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扩建并更名为天安门

明末时,宏伟壮观的承天门毁于兵火,上半部荡然无存,只剩下光秃秃的5个门洞。1644年,清朝决定定都北京后,立即着手对北京宫室进行了修复。当时,虽然也有一些增建的宫殿,但数量不多。

清朝的皇城、宫城大多承袭明代旧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缮后,古都北京的城郭和城门基本上恢复了原貌。

当时,由于进京不久,清朝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于是,清朝除采用其他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

清朝首先将紫禁城内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取内宫平稳之意。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3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下令在承天门原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按明时承天门原貌重修城楼,将“承天门”之名更改成了“天安门”,但天安门上悬挂的木质匾额是“天安之门”,以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这样一来,“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

1688年,康熙皇帝下令大规模修缮与扩建天安门,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在天安门城楼基座周围增建了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了莲花宝瓶等图案。

在康熙年间,除重建天安门城楼外,还修缮和扩建了金水桥以及天安门宫廷广场等。

天安门前的七座桥在建制、装饰和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一直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位于七座桥最中间、最突出的一座桥的桥面最为宽阔宏大,长23.15米,宽8.55米,白石栏杆柱头上雕刻着蟠龙望柱,下衬云板,为皇帝一人专用,称为“御路桥”;

御路桥两旁,白石栏杆上雕有荷花柱头的桥叫“王公桥”,桥面宽5.78米,只许宗室亲王们通行;王公桥外侧的两座桥较窄,宽4.55米,叫“品级桥”,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

在金水桥中,最靠边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只是普通浮雕石桥,叫“公生桥”。

一座在太庙,即后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一座在社稷坛,即后来的中山公园门前,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和夫役过往使用的。

在清朝时期,北京皇城和宫城最大的变化是1754年扩建了天安门前宫廷广场。据《国朝宫史·宫殿一》记载:

天安门外,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重建于1754年,至1760年竣工,又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

这就是说明,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在长安街左、右门外又分别加筑了一道围墙,从而将门外的街道也括入了天安门前广场之内。

清北京皇宫在顺治、康熙两朝虽尚属恢复阶段,但其宏伟壮丽在世界上已堪称一流。在当时,广场东侧大部分沿用明朝旧制,仍为各部所在,当时叫户部街。

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清朝在户部街外侧增设了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的翰林院,负责对外通商和交涉事物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太医院等。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清朝采用八旗兵制,不再建立五军都督府,并把原来的街道改称前府胡同、右府胡同、左府胡同、中府胡同和后府胡同等。还在明锦衣卫旧址建立了刑部,称这条街为刑部街,后来,在刑部街上又增设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等审案判刑的机关,又称司法部街。

另外,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有分别通往五府六部的总门两座,叫做“公生门”,文武官员由此进出宫廷俱奏。

乾隆年间,清朝在公生门两边加筑围墙,东西折向北转接皇城墙,又在新加围墙东西端各辟一门,门三阙,分别称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后来,公生门和东、西三座门及内里的五府六部陆续拆除。

在清朝末年,天安门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荒凉破败的天安门城楼历经它历史上最大两次大规模的修缮,由原来的通高33.87米变成了34.7米。整个天安门古建筑群,从天安门到外金水桥至天安门广场,全部建筑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在天安门城楼大殿内,在10根红色廊柱中间,悬挂上了8个红色的大宫灯。每个宫灯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千克,简直硕大无比,每一盏至少3个大人才能环抱过来,在当年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宫灯。

天安门城楼的中厅悬挂了一幅高2.6米、宽5.8米的《江山永泰》图。该以奇特的构思、浓烈的笔墨和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巍峨雄浑的泰山图。画家借泰山讴歌和谐盛世。

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7个红色的观礼台,观礼台前东西各筑有花坛。在天安门城楼的前方近处是两座大观礼台,每座长95米,宽12米,各有6个小区。观礼台呈北高南低倾斜式,内有梯形台阶,总容量为20000多人。

[旁注]

清世祖(1638年~1661年),即顺治帝,本名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6岁登基,14岁亲政。在亲政后,整顿吏治,注重农业,提倡节约,减免苛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迁都北京,他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

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本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和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此外,他还组织编辑了《康熙字典》。

《国朝宫史》 为清代宫廷专史,共36卷,1742年时,清代内廷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等奉敕编纂,完稿于1806年。全书分为6门,其中训谕4卷、典礼6卷、宫殿6卷、经费3卷、官制2卷、书籍15卷。《国朝宫史》书成之后,向无刻本,只缮录三部,一贮乾清宫,一贮尚书房,一贮南书房。

翰林院 是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尽管它的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没有太大变化,直至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锦衣卫 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阅读链接]

据史料记载,在清初期,清朝摘下了“承天之门”匾额,挂上了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天安之门”匾额。

此后,“天安之门”匾额上的三种文字又被改成了满、汉两种文字,而且,“之”字被去掉了,“天安门”3字为汉字楷书,其字体也相应扩大,几乎增大了一倍。

后来,匾额上的字体又几经变化,再后来,其木匾都再未更换过,只是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了汉字书写的“天安门”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