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创建瓮城及护城河
明朝时,平遥城墙有6个城门,南北各一个,东西各两个。这些门分别有各自的寓意,南门是龟首,面向中都河,城外原有两眼水井,喻为龟之双眼,可谓“龟前戏水”平遥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所以叫“迎熏门”。
北门叫“拱极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均经此流出。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以,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
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门”。此三门形似龟的三腿正常向前屈伸,唯有下东门“亲翰门”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传说是古人怕龟爬走,将其后腿向东门拉直并用绳子绑好拴在麓台塔上。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两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
由于平遥战略地位的特殊,明、清两代先后进行25次维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为此,平遥古城的城墙一直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城墙风貌。
气势宏伟的平遥城墙上,除建有高大的城楼外,还在城墙的各个城门建有重门瓮城。在城墙外,还筑有又深又宽的护城壕,足以拒来犯之敌于墙外。
在古时,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再筑起一道重门,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谓之“瓮城”。
战时,瓮城为守城将士提供同敌人迂回的绝好条件,风水家则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现实的是瓮城足以避免来自郊外的风尘侵袭。
我国瓮城的建造始自汉代时,有史料记载是1509年兴修的下东门瓮城,1552年筑建的北门瓮城,1562年更新了城楼,1594年修筑了东西共3座砖石瓮城。后来,清朝在1696年补修了南门瓮城,在1701年,补修了上东门瓮城。
瓮城是增建在城门外口的小城,又叫“月城”,与城墙同高,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称“瓮城”;方者称“方城”。
瓮城上,四周备有滚木礌石,以便在大城、瓮城上从两个方向抵御来犯的敌人,瓮城设内、外门,平时检查来往的过客,需要时即可关上两座门,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平遥古城的瓮城上筑重檐歇山顶城楼。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度夹角,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1703年,因康熙皇帝西巡路经平遥,重筑了四面大城楼,使6座城楼为之修缮一新。
1705年,又补修了上东门大门楼门洞。至此平遥城墙的防护功能也日益加强,但同时也把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在平遥瓮城外,有环绕在城下的壕沟,称“护城河”,护城河是为防卫护城而在城四周挖沟开渠所修建。蓄水后成了敌人难以跨越的一道障碍。
平遥古城的护城河深、宽各一丈。护城河之上建有木板桥,俗称“吊桥”,桥面向外的一端结有绳索,用滑轮和绞盘控制吊桥的起落,在敌兵进犯时将吊桥吊起,可以阻挡并延缓敌人的进攻,是敌人进入平遥古城的第一道屏障。
1850年至1856年间,清朝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城墙维修工程,曾“兴工东西北五门,悉仍旧基补筑,惟南门高加数尺”,造就了后来的平遥古城楼的规制。
[旁注]
麓台塔 位于山西省平遥城东的沿村堡乡冀郭村,处于冀郭村慈相寺内,始建于北宋,为楼阁式空心砖塔,八角九层,通高48.2米,每边长6米,塔身优美挺拔,坚固壮观,是我国现存不多的著名古塔之一。
吊桥 又称悬索桥,由悬索、桥塔、吊杆、锚锭、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组成。吊桥的跨越能力是各种桥梁体系中最大的。按加劲梁的刚度,吊桥又可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
[阅读链接]
在平遥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那么,为什么叫女儿墙呢?这来源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最早的城墙上是没有女儿墙的。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有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然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城去,就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女孩,工匠们就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