤。于是,轿子成为了当时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当时,从事医卜星相的民间艺人,也可以乘坐两人小轿往来各地。

南宋姜夔的《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词》便描述了这一场景:“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其中的乘肩就是指坐轿子,旁边跟了一个小女仆从,很随意的样子。从词中描述的生活画面,可见乘轿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