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淮阴端午节扣绒
作为民间传统节日中3个最隆重节日之一的端午节,风俗活动是比较多的,除了各地都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和艾草以外,在淮阴,还有给小孩子的手腕、脚脖、手指和颈项上扣五彩绒线的习俗。
关于这种习俗,当地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古时候,淮阴地势低洼,三年两头发大水,好端端的庄稼地昼夜间变成了白茫茫一片水乡泽国。那时天灾人祸,盗匪四起,打家劫舍,无所不为。
相传有个张老汉,一家8口人,6口是10岁以下的孩子,穷得一年到头靠吃糠咽菜度日子。这年端午节,他家和往年一样,吃不起粽子,更喝不起雄黄酒。
为了庆贺节日,张老汉便拿只乌盆,到附近柴塘里去摸螺蛳,想让孩子们开开荤。摸呀,摸呀,忽然眼前一亮,有根红红绿绿的绒线扣在前面的芦柴上。
张老汉一惊:柴塘里哪来这五彩绒线呢?他解不开这个谜,想着想着,已近晌午,全家都等着吃螺蛳肉呢!他顾不得多琢磨,又低下头来继续摸螺蛳。
忽然,张老汉的双手在扣着绒线的那根芦柴根触到一件硬邦邦的东西,捧出水面一看,是个沉甸甸的黑布口袋。打开口袋,他惊喜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里面装的全是散金碎银,约有两三千克重。
张老汉望了望四周,四周都是茂密的芦柴,不会有人看到。
于是,他把散金碎银倒在乌盆里,上面用螺蛳遮盖起来,再把黑布口袋装上淤泥,仍旧放在那根扣着绒线的芦柴根部。然后,他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捧着乌盆,绕了个道,不慌不忙地回家去了。
从这一年起,张老汉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来年开春,买了田产,盖了瓦房。对此,人人都感到迷惑不解,只有张老汉心中有数。
那年端午节后没几天,有人看见两个土匪鬼鬼祟祟地潜入柴塘,直至天黑,才垂头丧气地走出来。又过了一个多月,听说这两个土匪因为把抢劫来的东西私吞掉,被土匪头子杀了。
过了很多年后,张老汉才敢对儿孙们讲起此事的真相来,但还是再三叮嘱儿孙们不准对外人讲。
张老汉的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独立门户了。每年端午节时,为了纪念五彩绒线给他们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好运气,就喜气洋洋地把绒线系在孩子们的脖颈上、手腕、脚脖以及手指上。
后来,人们为企盼大吉大利、长命富贵,就在端午节这天给孩子们扣绒线。这样一来,这个风俗就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下来了。
孩子们扣的绒线,一般要到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方可解下来,并抛到自家的房顶上。据说,喜鹊看见房顶上的绒线,就会叼走,飞到天上去,待到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一天,用这些绒线在银河上扯成一座彩虹桥,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旁注]
赛龙舟 我国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乞巧节 即七夕节,又名“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我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故而人们又称这天为“少女节”、“女儿节”。
[阅读链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除了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之外,每到端午正午,民众会争相把鸡蛋直立于地板,据说端午节阳气最重,可使鸡蛋直立,只要能直立鸡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阳气,会得到一年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