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先民融入华夏文明
两淮文化非常古老,在中华文明起始的最初阶段,在淮河两岸就已经生活着我们的先民夷族。
淮河流域的先民被称为“淮夷”,《诗经》、《春秋》、《左传》都有关于淮夷的记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夷”的解释是:“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可见淮夷部落英勇、强悍、善射。
夏、商、周朝都与淮夷部落发生过交往与战争。被称为中华人文之祖、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从渭水之滨来到淮河流域,并在淮阳建立都城;另一位“三皇”神农氏也曾在泗水之畔的曲阜建都。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冲撞与磨洗,历经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终于形成了贯通东西、独具特色的淮河文化。
“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因为周室相对于东方诸夷部落来自于西部。周人为了记述历史,就把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借指史前生活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
东夷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后李文化,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都是东夷文明,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同西方戎羌各部文明、南方苗族各部文明,一同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初始的系统体系,是黄河文明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主体和渊源之一。
东夷族各部有哪些主要部落,它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9种。在古代,9不是实指正好9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
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他的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次就兼并了9国,第二次就兼并了12国。后来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为修订太昊的法令,被称为“少昊”。他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也被称作“虞舜”。《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也就是山东省诸城。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
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
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族各部人民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昌乐骨刻文字。
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东夷族各部还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族各部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夷族各部的图腾有两个,第一是太阳;第二是鸟。
太阳崇拜起源于东海之滨的山东日照地区。《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边有个羲和国,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生了10个太阳,这10个太阳经常在水里游泳。
羲和部落的遗址,位于日照汤谷天台山上。这里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观测天文的石质日晷、祭祀台、石椅、石磨、积石冢等,发现过石斧、石锛、石铲、石箭头等器物。
据《山海经》、《尚书》和《史记》记载,羲和族人在汤谷祭太阳,在天台山观天象。羲和后裔大羿、太昊、少昊、伯益等都曾在山下尧王城遗址一带建立强大的东夷古国。
还有太昊、少昊的名字,也与太阳崇拜有关。
一般认为,太昊、少昊即大昊、小昊,其实是东夷先后兴起的两大部落的代称。昊在古籍中大都写作皞,或皓、浩等。昊天就是指太阳高照下的天。皞、皓等字,表示洁白,或表示盛大,都是晨曦初升的写照。
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海岱地区彩陶纹中多见的圆点和圆圈,已经透露出清醒的太阳文化意识。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盛行于海岱各地的镂孔装饰中的标准圆形,也被视为太阳或星体的模拟。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见于彩陶器物表面的黑白同心圆及红色大回点等圆形,更一向被认为是典型的太阳纹饰。古夷族各部以象征太阳文化的皞或昊字为族群的名号,当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海岱居民的太阳崇拜习俗。
鸟图腾崇拜,最有名的是少昊部落的鸟崇拜。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日照在汉代称为“海曲”。海曲的东夷人之所以被称为“鸟夷”,是因为他们在服饰与行为上极力模仿鸟,而对图腾物的模仿正是图腾信仰的重要方面。
鸟图腾崇拜最完整、最系统的传说史料是有关少昊集团鸟官机构的记录。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25年,郯国的君主郯子到鲁国访问,鲁国贵族叔孙昭子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少昊氏都用鸟名作为官称,这是什么缘故呢?
郯子回答说:“少昊是我们国家的老祖宗,我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古时候黄帝以云纪事,所以用云名作为官称而称为‘云师’,炎帝以火纪事,所以用火名作为官称而称为‘火师’,共工以水纪事,所以用水名作为官称而称为‘水师’,太昊以龙纪事,所以用龙名作为官称而称为‘龙师’,我们的老祖宗少昊挚即位的时候,恰好有凤鸟飞来,所以就以鸟纪事,用鸟名作为官称而称为‘鸟师’。”
所谓云师、火师、水师、龙师、鸟师,就是云宫、火官、水官、龙官、鸟官,因为古人官、师不分,所以官也称“师”。少昊的鸟官机构,照郯子所说,共由4个类别的24种鸟组成。
第一类是历法官。这一类有5种鸟,为首的是凤鸟氏,率领凤鸟族,职务是掌管历法的历正。在凤鸟氏之下,玄鸟氏率领燕子族,掌管春分和秋分,叫“司分”;伯赵氏率领杜鹃族,掌管夏至和冬至,叫“司至”;青鸟氏率领鹤鹑族,掌管立春和立夏,叫“司启”;丹鸟氏率领锦鸡族,掌管立秋和立冬,叫“司闭”。
第二类是执政官。这一类的五鸠都以猛禽为名。祝鸠氏率领鹤鸠族,掌管土地与政教,叫“司徒”;鸿鸿氏率领鱼鹰族,掌管军事,叫“司马”;鸭鸡氏率领鹤鹰族,掌管手工业,叫“司空”;鹤鸠氏率领鸳鹰族,掌管司法,叫“司寇”;鹊鸠氏率领鹊雕族,掌管部落日常事务,叫“司事”。
第三类是手工业官。这一类有五雉,都以野鸡为名,包括鷷雄氏、鶅雉氏、翟雏氏、鵗雉氏、翠雉氏,分别为木工正、陶工正、金工正、皮工正、染工正。
第四类是农官。这一类有九扈,包括9种候鸟,名称古怪,分别负责督促民众耕种、耘苗、收获、储藏、为果树驱鸟、为农作物驱鸟、为庄稼驱兽、为蚕驱雀及适时麦收。
少昊集团的鸟官系统形象地反映出,东夷族各部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百鸟共同体。尽管这种图腾所体现的特殊风俗和文化,在许多东夷部族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长久地保留下来。著名的例子如商人、秦人等部族的鸟生始祖传说。
夷族各部传说中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在与炎黄部落发生的涿鹿之战中失败,一部分融合进炎黄部落,另一部分则举家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始称“淮夷”。
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淮夷族不断地融合了汉族先进的科学文化,有的退居长江以南,与当地苗蛮族杂居融合,形成了百越的一支,也就是后来的苗族。
苗族中一直流传着他们祖先的艰苦跋涉与迁徙的故事,诸如过浑水河,也就是过黄河的故事。这些故事还被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刺绣在衣裙上,激励着他们世世代代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在周穆王时代,东夷族各部势力的中心转移到了淮河流域,淮夷成为夷族的代称,其中徐最为强大。徐是嬴姓,渊源于少昊以鸟为图腾的集团,分布在淮水中下游,也就是泗洪县附近。
直至春秋时代,徐依然是淮夷中的大国。徐偃王深得东夷的民心,传世的徐国文物很多,表明当时徐国青铜铸造技术与铭文都比较成熟,接近中原诸侯的水平。
西周晚期,王室衰微,诸侯日渐强大,南方的楚、东南的淮夷都成为了周室的威胁,然而无论是楚还是东夷都已经广泛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从而逐渐走上了汉化的历程。
通过远古的夷夏历代战争,可以大致得到这样的几个结论。一是东夷曾经是我华夏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商很可能就是东夷部落的一支,后来统一了中原;三是东夷融入以周为核心的华夏体系,其中也有部分东夷部落溶入华夏体系;四是在战国时期,东夷基本融入了华夏体系。
[旁注]
伏羲 我国上古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和女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是我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我国古文字的发端。
图腾 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黄帝 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我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山海经》我国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共工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山海经》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了四凶之一。
百越 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古代粤、越通用。也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也叫“百粤”、“诸越”。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我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
[阅读链接]
在河南淮阳,还有人们为了追忆天皇伏羲氏的功绩建筑了伏羲陵庙。
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相传他教民结网捕鱼,画八卦。他的妻子女娲炼石补天,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