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的花鼓灯艺术
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从古至今,花鼓灯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
花鼓灯起源于夏代。相传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
大禹治水13年,3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
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
至宋代,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作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
在服装道具设计上,宋代舞队中的女主角普遍在头顶戴花冠,直至后世,花鼓灯的腊花依然保留着这种装饰,这在我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宋代《乐学规范》记载:
竹竿子……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
这与花鼓灯“伞把子”手中伞的形状、做法相似。
在队形变化和舞蹈技巧上,宋代的民间集体舞,10多人至几十人不等,舞蹈队形的变化有“勾队”、“放队”、“海眼”,一字形、方阵形。
姿态有坐有立,变化多端,交叉进行,围成圆圈旋转着进退而舞,一些舞蹈动作是对武术、杂技的借鉴和糅合,类似“打虎式”、“骑马蹲裆式”等武术动作,类似“叠罗汉”、“虎跳”等杂技动作,都在花鼓灯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宋代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
据成书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
流行在淮河流域的安徽、河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的泗洲戏、淮北花鼓灯、卫调花鼓戏,淮剧、推剧等,都是花鼓灯的后代。
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花鼓戏,以及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花灯、花鼓戏,它们在艺术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花鼓灯艺术相同的特点。
清代初期,花鼓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繁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舞者词》一阙,描绘了花鼓灯优美的舞姿和精妙轻捷的技巧。
凤台花鼓灯在清光绪之前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有了较为丰富的舞蹈和锣鼓。清光绪年间,县玩灯闹元宵的风俗很盛,规模庞大。劳苦大众在新春佳节,通过玩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
另外,花鼓灯演出还与求雨、还愿等活动密切相连。
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兰花舞”是广大群众进行集体健身的主要项目,花鼓灯表演逐渐成为喜庆节日文艺表演的重要部分。
花鼓灯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兼有悲剧和喜剧因素,突出体现了我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集中展现了我国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
花鼓灯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它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
花鼓灯锣鼓音乐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边打边舞,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伐、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花鼓灯舞蹈兼有南北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
[旁注]
启 是大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也是传统上被公认的我国第一个帝王。
叠罗汉 在我国民间,也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游戏。由若干人互相配合,组成造型动作。古代由多层盘腿而坐的罗汉组成造型,故名“叠罗汉”,以后逐渐发展演变为多种技巧造型。分为男子、女子和男女混合造型几种。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灯艺术迎来了高峰期,花鼓灯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时期花鼓灯的主要特点,一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三是花鼓灯艺术家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文艺工作者成为花鼓灯艺术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