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之所——邮传与驿站
我国古代通信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早在尧帝时,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之后在各个时期,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发明了各式各样的通信方式。如击鼓传声、烽火报警、邮驿传书等,代代相传,至今已延续了数千年。
古代的邮驿传递是以官府的文书和军事情报为主,历代朝廷为了方便邮驿、提高邮驿速度,就在大道旁修建驿站,备良马和专职人员;并制订了相应的邮驿法规法令,以确保邮驿的顺利运行。
先秦邮驿的滥觞
在远古时代,先民在为文明奠基的同时,也创造了资讯传递的雏形。随着社会发展和军事、政治的需要,逐步产生和形成了专为官府传递公文的我国古代邮驿制度。
先秦时期的驿递方式已经比较完备,具备了一定的结构形式和迅捷的工作效率,是我国邮驿的滥觞。应当说,我国古代邮驿是中华文明创造的杰作之一。
邮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古时人们传信的方式不如现代社会般容易,但别小看古代的邮驿系统,它是任何要求高度集权的政体,强化政治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条件之一。有人称邮驿系统为“国脉”。
在先秦时期,步递称作“邮”,以车传送称作“传”,马递则称作“驿”。为驿传设置的中途停驻之站称作“置”,为邮递设置的中途停驻之站称作“亭”。
这种由邮传与驿站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邮驿系统,通常由朝廷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我国古代通信,起源很早。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朝廷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在各条道路的路口都有设置。
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至舜的时候,设有专司通信的官。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传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
这时候,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走向正规,也就是确立了纳言制度。
至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那时候,朝廷对道路修整和交通管理比较重视。正因为道路的通畅,夏代命令才下达得迅速有效,夏王朝声威大震。
在夏代,人们的通信活动也比以前复杂化了。流传下来的《尚书》说,每年春天,朝廷派出宣令官,手执木铎,在各交通要道,宣布朝廷的号令。这是我国早期下达国家公文的方式。
朝廷对国家进行各方面的治理,需要完善的通报组织系统,所以,夏代设立了“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吏。牧正是专管畜牧的,庖正是管理膳食的,车正就是统管民间通信系统的官吏,负责天下“车旅”。
从夏代至商代,信息传递发展得很快。商代的道路交通网络比夏代大大扩展。商代对道路管理有严格的制度。甲骨文里记载说,为了旅途方便和防止不测,在通衢大道沿线,商代朝廷设立了许多据点和止宿之处,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驿站制度。
起先这些据点称为“堞”,大约是用木栅墙筑成的防守工事;后来这些堞发展成为“次”,成为可以暂住的旅舍之类。
再后来,正式建立“羁”,这是商王朝专为商王、贵族建筑的道边旅舍,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驿站一类的特别设置。这些羁,不仅可以休息住宿,而且供应饮食。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已有专门传递信息的信使。商王出行时,往往身边都要跟随几个信使,供他随时向臣下发布命令。地方头领也通过这些信使向商王汇报情况。
西周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各种不同的文书传递方式有不同的名称:以车传递称为“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另一种车传称为“驲”;又一种称为“邮”的,指边境上传书的机构;还有一种叫做“徒”的,是让善于快跑的人传递公函或信息。
在西周的邮传驿道上,沿途设置了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周礼》记载,为接待来往信使,当时5000米设庐,庐提供饮食;15千米有宿处,称为委;25千米设市,市有候馆。
西周朝廷中有一套相对完备的邮驿通信管理系统。天官冢宰是最高长官,下面依次是:秋官司寇负责日常的通信,夏官司马负责紧急文书,地官司徒负责沿途馆驿供应和交通凭证以及道路管理。
负责日常通信事务的司寇下面,还设置了一系列专门人员,有大行人、小行人、行夫等。其中行夫是管理来往信件、信使的具体执行官。
西周时军事上的烽火通信,应用比较普遍。烽火台正名叫“烽燧台”。燧是柴火和狼粪,用火点着发出狼烟,无风笔直上升,远远就能望见。
至晚上,在台上再架起桔槔,上置大铁笼子,内装柴草。遇有紧急情况,烧着后形成高耸入云的大火。
从京城至边境,烽火台连缀成线,派专人守望。边境遇到敌国来犯,消息会很快传到都城;都城遇难,消息也会很快传到边关。
西周邮驿的通信效率是很高的。据史书记载,朝廷闻知地方诸侯有失政现象,会立刻乘“急传”赶到齐都临淄,制止他们的专断行为。急传能如此及时迅速地赶到,说明当时驿路的畅通。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日益强大,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通信设施也进一步完善。东周中央王朝和各诸侯国都争相建设国道、通信设施和邮驿馆舍。
齐国是春秋时期首先强盛称霸的诸侯国,邮驿制度较他国完善。至齐桓公时,“15千米置遽委焉,有司职之。”遽指邮驿,委是储备物资的所在,“有司职之”意为有专人负责。
楚国“以驲传命”也成为定制,配置了驿站专用的车和马,称为“驲车”和“驲马”。这时,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开始出现,是我国邮驿制度史上的一次飞跃。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0年秋天,郑国公孙黑叛乱,正在都城远郊办事的相国子产闻讯,立即赶回。因为怕乘普通的车耽误平乱最佳时机,他临时乘“遽”归来,这个“遽”,便是那时邮驿中新出现的速度最快的单骑通信。
接力传递的最初记载,也出自《左传》。那是在公元前541年,秦景公的弟弟鍼去晋,在秦晋间开通了一条邮驿大道。每隔5000米路设置一舍,每辆邮传车只需跑5000米便可交给下一舍的车辆。
从秦国的都城雍,即陕西凤翔到晋国的都城绛,即山西绛县,共计约500千米,其间共需换100次邮车。接力传送信件,自然要比原来的一车单传要快得多。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通信事业也有了巨大进步,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促使邮驿更加繁忙起来。
战国时期的通信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单骑通信越来越多,“遽”这个字也有了骑马通信的含义。除国家重大事务交由专使、特使去办理而外,当时一般通信的权力逐渐下移,交给职务较低的下层官吏负责,这些人名称叫“信臣”“候吏”“传言”等。
众多名称的出现,说明通信业务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
战国时期,简书通信风行一时。这时的邮驿中流行符信。当时驿途上还用过一种称为“封传”的证件。据考证,这种封传,就是后来的驿券,一种在驿道上行驶的证明。
战国时期,符节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就用途而言,有路节、门前符节等。从形状讲,则有鹰节、雁节、龙节、虎节、马节、熊节等。
持有符节的使者,在通信过程中拥有特权。如果遇到交通阻塞的情况,他可以优先通过;宣布戒严时期他也可以不受限制破例通行;他还可以迅速地见到君王。但是他们的通信时间是被严格规定了的,必须按时到达规定的地点。
先秦时期,除官方通信外,我国尚没有正式的私人通信机构,一般百姓只能通过来往熟人捎带书信。当时握有大权的少数贵族才可以握有私邮的权力,比如孟尝君等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建立起自己的通信联络组织。
[旁注]
华表 古代用于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柱。既有装饰作用,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木铎 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据说在夏商周时期,就曾经有称为遒人的朝廷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甲骨文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西周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天官冢宰 西周官名。太宰的别称。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后期郑国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43年至公元前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战国四公子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4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阅读链接]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了黄帝“合符釜山”的传说。
相传黄帝曾召集诸侯在釜山这个地方朝会,以相当于现代的护照和通行证件“符契”,验合各诸侯的身份。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瑞贽》中说,舜即位之初,“见四方诸侯,合符信。”“符”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凭证,多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面刻写文字,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这就是“合符”。
史籍的记载,反映了文明代初期期资讯传递方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