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左祖右社与宫廷广场

明永乐年间,在天安门东西两侧建有太庙与社稷坛,就是后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与中山公园。是按照我国古代封建帝王都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建造的。

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代表政权和土地。二者位于天安门两侧,从而加重了皇城中轴线上承天门的重要地位。

承天门左侧的太庙,始建于1420年,是明朝及后来清朝皇家的祖庙。明朝曾经将太庙合祀制度改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

后九庙中的八庙被焚,仅存睿庙。此后,在重建新庙后,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的后殿及两庑以后也不断有扩建。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49米。太庙的建筑群共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在第一重和第二重围墙之间是浓郁古老的柏树。

在第一道围墙的西进原有三座门,最南边的称为太庙街门,共5间,通向天安门里;中间的称为太庙有门,也叫神厨门,共三间,通向端门里;最北边的称为太庙西北门,通向午门外的阙左门。三座门都是坐东朝西。

庙内主体建筑为前、中、后三大殿,每逢新帝登基、亲政、监国、摄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和献俘等,皇帝和嫔妃均到此祭祀。

前殿而阔11间,进深4间,是三殿之主,为皇帝举行大祀之处。明间之上的两层檐间木匾书满、汉文竖写“太庙”,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他构件均为金丝榆木建成,地铺“金砖”,整个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上。前殿是供奉皇族祖先牌位的地方。

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祖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祫祭”。其两庑各有配殿,东供有功的皇族神位,西供功臣神位。

中殿也叫“寝宫”,是平日供奉死去皇帝神位的地方。两侧有配殿储存祭器。后殿自成院落,殿前有红墙同中殿隔开,称为“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的地方,后来清代供奉的是没有称帝前的肇祖、兴祖、景祖和显祖4位追封的先皇帝。

此外,还有戟门、神库、神橱、宰牲亭、井亭和汉白玉石桥等建筑。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一般都是从午门至承天门御道东侧的阙左门出入太庙街正门。皇帝斋戒于斋宫。祭日时刻,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

承天门右侧是与太庙对称的社稷坛,原为辽、金时代的兴国寺、元朝的万寿兴国寺旧址。1421年,按“左祖右社”的规制于此设坛,以后一直为明清两代皇帝春秋祭祀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社稷坛位于后来的中山公园中央,坐南朝北。社稷坛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每层用白石栏杆圈围。据《日下旧闻考》记载:

社稷坛在阙右,北向,坛制方,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由出陛,皆白石,各四级。上成筑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

坛上五色土,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坛的地基全部用的是汉白玉,坛四周设围墙,上覆琉璃瓦,瓦色与坛上土色相对。在坛中央曾有一方形石柱,名为江山石,意为江山水固。

坛的四方各有一座汉白玉的棂星门,显得庄严肃穆。在花坛北有一既庄重又精巧的木构大殿,称拜殿。此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顶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5间,进深3间,朱红门窗,白石台基,是为皇帝在祭祀途中避风雨而设。

在拜殿的北侧有一座门叫戟门,进深5间,原门内曾陈列有铁戟72把,每把铁戟长1.1丈,号称“银徽红杆金龙戟”。此外,还有位于内坛墙西门外南侧的宰牲亭和位于社稷坛外西南的神橱、神库等附属建筑。

皇帝来社稷坛祭祀时,从阙右门进社稷坛东北门至坛的门外,下辇坐轿入右门,顺戟门往东行至拜殿东阶下轿,在乐舞声中到坛上行祀。

坛上没有神牌,太社位于右,太稷位于左,均朝北。每年皇帝之所以要亲祀,是以表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王者以土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

明永乐年间,明朝在规划营造宫城时,除建左祖右社外,还建有宫廷广场,以显示其皇权至上的气派。明代永乐年间所建宫廷广场,是北京最早的天安门广场。

据史料记载,在辽金时期,燕京城东北郊外有一座著名的古刹兴国寺,其位置在后来天安门广场的西北角一带,明朝的宫廷广场便创建于兴国寺的遗址之上。

在元朝时,宫廷广场从宫城前移至皇城前,从不封闭、半封闭发展到完全封闭。明朝以后承袭了元朝宫廷广场的规制。

承天门建成后,把其前边的大片旷地用红墙围起,形成了更加封闭的“T”字形前院,是为皇城内的宫廷广场。至此,宫廷广场已成为只有皇帝、宗室和官吏出入的禁地。

明朝时的宫廷广场原由大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以及千步廊合围而成。在承天门南面,正阳门之北,原有一座三阙的大清门,其北侧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称千步廊,又东、西折向北廊房各34间,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皆连檐通脊。面北为天街,即后来的长安街,凡文武白宫至此要下马下轿步行。

在古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紫禁城,而宫廷广场所在的范围,恰好也涵盖在紫禁城这个中心之内。作为对称,在承天门城楼建筑上,讲究“左祖右社”;在宫廷广场布局上,讲究“文东武西”,国家机构分列广场两侧。因此,明朝首建礼部后便把五府六部集中在了宫廷广场两旁。

千步廊东侧是掌管全国礼仪、祭祀、宴享、贡举等事务的礼部和掌管全国官吏选授、考课、勋封之政的吏部,负责全国户口、土地、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的户部以及宗人府、兵部、工部、鸿胪寺和钦天监等,衙署建筑均坐东朝西。

千步廊西侧有全国最高统军机构左、中、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和掌管祭祀礼乐的太常寺及受理内外章疏、收臣民密封申诉之件的机构通政使司以及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的锦衣卫等衙署建筑均坐西朝东。

明朝时,由吏部、兵部常在东侧千步廊选拔官吏,叫做“月选”、“官掣”,礼部在那里审核乡试、会试考卷,叫“磨勘”;而西侧千步廊则是刑部审判犯人的地方,称为“朝审”与“秋审”。

整个宫廷广场处在森严、幽深、神秘的布局之中,成为朝廷礼法所系之地,是封建帝王皇权至尊思想的集中体现。

那时,由于实行殿试的科考制度,所以每3年一次在京都举行科考,时间是在春季农历三月。地方各省的举人,都可进京应考。

但进京应考的举人,必需首先集中在大清门内东侧的千步廊,待朝廷礼部经会试考中为贡士之后,再由贡士经殿试考中者,才能被皇帝赐为进士。凡经殿试考中状元、上了金榜的,统称为“登龙门”。所以,老百姓把长安左门俗称为“龙门”。

但是,大清门内西侧的千步廊和长安右门,其用途与东侧的千步廊和长安左门截然不同。朝廷规定,每年各省在秋季以前,将平时判处死刑并未立即执行的案件,必需上报京都朝廷的刑部。

各省上报的案件,必需首先集中于大清门内西侧的千步廊,由刑部会同负责审查案件的官署大理寺等进行审核之后,奏请皇帝裁决。

然后,由朝廷将皇帝的裁决,也经天安门送出长安右门,公布于众,叫做“秋审”,即将胆敢侵犯“王法”的重犯就将押出长安右门“正法”。显然谁一旦被押入这种虎口,就再难生还了。所以,老百姓将长安右门起了个绰号,呼之为“虎门”。

长安左、右门又因“东青龙,西白虎”而得名龙、虎门。两道门外面是张贴皇榜之处,文榜在龙门外,武榜在虎门外,两道门因各有3个门洞,所以也俗称为“三道门”。

[旁注]

同堂异室 起源于东汉,定于晋武。明朝是直接继承唐宋之制,其规制简单,无需大兴土木,且便于施祭行礼。宗庙的位置是“左祖右社”。庙数为七庙或者九庙,明朝初为四庙。

神库 是明朝用于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就是抬“皇帝祗”神位的轿子、龙亭,就是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力子和遇皇祗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具的库房。

戟门 指太庙戟门,为明代规制。黄琉璃筒瓦屋面,单檐庑殿顶,檐下施单抄双下昂斗拱,坐落在汉白玉石护栏围绕的白石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前后踏道三出。戟门前有单孔白石拱桥5座,戟门左右旁门各一。桥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左为神库,右为神厨。戟门内外原列戟120根。

燕京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后来的北京城。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就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又称“燕京”。此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殿试 为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对会试合格者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周皇帝武则天创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阅读链接]

我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