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永定——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地处北京中轴线上,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的正门及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始建于明朝嘉靖时期,跨越明、清两代,寓意“天下一统,江山永定”和“永远安定”。

永定门由城楼、瓮城和箭楼等主要建筑组成,采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并装饰了琉璃瓦脊兽,它以其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

明朝始建永定门城楼与瓮城

1403年,在南京称帝的明成祖朱棣下令将自己原来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

1406年,朱棣又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北京。1419年,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明朝又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1000米,在正阳门一线重建。

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正式迁都至北京。当时的北京城又称“京城”、“大城”。城内有城门9座,所以后来又名“内九城”,由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和西直门等组成。

古代官职“九门提督”中的“九门”正是指这九门。北京内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皇城的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

明代初期,国势强盛,但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际并未彻底击溃蒙古军队,所以长期遭受北方蒙古的侵袭。为了给蒙古以惨痛教训,明成祖朱棣先后5次亲率大军北征,因此当时的北京的城防问题尚不凸显。

可后来,明朝实力逐渐衰落,蒙古军队多次趁势兵临北京城下。到明代嘉靖年间时,于是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40千米的外城,以策北京皇城安全。

为了确保北京安全,明世宗朱厚熜决定,在北京城的外围,增筑一道边长10千米的外城,将原有的北京城包围在里边。

增筑外城于1553年开工,因为当时南郊正阳门外商业密集,又有皇家的天坛和先农坛,所以外城由南面开始建造,然后依次建造东、北、西三面。但是外城开工不久,明世宗忧虑工程浩大,财力不足,耗时过久,于是就派内阁首辅严嵩去想办法。

严嵩去工程实地考察之后,修改方案为:将原定边长10千米的南面城墙缩短为70.5千米,其东西两端向北转折与原有城墙连接。

因此原来计划在北京城外围增筑的呈“回”字形的外城,只建成了呈“凸”字形的南城,这就是北京外城为何不在城外而在城南的来历。所以北京外城又称为“南城”,原有的北京城也由此被称为“内城”。

外城初建于1553年10月完工,明世宗将外城南面三座城门命名为“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门命名为“广渠门”,西门命名为“广宁门”,广宁门后为避讳道光皇帝名字“旻宁”被改称“广安门”。

另外两座外城,向北转折与内城连接处的城门则被称为“东便门”和“西便门”。由于建造外城是为了确保北京的安全,所以这些城门的名称多具有“安定”、“安宁”的寓意。

古时,北京南城垣正南为永定门,是皇室前往南苑团河围猎的必经之路。

永定门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宽24米,进深二间、长10.5米,绿琉璃剪边灰筒瓦重檐歇山顶建筑。正门上嵌有一块楷书的“永定门”石匾,此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

当时,取名永定门,意思是希望大明王朝从此“天下一统,江山永定”,也寓意“永远安定”。据史料记载,后来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3字,就是仿照1553年初建永定门时的这块石匾雕刻而成。

永定门的正门,规模宏大,巍峨壮丽,斗拱多层,且内外梁枋斗拱遍施殿式彩画。彩画最初的目的原本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从宋代以后彩画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彩画主要有两种类型:“殿式彩画”和“苏式彩画”。

“殿式彩画”在元代以后被规定为皇室专用,主要用金,蓝,红三色,有以龙凤图案为主的“和玺彩画”和以旋花为主的“旋子彩画”两种,只有皇家较高级的建筑才能使用。

“苏式彩画”则是民间建筑使用的绘画形式,起源于江浙私家住宅与园林,后来也被皇家园林采用,题材主要有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永定门城楼彩绘采用最高级的殿式彩画式样,足见其规制之高。

永定门城楼的大门,门钉数量,门洞以及门前石狮规制均与后来所建的箭楼相同,不同的是,在永定门城楼门前两侧各有一间小房。

两房左右对称,规制一样,均为布瓦卷棚顶。这两间小屋在古代被叫做“班房”,是古时城楼门洞前守城兵丁临时休息之所。两间“班房”规制虽低,却有其独特之处。小屋砖雕精美,垂脊角兽下的向日葵砖雕雕刻手法洗练,大巧若拙。

梁枋上大面积施以苏式花鸟彩画,画面内容丰富,形神兼备。其他地方画有象征多子的石榴,象征多福多寿的仙桃等,寓意美好,表现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的各种吉祥图案。

“班房”椽子顶部为“卐”行,字不到头图案。“卐”在古代是“火”与“太阳”的象征,梵文意思为“吉祥之所集”,“万德吉祥”。“卐”字图形与梁枋上的石榴,仙桃共同组成“万福万寿”,“万子万孙”美好寓意。

1564年,明朝全面增建北京外城,共建成了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7座城门。因这7座外城位于北京城的前3座门以南,所以百姓多习惯性称其为“南城”。

但当时,由于南城东西比内城要长,而南北却只相当于内城的一半,形状上又像顶帽子,所以南城又俗称“帽子城”。

当时的北京外城总长约14千米里。外城建成之后,北京城的中轴线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北距钟楼长达8千米。

在这次外城的增建过程中,明朝在永定门城楼下的城台前增建了瓮城。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围城墙顶宽6米。

永定门的瓮城之上城钟高悬,御鼓卧立,鸣钟击鼓,数里可闻。在古代战争时期,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攻进箭楼,这时只要迅速关闭箭楼与城楼城门,就可以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将敌人集中剿杀,瓮城因此得名。

通常而言,城楼与箭楼间被两段弧形城墙围成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即为瓮城。但当时的永定门,明朝根本就没有修筑箭楼,实际上只是将城楼用极其坚固的城墙围成了一座瓮城而已。

[旁注]

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原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通称“道光帝”。在位期间正值清朝衰落,他为挽救清朝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也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主要用于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坛,赤红的门窗和金黄的琉璃瓦。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物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成为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梁枋 房子的木结构。其中,梁指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枋指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就是支撑房屋顶部主要构件的统称。

[阅读链接]

元、明两代在北京有“五镇”之说,所以后来的乾隆皇帝又将“五镇”在永定门外路西树为具体实物,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又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所以堆烽火台以应之。

因此,“燕墩”又名“烟墩”,有“永定石幢”之说,是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建筑。

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台底边长约15米,台顶长约14米,台高约9米。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台,台上立一正方石碑,高约8米。

碑座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雕出水神像24尊,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须弥座四面各雕花纹5层,分别为龙、云、菩提珠、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四角也各刻佛像一尊。

碑身每面宽1.58米,高7.5米,南、北碑面四周刻以云状花纹。南面刻有《御制皇都篇》,北面刻有《御制帝都篇》,均为1753年御笔,汉、满文对照。每面汉字8行,阴文楷书。碑文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碑顶有石檐,檐下有石雕3层,碑顶为四角攒尖顶,四脊各有一龙。燕墩记述了燕京建都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