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取胜—德胜门城楼

德胜门位于北京城北垣西侧,是北京内城9座城门之一,原名“健得门”,始建于元朝,重建于1437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它城楼、箭楼、闸楼、瓮城、真武庙和护城河等建筑组成,为明清两代时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德胜门是明清时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是出兵征战之门,素有“军门”之称,寄语于“德胜”两字,取“以德取胜”之意。

明永乐皇帝北征、清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明朝初年始建德胜门城楼

1368年8月,明朝大将军徐达率10万大军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就是后来的北京。

为纪念明军“以德取胜”,徐达在元大都“健德门”的废墟上,重建了一座门洞,更名为“德胜门”,也叫“得胜门”,取“武将疆场奏绩,得胜回朝凯旋”之意,以彰军功之著。后来,“德胜门”也称“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

为防备元军反扑,守城明军在大都北城墙南面五里处又建一道土城墙,与原大都城东西城垣相接,作为防止元军反攻的第二道防线。

1371年,明朝废大都北垣,将南面新城垣加固,并于东西两侧各开一城门,东侧门叫“安定门”,西侧门仍叫“德胜门”,两城门遥相对望。与其他三垣城门多有象征意义不同,北垣的“德胜门”和“安定门”都实实在在地担负着京城防御的重任。

明朝时,德胜门不仅是封建皇都北城的西门,更是通往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因德胜门在皇城北垣,北方属于玄武,而玄武主刀兵,所以,凡有重要战事,北京城用兵必走德胜门,寓意此次军队出征必然得胜。战争结束后,军队由安定门班师。凯旋之师从德胜门入城。

有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5次发兵征剿元军残部,后来的清代康熙皇帝几次出兵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以及乾隆皇帝出征平定新疆、青海和四川等土司头人叛乱等战役都是从德胜门出兵,每次出征前,大军都要在德胜门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

在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诏令改建元大都,并迁都北京。就是这次改建,北京皇城内的9门格局被确定下来。

这九座城门,各有各的用途:皇帝专门喝玉泉山的泉水,给皇帝运水的水车,从西直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出入于阜成门;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安定门出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时,要进德胜门。

1436年10月,明英宗朱祁镇为加强北京都城防务,诏令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和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数万人加固北京城四面围墙,改土筑为砖石结构,并重建9门,该工程直至1439年4月才竣工。

在当时,北京四面的城墙以安定门和德胜门一线最为坚固,其墙基和顶部比其他三面城墙都厚,内外侧墙体的包砖也厚得多。不久,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就发生在德胜门。

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北部蒙古草原上的瓦剌部首领脱欢统一了蒙古诸部。脱欢死后,其子也先做了瓦剌部首领,继续扩充实力,准备南犯明朝。

在1449年7月,瓦剌军分兵四路南下,也先亲率兵士攻打大同,明朝北部边陲烽火绵延。当时,明英宗在王振的煽动下“御驾亲征”,并由王振监军。

明英宗一行到达大同后,得到了先头部队的战败消息,于是王振下令明军撤退至宣化,并绕路回京。明军终于在土木堡与瓦剌军相遇。

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获,王振死于乱军中。瓦剌军因得到了明英宗这张王牌,就企图用他要挟明朝作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

当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动,甚至有人主张迁都南逃。但当时,兵部侍郎于谦由于坚决反对南迁,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

针对当时的危急局面,于谦等人首先拥立了朱祁钰即位,他就是明景帝;同时,诛除宦党,平息民愤,初步稳定了明朝政局。

此外,于谦提拔了一些优秀的军事将领,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并着力调兵遣将,赶造武器,布置兵力,严把9门,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北京周围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

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朝廷的阴谋未能得逞,便于当年10月率大军进犯北京。10月11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

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锋,夺回被俘者1000多人。同时,于谦又派人率兵夜袭,以疲惫敌军。

13日,瓦剌军乘风雨大作,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好军队,然后派遣小股骑兵佯败诱敌。也先率主力先锋进入埋伏圈后,明军前后夹击,瓦剌军受到重大打击。

也先的弟弟孛罗、号称“铁颈元帅”的平章卯那孩等将也在这次战役中中炮身死。在德胜门外与敌人激战七天七夜,于谦终于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当也先发觉明军主力在德胜门后,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但也被明军击退。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无法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

到11月8日,也先一路狂逃,退出塞外,并遣使进贡,来北京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北京京师部队的战斗力,组成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机动兵力,而且使瓦剌军从此不敢窥视京师;同时,还促进了边防建设,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使明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而德胜门的箭楼就是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保卫战之前,德胜门经大规模地重建后,已经成为了一个由城楼、箭楼、瓮城、护城河和石桥等建筑构成的完整体系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它也因此奠定了后来德胜门的规模。

德胜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8米;砖石结构的城台高12.5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城台北面筑有雉堞,俗称“垛口”。城台两侧有4门大炮。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6米。

一般而言,北京内城的9门都有城楼和箭楼。箭楼下都有门洞和城门,但德胜门箭楼是北京箭楼中唯一没有门洞和城门的箭楼,它实际上是一座内木外砖的高层建筑。

德胜门箭楼在城楼前沿,坐南朝北,雄居于高大的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九檩歇山转角、重檐起脊,屋面盖青色布瓦,镶绿色琉璃剪边。

平面呈“凸”字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三座过梁式门朝南开,箭楼北侧为正楼,面阔7间、东西宽通宽34米、南北宽12米。

箭楼正楼后接庑座五间,四檩单坡顶。外檐用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大木、装修和楼板等都用松木制做,角梁和斗拱用柏木制作。

下架柱木、版门等髹饰红土油,上檐枋额、角梁和斗拱等绘青绿雅伍墨彩画,所有大木梁柱都采用缠箍包镶。南侧庑座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通进深为19.6米,楼身高19.3米。

箭楼的楼身上下分隔成四层。每层横架都施用承重梁六缝,每层的四周檐柱之间,都用粗巨的枋额串联起来,构成三道围箍的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整体性。

整个木骨架外面用两米多厚的砖墙围护起来,封护得十分严密,每层都辟有箭窗,共设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供弓弩手瞭望、射箭和藏身之用。

在德胜门箭楼南面,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城门楼。城门楼和箭楼之间用城墙连起来,围出来一个宽70米,深118米的瓮城,其规模在内城各城门中仅次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墙上开一个券顶的大门,门上建闸楼。

城楼、箭楼和瓮城共同组成完整、严密、坚固的防御体系。敌人要想攻破城门,必须得先经过箭楼和瓮城两道防线,否则,就会被“瓮中捉鳖”。

[旁注]

玄武 古时指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

尚书 古代官名。战国时称“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秩六百石,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选拔尚书、中书、侍中组成“中朝”或称内朝,成为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和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

也先(?~1454年),是我国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领袖,在他统治期间瓦剌达到极盛。他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降伏朝鲜,并以明朝拒绝贸易之名进攻明朝,1449年在土木堡之变一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城,后围攻不成,退行并释回明英宗。他后来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暗杀。

明景帝(1428年-1457年),即明代宗,本名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他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

于谦(1398年~1457年),他自幼聪颖过人,青年时就写下了著名诗篇《石灰吟》,他为官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在土木之变后,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击退瓦剌兵,迫也先遣使议和,使明英宗得归,官至少保。他著有《于忠肃集》。

进贡 古代时藩属国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我国古代帝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附属、附庸国之间的贸易形式,各政权或民族带来本地区的土产方物进献给皇帝,谋求政治上的依托与援助,并获得物质利益。

斗拱 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

[阅读链接]

古代时,由于科技落后,武器低端,且防御武器多以弓箭为主,所以城门作为皇城出入的唯一通道,城门内的箭楼常常当时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

皇城最里的正门,就是正楼,它与箭楼之间通常用围墙连接成瓮城,是屯兵的地方。在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多处,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

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个别角落为圆形外,其他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更加突出了箭楼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