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的淮剧艺术
淮剧是我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淮河流域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淮安、清江市两淮地区和宝应、兴化等老扬州部分里下河地区,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两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
后来,这种表演形式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最初的淮剧,多为民间生活小戏,其主要唱调是在门叹词、香火调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淮调。后受徽戏和京戏影响,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因需扎靠、打把子,故称“靠把戏”。
在唱腔上,淮剧相应吸收了徽戏的唱腔加以变化,创造了“靠把调”,即老徽调。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连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伴奏。
20世纪初期,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随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出现了纷呈并茂的繁荣景象。
后来,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开始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
拉调唱腔在板式变化上有新的丰富和发展,加之此时出现了李玉花、董桂英等第一批女演员,使淮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动地区也从盐城、阜宁、淮安、宝应、兴化一带,逐步扩大而遍布江苏全省。
淮剧语言是以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调,并兼顾附近的淮安、盐阜等地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
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童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
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其中四声韵14个,即爬沙、婆娑、图书、愁收、乔梢、开怀、齐西、谈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蓬松。
实际运用中,通常将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个四声韵中,阴平、阳平字因在唱词中专用于下句,故称为下韵;上声、去声字专用于上句,则称之为上韵。
此外,还有6个入声韵,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锅铁。入声不分上、下,习惯称之为“一字韵”。
淮剧从唱法表演还可以分为“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西路淮剧主要是淮安和宝应地区,该地区是早期淮剧的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调为主调,表演略显生硬;东路淮剧以盐阜地区为主要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调”为主调,表演灵活。
从地区来分,又可分为南片和北片,南片主要指上海和周遍地区;北片主要指盐阜两淮扬泰等地区。南片充满着都市气息,而北片保留了淮剧的乡土气息!
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由于历代艺人的不断吸收创造,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
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
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的曲牌有叶子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数十首。
与此同时,从民间小调中吸收并衍化成戏曲唱腔的还有兰桥调、八段锦、打菜台、柳叶子调、拜年调等160多首。这些曲调除部分民间小调外,其主调的调式、调性都较相近,结构形式也完整统一。
淮剧的打击乐是在香火调锣鼓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民间麒麟锣、花鼓锣等,经过衍变,形成了淮剧特有的锣鼓谱。
此外,以扁鼓、铙钹、堂鼓组合而成的打击乐器配置,音色浑厚,色调明朗粗犷。
淮剧表演上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由于曾与徽剧、京剧同台演出,所以它较多地吸收了两个剧种的表演程式,同时又保持了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见长等。
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各行又有分支。如生行分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闺门旦等。
早期的三可子,只有小生、小旦、小丑3个行当。后来受徽剧、京剧影响,才逐渐有所发展,有“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之说。
但也并非全部严格分行。如小生演员,也能唱老生、丑行。花旦演员,也能唱青衣、武旦。很多演员都是一专多能,文武双全。少数全能的演员,能担任淮剧所有行当的角色。
淮剧的武打受徽剧影响较深。如《滚灯》,头顶一叠碗,最上面一只碗盛油点灯,钻桌上凳作劈叉、倒立、乌龙搅等动作;其他如耍盘子、耍火流星、耍手帕、踩木球等杂技,也大多从徽戏吸收而来。
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
传统经典剧目有《赵五娘》、《莲花庵》、《孔雀东南飞》、《孟丽君》、《打金枝》、《牙痕记》、《血手印》、《玉杯缘》、《吴汉三杀》、《九件衣》、《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李翠莲》、《岳飞》、《团圆之后》、《蓝桥会》、《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旁注]
扎靠 指古代战将穿的铠甲被艺术化了的戏曲服装。在传统剧目中,有一种武生是专长扮演穿靠的古代将士,多扮演古代人物中的主帅或大将,要求具有大将的风度,统帅的气质,威武稳重,刚劲有力;这样的剧目中,演员在唱、念、做、打、舞诸方面表演都是吃重的。
香火戏 一种戏曲剧种,原起源于江苏的扬淮一带,在镇江、南京、常州地区尤为盛行。旧称“大开口”,又叫“江北戏”,它的唱腔、说白具有浓郁的苏北地方特色和朴实的乡土气息。由民间敬神念佛、跪拜祈祷,用以坐唱香火演变而成,故名“香火戏”。
八段锦 也是一种优秀的我国传统保健功法,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8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火流星 流星技艺由原始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成。它由舞者将一根绳索横放于颈后,手握绳中央,绳头两端各系彩珠或小碗状的铁丝笼头,内装木炭或棉絮浸油后点燃,舞起来像两个火球在夜空中旋转飞舞,故称“火流星”。
[阅读链接]
淮剧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马派自由调、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杨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
分别是淮剧名家筱文艳、何叫天、李玉花、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杨占魁、李少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淮剧艺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