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传神的泰兴木偶

扬州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扬州木偶起源于泰兴县一带,代表剧目《嫦娥奔月》,人物形象生动,表演栩栩如生,注重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刚柔相济”、“细腻传神”而著称于世。

木偶戏,也称“傀儡戏”。春秋战国时期称木偶为俑。始作丧家祭祀之用。以俑的外形,模仿人或兽的动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演化发展到傀儡戏。

史书记载,傀儡戏在唐代传至维扬地区。尤其是在泰兴民间演制木偶戏之风很盛,据考证,泰兴木偶最初是从安徽传过来的,那些帝王将相的传统戏都是唱徽词,也就是现在的京剧。

清代黄鼎铭《望江南百调》记载:

扬州好,傀儡戏登场。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木偶也冠裳。

在历史上,“泰兴木偶”的民间艺人们,人称“戏花子”。在乡间走街串巷卖艺,吃尽了人间的疾苦。

清代末期,扬州的木偶戏达到空前繁荣。《扬州画舫录》中作了详细记载,郑板桥的《咏傀儡》更对木偶戏刻画得惟妙惟肖:

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成身。

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

得意哪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

纵教四体能灵动,不藉提撕不屈伸。

清代嘉庆年间,徽班晋京前齐聚扬州,迅速占领演出市场,朝廷下旨禁演“小戏”,木偶戏被迫转移至邻县县城和农村集镇。其中,杖头木偶戏转入到泰兴、泰县地区,在那里生根立足,繁荣昌盛。

木偶戏班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有时也雇用一些木偶艺人,这些艺人大多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

木偶戏班大多是在农家婚庆喜事、传统节日、迎神赛会时应招助兴。演出的场地不受限制。当时有些戏班子还优化组合到外地演出,在上海演出长达数月,很受上海老百姓喜爱。

当年在泰兴地区名气最响的是苏家班子。杖头木偶一直都是艺人躲在幕后表演,木偶戏所用乐器有京胡、二胡、鼓、锣、钹子等,唱念做打都是靠一个演员来完成。演员现场演唱,很是辛苦。

泰兴民间艺人心灵手巧,不但会表演木偶,更有精湛的制作手艺。包括木偶服装均是自行设计,请乡间裁缝缝制。

泰兴杖头木偶有“神像”和“人像”两大流派,在造型和表演方面各有特长。“神像”方头大耳,粗犷传神;“人像”细腻逼真,近似真人。

泰兴杖头木偶制作分3个历史阶段:一是个体艺人从事简单雕刻和复制民间木偶造型;二是家庭作坊将木雕、泥塑结合的复杂制作;三是制作集体以艺术创作为主,门类比较齐全。

“杖头木偶”全长有一米左右,又叫“托偶托戏”,还有一种更通俗的叫法为“三根棒”。

即一个木偶由3根棒组成,主棒支撑木偶头部,能控制耳、眼、鼻、嘴的闭合、张开、转动以及头颈上下左右的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又称“手挑子”。

表演时,表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被称为“手挑子”或“手扦子”。

“杖头木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枪把式”;另一种叫“直棍式”。比如前者是表现花旦柔美温柔的性格。后者是表现武生刚柔相济的特点。

泰兴木偶仿真感强,富有表现力,演出效果生动。过去,戏班在乡间演出,正式开演前,常加演“跳加官”等喜庆段子。随后演出由“主家”点选的戏目,以武戏为主,内容大多移植于戏剧。

木偶戏要求情节变化快,人物动作夸张,适合木偶表演,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水漫金山》、《猪八戒招亲》等。有时,一台“晚会”,一出接一出的表演,从傍晚一直演到深夜。

清代扬州文人韩日华在《扬州画舫词》中感慨:

竹棚一带绿阴中,百货开场傀儡工。

莫道童心还昨日,而今头脑已冬烘。

可见,他对孩童时期观看木偶戏时的天真烂漫,念念不忘!

[旁注]

嫦娥奔月 远古神话,也是我国十大远古爱情故事之一。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心中非常懊悔。

唱念做打 京剧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4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两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跳加官 旧时戏曲开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人戴假面具,穿红袍,手里拿着“天官赐福”等字样,表示庆贺。也称为“跳财神”,也是戏曲界春节演出的一种习俗。

[阅读链接]

过去,扬州农村有几百家木偶表演团体,多数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半农半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表演。遇上农家婚庆喜事、迎神赛会时,应招助兴。

表演木偶戏,对场地要求宽松,场院、宅院、草坪上,随时可以围幕开演。技艺高超的表演者,约请不断,甚至能搭班子到上海献艺!不仅哄得孩子们如痴如醉,也能把老头老太看得手舞足蹈,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