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又叫“工鼓锣”、“公鼓锣”、“淮海鼓书”。是徐州、淮阴、盐州、涟江地区历史悠久的曲种。

演出形式简单,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内容说古论今,歌颂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忠臣良将。

淮海锣鼓源远流长,据传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形成,其唱腔念白是淮海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当地流行的淮北大鼓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传说,淮海锣鼓的形成和大禹治水有关,因为史载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处死于东海县羽山。

但据考证,大约在清代中叶,工鼓锣才形成了完整的说唱形式。清同治、光绪年间,在苏北地区极为盛行,不仅声名显著的艺人辈出,而且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以派,争奇斗妍。

工鼓锣属吟诵类曲艺,其声腔是在海州一带方言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带有似唱非唱、说唱相间的特点。唱腔淳厚质朴,说表丰富多彩,活跃在街前屋后,农家场院,极受苏北地区人民群众喜爱。

淮海锣鼓演唱形式简单,不用乐队,不置布景,也不需化妆,道具只有一桌一凳一鼓一锣。主要通过艺人的说唱渲染气氛,介绍人物,推进情节,叙述故事。

最让人回味最抓人心神的是说书者的“书帽儿”,又叫“小书头”。这是淮海锣鼓中的一种独特的演出习俗,在开正本之前,都要先唱一小段精彩的开篇。

其作用:一是为了等那些老观众,使前期观众能不断情节接头听书;二是因为淮海锣鼓艺人有此行规,据说不唱个小段会遭到师门上下及同道的斥责;三是为了向观众或行家亮嗓子,以此先声夺人。

演唱者按其演唱书目的情节发展,在说完一段后,其大多在书中主人公命运出现危机或处于重大变故的关键时刻作停顿,俗称“卖关子”。

一是为演唱者和听众提供瞬间休息;二为“拿签”,即由演出的组织者或招集人出面,或捧小锣,或用衣服的前襟到听众中筹集演出费,每人多少不等,根据各人意愿。还有的以粮代钱,每人或每户一瓢小麦等。

淮海锣鼓的演唱形式早期为两人演唱,各司锣、鼓。清代末年以后,方出现单人演唱。后来,逐渐改由单人演唱,演员自击锣鼓。

这种锣鼓都是特制的,小鼓高约6寸,直径不足4寸,鼓形很小,圆如球,旁有一对环,置于叉杆之上。锣较大,圆形,直径约7寸,面平,声响,无脐,跟其他锣不太一样,称“狮锣”。

淮海锣鼓唱词句式很多,变化较为自如。锣鼓点非常丰富,它因唱词的不同和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多端。

淮海锣鼓的传统曲目多以历史故事和演义小说、传奇小说为内容,也有些吟花叹月的抒情小曲。其长篇有40多部,如:《东汉》、《水浒》、《封神演义》、《意气图》、《月唐》、《说唐》、《隋唐》等。短篇很多,除抒情小曲外,还演出一些摘自长篇的精彩片段。

[旁注]

淮北大鼓 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自明末清初已具雏形。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深受淮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卖关子 原指说书人说长篇故事,在说到紧要关节处中止,用来使听者处于悬念状态,不知下文如何分解或如何作出推断或结论,借以吸引听众继续往下听。后用以比喻在紧要关头故弄玄虚,以挟制对方。

[阅读链接]

淮海锣鼓的演唱艺人之多,听众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当年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小城镇,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绝大多数人都爱听书。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化娱乐形式单一,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贫乏,所以大家都喜爱听唱书。

夏天庄稼人聚到晒场上或庭院中,边纳凉,边听书,好不快哉。尤其是冬闲时节,庄稼人更是不分白天夜晚,或二三十人,或五六十人,聚集在一起,中间摆着一盆火请一个唱书的连轴转,有时三五天,有时半个月,有时甚至一两个月,多少人听得如醉如痴,涕泪交流,真可谓听唱书落泪,替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