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霍邱柳编
在千里淮河中游,有一项古老相传的手工工艺,承前启后,蓬勃兴旺,日益显著地造福着国家、集体和农民大众,它就是驰名中外的霍邱工艺柳编文化产业。
霍邱柳编,系指安徽省霍邱县的柳编工艺品,历史悠久,起源于周朝,始兴于明代,再兴于清代。
霍邱县位于淮河南岸,有着悠久的杞柳种植历史。杞柳是水生植物,是一种生长在低洼潮湿地质中的多年丛生灌木植物,其茎条柔韧,适应编织笆斗、箩筐、簸箕等盛装物品的器具。
霍邱是沿淮行蓄洪地区,沿淮河低洼地区和城西湖、城东湖滩涂低洼地近50万亩,是适宜杞柳生长的地源。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淮河中游两岸人民利用自然生长的杞柳,用手工编织成各种情态天然、艺术耐用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世代相传,甦繁不息。
但当时只是编织粪筐、抬篮之类简单生产工具的原材料,后来才慢慢形成了产业优势。全县杞柳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为柳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时,曾号令皖、豫、鲁等沿淮地区广泛播种,发展杞柳制品,利于当地农民在荒年困难时生产自救。朱元璋曾称杞柳为“金根、银条、穷人饭瓢”。
据史料记载,1405年至1433年,明朝朝廷授命郑和率领庞大的海员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访问了西方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主或酋长互赠礼品时,在与各国商民交换货物的平等贸易中,便有许多小巧玲珑的工艺柳编花篮、果盘、花瓶,以及一些令人赏心悦目、造型别致的柳蒌和方箱,深受西方人的欢迎和喜爱,而这些工艺柳编制品则产生于淮河中游的霍邱等地。
满人入关后,清朝把关内大量的物品运抵关外的东北和朝鲜时,其包装物大多是杞柳编制的各种款式的桶蒌和方箱。
清代,霍邱柳编的品种由传统工艺几十种的家庭日常用具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等几十种编织技巧,其中混合编包括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
此后年年翻新创样,样品竟然达至2000多个种类,不但继承了传统手工艺,而且还发扬光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新型工艺技术。
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梁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圆润,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是传统柳编工艺的精品。
尤其“经编”、“立编”,更为沿淮蒙洼柳编艺人独创的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传承价值。
霍邱柳编工艺精美,历代艺人代代相传,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资源,其产品通过着色、烘染,显得古朴、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柳编工艺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如刮皮、烘烧等工序非常复杂,所以做起来特别辛苦。
首先在选材上,必须选择霍邱当地生产而且达到质量要求的大白皮杞柳条。再经过浸泡、漂白、清洗等工艺流程。
编织也必须用手工编织,选择经编、扭编、平编、立编、钉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杞柳条占成品表面积的80%以上。
再经过造型、修整、熏蒸、染色或喷漆,或打蜡,然后晒干或烘干后即可包装。
这样制作的柳编手感光滑,其性柔韧,耐撞击、摔打、挤压,无霉变,无异味,无斑痕,透气性强,经久耐用。如柳篮产品柳条匀称,隙间均匀;产品平整、细腻、柔韧,无炸条,无裂条,无断条,扭纹自然、流畅,条间隙小,立体感强,色泽光亮。
而柳编的家具产品柳条均匀、密实、骨架硬实,无断茬、无断条、无破头、无露钉、无钉隙,平整、流畅,古朴美观,色泽靓丽。
霍邱柳编制品属来自纯净的大自然的物品,有利于人们绝对的安全使用,并具有实惠耐用、点缀装饰、审美欣赏等特点。它工艺虽小,却能让人得到很大的艺术享受,既有使用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更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件产品均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韵律。
[旁注]
郑和 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经编 这个名称来自机织,指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经编与纬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形成的线圈沿垂直方向或经纱方向排列,由相邻的纱线相互套接而成。
[阅读链接]
霍邱柳编柳质柔韧细腻,色泽白皙如玉;造型美观高雅,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亮丽夺目,是其他地方的柳编产品难以比拟的。
这些生产技艺正是霍邱人民长期沉淀的智慧,它难能以机械技术替代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