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平遥古城楼

平遥古城,旧称“平陶”,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是我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有“龟城”之称。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平遥城墙,并全面包砖。城墙上主要建筑有城楼、角楼、瓮城和护城河等。

此后,清朝也曾多次修缮,更新城楼,增设敌台,使平遥城墙更加壮观。平遥城墙及城楼尽管历经历代数次战火,仍固若金汤。

明朝在古城上始建观敌楼

远古时,平遥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西周时北方游牧民族猃狁族兴起,经常南下侵暴周王朝。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周宣王姬静命西周名将伊吉甫率大军北伐猃狁。大军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于后来的平遥城一带,筑建了规模较小的夯土城墙。以后各朝代均有扩建。

到了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于1367年又对平遥城墙进行扩建,“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1370年,明朝在旧墙垣基础上大规模加固和扩修,奠定了现存城墙的基本形制,是山西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

明初重修平遥城墙时,仅建“敌台窝铺四十座。后来,平遥城市经济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促使城市建筑向外扩展。1575年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的同时,重修成砖木结构的敌楼72座。

一座座敌楼,如同林立的岗哨,令人敬畏。其中,有多数的敌楼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宛如人的耳目时刻警惕着。可见,不论在平时和战时,敌楼都具有治安防范的功能。

整座城墙上建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3000个垛口,据说是孔子3000个弟子、72个贤人的象征。此番独特的建筑物表明,儒学思想贯穿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孔子的政教主张渗透到庞大的军事防卫设施中,希望唤起人们的良知,使其厌恶战争,鼓舞仁德之师,通过正义的战争去争得和平。

城楼修筑于城墙的城门顶上,是“城”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平常时,守城将士在城楼上登高瞭望,战争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墙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城楼古称“谯楼”,平遥城楼始建于明初,共有6座。后于1703年补修,城楼高16米,宽五间13米多,进深四间10米。

南、北二门的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东西四门的城楼为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

在城楼的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此外,城墙上还建有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角台是突出城墙四角、与墙身联为一体的墩台。每个角台上建楼橹一座,名“角楼”,也称“箭楼”,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

角楼的朝向与城墙呈135度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在后来的大修中,四隅角楼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砖木结构二层楼阁。

楼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门,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二层四面开圆形瞭望窗,楼身为砖砌,置木楼板,楼顶歇山式,五脊六兽。

传统的建筑艺术融进了军事堡垒之中,平遥主要角楼分别指为西北角的“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和东南角的“凝秀楼”。

[旁注]

尹吉甫 兮氏,名甲,字伯吉父,尹是官名。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据说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阅读链接]

点将台建于平遥城墙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的城墙顶上,为砖砌高台。

明朝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吉甫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称“点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