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于天——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位于西安城中心,是西安城标志性建筑物,这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的鼓楼创建于1380年,西安的钟楼创建于1384年。作为明清时期西安城的报时台,西安钟楼和鼓楼统称“西安钟鼓楼”,已有600多年历史。
西安鼓楼享有“声闻于天”美誉,其建制远远超越了明代皇家礼制,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希望其不仅司辰报时,也能振明朝国威,以慑边寇。
西安钟楼用以报警报时,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其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超越皇家规制的西安鼓楼
1380年,当明军还在陕西泾阳上与元军鏖战时,明太祖朱元璋就考虑不能一直骑在马上治天下了。经过血与火洗礼的西安城,百废待兴,因而城市建设为当时第一要务。
于是,他就派遣了守卫陕西和西安的接管官员开始营建西安城。在西安城的首批建筑里,司辰报时的西安鼓楼也位列其中。
古时,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日落时击鼓起更关闭城门,夜半深更击鼓警戒行人,日出前击鼓亮更开启城门。
在明朝初期,西安城周长11.9千米,面积为8700平方米。所以,要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并设置大鼓。
据史料记载,元朝时西安城也曾建有一座高楼,名为“定时楼”,因其楼上设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人称“鼓楼”。在元末明清时,“定时楼”被焚于战火。
明朝扩城后定时楼遗址已不是城市的中心点,但当时传说该地风水好,曾经还是唐朝最高行政首府尚书省的玄关,即正门所在。尚书省和六部击鼓司辰,提醒官员上朝退朝。那时候,尚书省放置鼓的楼名为“敬时楼”,位置就在玄关一带。
此外,在元代鼓楼的东侧是奉元路府所在地,到了明代,西安城是明朝的全国军政重镇,而定时楼的遗址东侧正是西安府所在地。虽然钟鼓二楼相依相随自古使然,但靠近衙门的鼓楼自然是要先建了。
所以,明朝于1380年新建鼓楼的地址依然选择在定时楼的遗址之上,也就是后来的西安北院门街南端,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
我国古代自古就有“盛世修史、丰年盖楼”之说。主持修建鼓楼的有明代著名开国将领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
选址和设计好后,鼓楼工程开始。一群役夫和雇工,在匠人头头的带领下,开挖奠基,运土廓坑,垒砖搬石,不出数月长方形的砖砌留有券洞楼基就耸立起来了。
但鼓楼的券洞内和北院门街起初一直都是土路,直至清朝中期,有一晁姓大富户为了做官,捐银两给鼓楼券洞和北院门街路面才铺上了石条。
那时,陕西咸阳古松参天,森林密布。西安鼓楼的梁柱椽板用木,就是来自咸阳森林。
木匠们对这些特意选伐的百年、千年巨松,先是刨光溜圆,继而或者浑木使用,或者解剖成段,或者凿卯刻榫,或者雕斗琢拱,然后通过立柱架梁,铺设椽板,勾心斗角,形成了鼓楼的巍峨骨架。最后顶覆筒瓦,内外彩绘,开门辟窗,内置楼梯等,一座巨大稳重、华贵秀美的鼓楼屹立在了西安城里。
整座西安鼓楼呈长方形,不用一铁一钉,全靠隼卯珠联璧合,楼内两层,楼外望去却是三层,为重檐三滴水结构。鼓楼四围回廊上每层正面有明柱10根,9个间隔。鼓楼歇山屋面上的大片葫芦悬金彩绘尤为少见。
鼓楼的整体构造又称重檐歇山式,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保和殿相类,高度超过了天安门。南京当年的鼓楼更是不比西安鼓楼雄伟。所以,西安鼓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
鼓楼由地面至楼顶高34米,是古时西安城的高大地标建筑之一。鼓楼因此也成为人们登高远望的佳处。鼓楼的高大形象,还特别深入民心。
传说,有秦、晋、豫3位商人出门在外,为争旅舍热炕睡,各自夸起了本省名物。
晋商说:“山西有座应县塔,离天丈七八。”
豫商说:“河南有座于谷祠,把天摩得咯擦擦。”
秦商吟诵道:“陕西有座大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
为了表示对西安鼓楼的叹服,晋豫二商一致让热炕于秦商。
明朝对建筑等级有严格规定,如朝廷一品官员的厅堂为五间九架;重檐屋顶一般只准在皇宫王府和皇家寺院中使用。如若擅自超越,将会被朝廷视为僭越之罪,处以满门抄斩之刑。
传说明代僧人重建大荐福寺时,苦于物力窘迫,无奈使用了寺庙旧日拆下的黄瓦,朝廷得知后迅即派人来调查,发现是武周朝时大荐福寺故物,并非当代人故意使用,才免予降罪。
按明朝规制,西安鼓楼的建筑严重超越了当时的礼制。但据史料记载,对西安鼓楼的建筑规制如此皇恩浩荡的正是源于朱元璋本人。
当时,建都南京的朱元璋虽攫取天下,但始终对逃至漠北的元朝鞑靼放心不下。所以朱元璋格外开恩,在西安创建了除司辰报时外,更可振明朝国威,以慑边寇的皇家等级的鼓楼。
西安鼓楼建在用青砖砌成的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其台基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占地1998平方米,它的面积比钟楼台基大738平方米。在西安鼓楼的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与西大街和北院门街一线笔直贯通。
鼓楼的主体建筑在台基的中心,分为上下两层楼,为梁架式木质楼阁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周设有回廊。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为重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
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体显得层次分明,花团锦簇,浑雄博大。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楼的结构精巧而稳重,是难得的明初建筑佳作。
西安鼓楼刚建成时,在其第三檐下曾经悬挂有“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两块匾额。匾额“文武盛地”悬挂于鼓楼南檐下正中,意境雄阔,吐纳古都千年风云萦绕于笔端。“声闻于天”悬挂于鼓楼北檐下正中,取典于《诗经》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明代以及后来的清代,在鼓楼周围的,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也成了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
传说,当时西安鼓楼上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10里可闻。
鼓楼修好的176年后,也就是1556年,关中曾经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此后余震持续数月不断。这次地震使西安城很多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鼓楼在这场地震中却没有大的损坏,只有鼓楼上的牌匾遭到破坏。
西安震区经明朝于万历年间的大规模重建,多年后才逐渐恢复了元气,而其中就包括重修鼓楼。在鼓楼重修竣工后,明代陕西巡抚都御史赵可怀曾重新书写了鼓楼南额的牌匾“文武盛地”。“声闻于天”。
至清代,康熙、乾隆两朝曾经先后于1699年和1740年,对西安鼓楼进行过大规模的重修。“腐者易以坚,毁者易以完”。
据当年的《重修西安鼓楼记》记载,因为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所以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楼。
当时,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重修后的鼓楼,面貌崇隆敞丽,灿然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色历历在目。
在这次大修鼓楼时,鼓楼南北檐下正中换上了新的牌匾。“文武盛地”匾额是当时陕西巡抚张楷摹写乾隆皇帝“御笔”而成;“声闻于天”匾额为当时的咸宁学士、大儒李允宽所书,字大盈间,苍劲挺拔,画龙点睛地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
南北两幅匾额曾经被誉为两颗“明珠”镶嵌在西安的鼓楼之上,与鼓楼一同饱经风雨的历练。
“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两匾都是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8个匾字均为贴金凹体,字字珠玑,千古绝笔。
后来,由于“声闻于天”匾被毁,只有“文武盛地”匾传了下来。此匾与山海关钟鼓楼的“天下第一关”匾额,一起被誉为我国钟鼓楼的“中国两匾”。
[旁注]
风水 本为相地之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期。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和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彩绘 又称丹青,最早出现于我国春秋时代,是我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和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
武周 是唐朝皇帝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建立的王朝。690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称帝,袭用周朝国号,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掌权40多年。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是武周朝唯一的皇帝。
台基 又称基座,指台的基础。在建筑物中,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我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诗经》 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中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关。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巡抚 古时官名,又称“抚台”。我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阅读链接]
关于西安钟楼上的“声闻于天”牌匾,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於”字加“点”的神秘传说。
据传说,在武周时期,有一座鼓楼建成后,大臣们恭请皇帝武则天写了“声闻於天”4个字,武则天一挥而就后却没注意到“於”字上少写了一点。
后来,直至武则天有一次路过挂在宫门处鼓楼上的匾额时,抬头看见匾额上的“於”字少了一点,于是就询问身边的大臣原因何在,可身边的大臣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只见当时,武则天下令取来大笔一支,蘸上墨,用一弓箭将其射到牌匾上,正好射到缺一“点”的位置,引来群臣欢呼。明朝时,有人在挂匾西安鼓楼时,将“於”字改写成了“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