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民间小戏“淮海戏”

淮海戏流行于苏北淮安地区、连云港市及徐州、盐城地区的部分城乡和皖东北一带。源出于海州、灌云、沭阳一带流行的“拉魂腔”。

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

一是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

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三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三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三是淮海戏源于秦腔,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据此推断,淮海戏为秦腔一支,经融会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

清代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太平歌”、“猎户腔”,后衍变为说唱民问故事的“打门头词”,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调”。

至道光年间,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

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

表演上,丑角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1880年后,徽剧、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大批一家班、同庄班、师徒班等班社,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个县、市外,并延伸至皖东北一带。

清代光绪末期,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后来行当发展齐全,分五脚生,即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还有五脚旦,即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两类10行。

当时小戏的服装、化妆、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地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同时,还形成两淮地区的东北和西南两大表演流派,东北艺人多以唱工闻名,西南艺人则以做工见佳。单维礼将刚劲的“金风调”转入低音区演唱,又吸收徽剧“哭腔”而衍变为“悲调”;葛兆田仿效工鼓锣唱法,创造了“小滚板”、“一挂鞭”,一气能唱二三十句。

而女艺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为“嗨嗨调”,把琴书、地方小调、工鼓锣等因素都融化于中,受到观众喜爱。同时表演动作也有了极大丰富与发展,女艺人赛蝴蝶、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动作花哨优美,被群众誉为“三蝴蝶”。

淮海戏的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

演出时,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男女同弦异腔,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调,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调。

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童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淮海戏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八字、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

[旁注]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3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青衣 即戏剧正旦的俗称,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

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又叫“粤胡”,广东又称“南胡”或“广东胡琴”,是广东音乐的常用乐器之一,根据二胡改制而成。高胡的琴筒由木头制成,音域为两个8度加一个纯5度。无论是在音色还是在表现力方面,都胜过二胡一筹。

[阅读链接]

淮海戏的剧目生产和剧目创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陈规老套和清规戒律的约束,创作上演反映农村和现实生活题材,为现实生活服务,广受群众欢迎。

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金刀记》、《催租》、《骂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